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农村污水标准正文

江西九江市发布《九江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2020-08-03 09:13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九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运行管理

在启动期,生物膜农村应保持在20g/L以上,以保证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接种物可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水。污泥在投加前应与一定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混合,加入反应器中停留3d~5d后,再开始连续进水。启动初期,容积负荷应低于1kgCODCr/(m3·d)。

通过微生物的增殖和驯化,使反应器的生物量达到预定的污泥浓度和活性,即完成了厌氧生物滤池的启动,该反应器就可以在设计负荷下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后,定期检查进、出水口和排气口,保证排水、排气通畅。

根据进水污染物浓度定期排放污泥,排泥时保证污泥区留有1/3~1/2的剩余污泥。排出的污泥应及时处理或处置,污泥回用于农田时要符合GB 4284的要求。

(规范性附录)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设计

类型和结构

MBR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有多种类型,根据农村地区的水质水量特点,宜采用一体式MBR反应器,一体式MBR反应器膜组件直接置于生物反应器中。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407.png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应遵循以下规定:

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GB 50014的有关规定;

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恶臭、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应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宜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和运行应符合HJ/T 353、HJ/T 354和HJ/T 355的相关规定;

应按污水的性质和污染物浓度,选择膜生物法的工艺类型,对易于产生膜污堵的污水,宜采用外置式膜生物法处理系统;

水质和(或)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处理工程,宜设置调节水质和(或)水量的设施;

应按出水磷排放的要求,选择设置化学除磷装置;

膜生物法处理系统对CODCr、BOD5、SS、氨氮的去除效率应分别在90%、95%、99%、90%以上。

预处理和前处理

膜生物处理系统宜设置超细格栅。

污水中含有毛发、织物纤维较多时,宜设置毛发收集器。

污水的BOD5/CODCr小于0.3时,宜采用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措施。

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池之前,须去除尖锐颗粒等硬物。

工艺设计

针对去除CODCr为主的MBR工艺流程,见下图。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429.png

针对以去除氨氮为主的MBR工艺流程,见下图。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501.png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池曝气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膜生物反应池所需空气由鼓风机提供,通过进气管将空气输入池内曝气管网;

膜生物反应池宜采用射流曝气与穿孔曝气相结合的曝气方式,也可采用穿孔曝气与微孔曝气相结合的曝气方式;

曝气管网应均匀布置在膜组器的下方,曝气管应密封连接,管路内无杂物;

膜表面清洗所需的空气量,应由试验确定。

脱氮除磷的浸没式缺氧-膜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缺氧池污泥浓度宜为20g/L~25g/L,溶解氧浓度应不大于0.2mg/L;

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浓度宜为6g/L~12g/L;膜箱内溶解氧浓度宜为2.0 mg/L,膜箱外溶解氧浓度宜为0.5mg/L;

污泥回流比100%~500%。

外置式生物反应池容积、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负荷与污泥浓度、曝气系统等设计参数可参照浸没式膜生物法工程设计,超高宜为0.3m~0.5m。膜系统设计宜参照下列参数:

过滤方式:错流式过滤;

膜系统正常运行回收率10%~15%;

膜面流速为3m/s~5m/s;

膜通量为40L/m2·h~150L/m2·h;

操作压力为0.2MPa~0.4MPa;

污泥浓度为10g/L~40g/L。

外置式膜生物法循环浓缩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容积应能贮存膜系统正常运行15分钟所必须的水量;

污泥沉淀区,深度应有0.5m~1.5m,底部设有排泥管;

进水管和浓水回流管设在上部;

大流量循环泵进水口应设在池顶-1m~-2m处;

外置式膜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宜将曝气池混合液直接排入循环浓缩池。并从循环浓缩池底部定期排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在条件允许时可增设流量计、污泥浓度计,用于监测、统计污泥排出量。污泥处理和处置应符合GB 50014的规定。

运行管理

一般规定

膜生物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参照CJJ 60执行。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在运行前应制订设备台账、运行记录、定期巡视、交接班、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以及各岗位的工艺系统图、操作手册和维护规程等技术文件。

操作人员应熟悉膜生物法处理工艺技术指标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各岗位的工艺系统图、操作手册和维护规程等应示于明显部位,运行人员应按操作手册进行系统操作,并定期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工艺设施和主要设备应编入台账,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及建(构)筑物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施稳定可靠运行。

运行人员应遵守岗位职责,坚持做好交接班和巡视。

应定期检测进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工程运行中应严格执行经常性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各岗位人员在运行、巡视、交接班、检修等生产活动中,应做好相关记录。

水质管理

膜生物法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正常运行检验项目与周期,应符合CJJ 60的规定。

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应符合HJ/T 355的规定。

应定期检测各生化池的溶解氧浓度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当浓度值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应及时调节曝气量。

设备管理

对鼓风机和关键控制元器件(电磁阀、液位控制器)等通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并进行周期性的保养和维护。

鼓风机应及时清洗进气口的滤网,同时应检查空气管路上阀门是否开启正常。

定期对水泵加注润滑油,更换盘根或检修。同时检查进水管路是否通畅。

膜系统运行前,须排除膜组件和出水管路中的空气。

当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合成洗涤剂或其它起泡物质时,膜生物反应池会出现大量泡沫,此时可采取喷水的方法解决,但不可投加硅质消泡剂。

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浑浊,应重点检查膜组器和集水管路上的连接件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可分为间歇培养和连续培养。间歇培养:在生物反应池内接种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开启鼓风机曝气,控制溶解氧在2.0mg/L~2.5mg/L范围内,随时检测溶解氧、pH值、MLSS,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相变化,检测上清液化学需氧量达到设计去除率时,即培养出成熟的活性污泥。连续培养:生物反应池内有一定量的活性污泥,连续培养数日,活性污泥即可达到设计浓度。

(规范性附录)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设计

类型和结构

人工湿地按水流特征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

设计事项

人工湿地的设计可参考HJ 2005。

设计水量

设计水量的确定应符合GB 50014中的有关规定。

设计水质

设计水质可参照GB 50014中的有关规定,其进水水质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550.png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605.png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面积宜小于800m2,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面积宜小于1500m2。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宽比宜控制在3:1以下;规则的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度宜为20m~50m,对于不规则的潜流人工湿地单元应考虑均匀布水和集水的问题;潜流人工湿地水深宜为0.4m~1.6m,水力坡度宜为0.5%~1%。

表面流人工湿地单元的长宽比宜控制在3:1~5:1,当区域受限,长宽比>10:1时,需要计算死水曲线;水深宜为0.3m~0.5m,水力坡度宜小于0.5%。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631.png

湿地植被选择与种植

人工湿地宜选用耐污能力强、根系发达、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冻及抗病虫害能力、有一定经济价值、容易管理的本土植物。人工湿地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时,应谨慎选择“凤眼莲”等外来入侵物种。

人工湿地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植物作为优势种搭配栽种,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并具有景观效果。

潜流人工湿地可选择芦苇、蒲草、荸荠、莲、水芹、水葱、茭白、香蒲、千屈菜、菖蒲、水麦冬、风车草、灯芯草等挺水植物。表面流人工湿地可选择菖蒲、灯芯草等挺水植物;凤眼莲、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伊乐藻、茨藻、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物。

人工湿地植物的栽种移植包括根幼苗移植、种子繁殖、收割植物的移植以及盆栽移植等。

人工湿地植物种植的时间宜为春季。

植物种植密度可根据植物种类与工程的要求调整,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宜为9株/m2~25株/m2,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均宜为3株/m2~9株/m2。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植物宜种植在渗透系数较高的基质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植物应种植在土壤上应优先采用当地的表层种植土,如当地原土不适宜人工湿地植物生长时,则需进行置换。

种植土壤的质地宜为松软粘土~壤土,土壤厚度宜为20cm~40cm,渗透系数宜为0.025cm/h~0.35cm/h。

运行管理

工程的运行应符合CJJ 60中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运行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运行人员应具备国家有关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岗位合格证书。

工程在运行前应制定设备台帐、运行记录、定期巡视、交接班、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工艺设施和主要设备应编入台帐,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及建(构)筑物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施稳定可靠运行。

工艺流程图、操作和维护规程等应显示在明显部位,运行人员应按照规程进行系统操作,并定期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各岗位人员在运行、巡视、交接班、检修等生产活动中,应做好相关记录。

应定期检测进出水水质,并定期对检测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报请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备案。

(规范性附录) 稳定塘处理技术设计

类型和结构

按照稳定塘的使用功能、塘内生物种类、供氧途径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

设计事项

稳定塘通常是按有机污染物的负荷、塘深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设计的。厌氧塘、兼性塘、部分曝气塘通常按BOD5表面负荷确定水面面积。厌氧塘亦可按BOD5容积负荷设计,部分曝气塘亦可按BOD5污泥负荷进行设计。

控制出水塘宜按其前置处理设施的实际处理流量与受纳水体季节允许排放污水流量之差设计,用于农灌的控制出水塘可按农灌需水量进行设计。

稳定塘的设计数据应由试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根据污水水质、处理程度、当地气候和日照等条件,可按表G.1选取。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705.png

稳定塘水生植物宜选用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选用的水生植物应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较强的耐污能力、易于收获和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稳定塘其他设计要求及塘体设计参考CJJ/T 54的有关规定执行。

稳定塘中水生植物应专人定期管理,及时打捞成熟、衰败的水生植物。

运行管理

稳定塘的日常维护中要注意保护塘内生物的生长,但不能让水生生物过度生长,特别是藻类的快速繁殖会使出水水质下降。

重点检查稳定塘是否出现渗漏,要注意对塘的出入水量进行定期测量,以查看有无渗漏。如果周边有地下井,也可抽取地下水进行检测,查看是否受到塘水的下渗污染。

(规范性附录) 土地处理系统技术设计

工艺设计

对农村地区具有可利用的渗透性较好的砂质土壤和河滩等场地条件,且地下水位大于1.5m,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和地表漫流等处理技术。

设计事项

设计参数

不同类型土地处理系统相关参数设计可参考下表。

微信截图_20200803090737.png

土地处理系统需要的总面积包括田间面积、缓冲面积、污水贮存用地、道路、沟渠与建筑物,并需考虑远期发展。其中田间面积占比最高,可根据上述不同负荷值,分别估算面积,取其最大者。

慢速渗滤、快速渗滤系统的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H.1)

式中:

A——田间面积(慢速渗滤系统)或渗滤池(快速渗滤系统)面积,m2;

n——全年运行天数,d;

Q——污水设计流量,m3/d(应考虑在预处理单元和贮存塘中因降水、蒸发和渗漏而引起水量的增减);

L——设计年水力负荷,m/a。

地表漫流系统所需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H.2)

式中:

A——处理田面积(地表漫流系统),m2;

Q——污水设计流量,m3/d;

Z——坡面长度,m;

q——投配率,m3/(m·h);

t——投配时间,h/d。

设计注意事项

在集中供水水源防护带,含水层露头等地区,不得使用土地处理系统。

土壤堵塞是影响土地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防止堵塞的方法主要有:加强系统的预处理,降低系统的有机负荷;根据系统处理水质的要求,选择渗透性能适中的渗滤介质。

原标题: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九江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九江市地方标准的公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生活污水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九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