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总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 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大部分VOCs具有较强毒性,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及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其对区域性大气臭氧、PM2.5污染、人体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江西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现状调查工作,对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5 个重点行业调查结果表明,有机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居首位,占比高达90%以上,且处理设施设备配备率不足50%。特别是化工企业集中的化工园区VOCs防治现状与国家“大气十条”及《江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推行工业企业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整治,建立工业源排放清单,对于推进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省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防治现状
1.1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防治情况调查
2014 年,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对第一批为475家( 不含停产和在建企业)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情况调查,涉及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和包装印刷等5 个重点领域的112个子行业。从5大行业类别企业VOCs产生情况分析,绝大部分VOCs 来自有机化工行业,其产生量占比达到91.66%; 其次为医药行业、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制造和包装印刷行业,占比分别为5.55%、1.92%、0.63% 和0.23%。企业VOCs排放情况显示,有机化工行业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排放量17.80 万t /a,占比达到89.47%。从五大行业VOCs处理效率分析,目前各行业处理效率整体均处于较低水平,第一批475家工业企业平均处理效率仅为48.3%。其中,有机化工行业平均处理效率为49.6%,未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要求。
1.2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防治现状
目前,江西省约有工业园区90个。其中,涉及化工产业的园区主要有星火有机硅产业园区、乐平精细化工园区、定南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万年精细化工园区、彭泽县矶山化工园区、瑞昌码头化工园区、贵溪市硫化工园区、金溪香料化工产业园等,主要为有机硅新材料、石油石化及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我省主要化工企业集中在各地化工园区,VOCs排放量最大的前十大行业依次是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等。其中,化学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占比达到87 %。排放前十大行业处理情况显示,行业处理设施覆盖率和平均处理效率整体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排放占比近九成的有机化学行业处理设施覆盖率仅为38.46%,行业平均处理效率仅为48.76%,仍然有部分家企业尚未建立任何VOCs处理设施,对周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化工园区VOCs的管控与《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 - 2015)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环发[2014]177号) 等国家标准和治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不到位,异味投诉频繁。省内化工园区多次因为化工企业偷排特别是VOCs无组织排放,引起严重的异味屡屡受到周边居民投诉,甚至屡次在央视等重要媒体曝光,暴露出我省部分化工园区环保管理的短板及污染防治能力不足。
二化工园区VOCs防治存在主要问题
2.1VOCs治理设施严重不足
目前,VOCs治理行业整体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部分化工企业对VOCs污染防治意识淡漠,综合治理能力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化工企业VOCs 处理设施建成投用率不足50%,仅仅集中在处理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环节的挥发性污染物,VOCs无组织排放现象较普遍。
2.2VOCs治理技术单一、落后
VOCs种类及组分非常复杂,针对不同组分和浓度的VOCs需要采取不同的工艺和组合技术。目前,化工园区大多数企业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效率不高,活性炭失效快,有效运行周期短,无法满足长周期达标排放要求。2014 年全省第一批工业企业VOCs平均处理效率仅有48.6%。部分企业因VOCs治理设施无法正常投用而存在未经处理直排现象。
2.3VOCs监测监管能力不足
大部分企业和化工园区均不具备VOCs监测监控能力。企业VOCs通常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排放方式。有组织排放主要包括物料生产过程、装卸及转输中的有组织工艺废气等; 大部分企业未建立完善VOCs监测监管体系,未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 工作,受限于VOCs监测能力的限制,未定期开展VOCs污染物监测,使大量VOCs未得到有效治理而直接外排。
三化工园区VOCs综合整治技术与对策
3.1建立VOCs监测监管体系
以重点化工企业为监测对象,开展VOCs特征污染物监测,摸清企业污染物种类、排放量等,同时结合园区的地理位置、气象数据,分析其VOCs排放状况、污染水平、定点溯源、成因机理等。建立监测监控与预警体系。对重点监控企业进行立体式泄漏遥测和有组织污染物排放监测,增加对苯、甲醛等高毒性、高危害性VOCs的监测监控以及对灾难性突发废气泄漏事故的监测预警。
3.2实施全程VOCs污染防治
3.2.1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
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 技术是治理化工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根据《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要求,配备便携式VOCs检测仪,明确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漏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对动静设备密封点设置编号和标识; 查找出无组织泄漏点,对泄漏超标的密封点要及时修复; 全面分析泄漏点信息,对易泄漏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通过LDAR摸清企业动静设备数量及泄漏状况,建立设备泄漏管理台帐,核算VOCs排放量。
3.2.2源头控制VOCs 排放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注重源头控制VOCs排放。化工企业应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管理全过程,结合VOCs的产生环节及废气来源,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VOCs的控制与减排; 要加强运行操作及设备检修过程环境因素和风险识别,加强工艺物料的回收,确保密闭吹扫、凝液回收等措施落实到位,防止产生VOCs气体排入大气; 注重加强设备缺陷的消除和工艺方法的改进,并同步落实方案和技术规程,规范检修管理,防止工艺物料泄漏与随意排放。
3.2.3实施VOCs末端治理
高效治理化工企业VOCs有组织排放是园区VOCs总量减排的关键措施。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各企业根据有组织排放工艺废气的排放特性、种类等实际情况,制定末端治理技术路线。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大废气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减少有组织工艺废气排放; 对难以回收利用的废气,可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处理后排放,处理效率不得低于95%; 强化废水系统废气与恶臭治理,对废水收集、储存、处理处置过程中可能逸散VOCs和产生异味的环节应采取加盖封闭等有效密闭措施,并根据不同工况确定技术路线进行治理,以实现废气达标排放,有效管控异味产生与排放。
3.2.4控制非正常工况污染
化工企业应制定装置开停车或设备检维修过程、循环水冷却系统泄漏、火炬燃烧烟气等非正常工况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应急卡。企业在实施装置检修前主动向环保部门备案,实施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控,事后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估; 非计划性操作应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及时评估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将突发性VOCs泄漏防范和处置措施,纳入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对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分别建立监测体系,制定停工检修等报告与备案的环保管理规程,应逐步安装有组织废气( 如燃烧烟气、VOCs处理设施排放废气等)CEMS监控系统。
3.3选择VOCs 治理技术
VOCs种类繁杂,浓度不一,治理难度较大。目前,在行业中普遍采用三类技术或工艺对VOCs有组织排放进行治理,第一类是回收技术,对于10000ppm以上的高浓度VOCs 废气,宜采用选择性吸收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富集分离有机污染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主要包括吸收、吸附、冷凝、膜分离技术等技术,回收的VOCs可直接或经简单纯化后返回工艺过程再利用,或集中进行分离提纯,以减少原料消耗; 第二类是破坏性技术,对于1000ppm ~ 5000ppm 浓度VOCs废气,宜采用热、光、催化剂或微生物等将VOCs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主要包括催化燃烧、高温焚烧、生物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等等,此类技术的特点是去除率高,可达99% 以上,特别是适用于处理苯、硫化物等毒性大的污染物; 第三类是组合技术,将回收技术或破坏技术进行组合使用,能实现采用单一治理技术难以达到的治理效果,对于1000ppm 以下的低浓度VOCs废气,优先采用吸附浓缩- 燃烧技术处理,也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等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VOCs有组织排放主要包括工艺物料生产过程、污水处理场废气、装卸排放和转输过程经排气筒排放。例如,某化工企业采用“低温柴油吸收+ 碱洗+ 焚烧”组合工艺酸性水罐顶的VOCs及H2S。设计处理规模300m3 /h,包括低温柴油吸收塔、液环压缩机等设备组成,主要是用于回收和治理酸性水罐、油罐VOCs 及异味废气。其核心技术是对VOCs 浓度1~10 × 105mg /m3 ,有机硫200 ~ 500mg /m3 的废气首先采用低温柴油吸收,回收约75% 的VOCs,然后送脱硫反应器内经过碱液吸收脱除H2S,最后净化脱硫后气体经分液罐及阻火器进入硫磺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外排尾气满足非甲烷总烃≤120mg /m3 及去除率97%的要求。
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场废气治理。目前,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场废气净化治理,该技术工作原理是VOCs 在250 ~450℃温度环境中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破坏治理的目的。采用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催化剂,如蜂窝状Pt /Pd 贵金属催化剂,经过催化氧化处理后,废气VOCs 去除率≥97%,苯浓度≤4mg /m3 ; 甲苯浓度≤15mg /m3 ; 二甲苯浓度≤20mg /m3 ,VOCs浓度≤120mg /m3。
装卸过程VOCs排放。由于装车初期VOCs浓度达到200000mg /m3 以上,须进行VOCs治理。例如,某化工企业苯产品铁路装车,VOCs治理采用“低温柴油吸收+ 膜分离+ 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采用低温柴油为吸收剂,柴油温度不大于30℃; 膜分离是通过处理
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将其中的空气排放掉而使有机废气返回贮罐, 80%以上VOCs可以被回收利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特殊的高分子膜对有机化学品的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有机气体/空气的混合气在一定的压差推动下,经选择性透过膜,使排放气中VOCs浓度≤120mg /m3 ,苯浓度≤4mg /m3。
3.4 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目前VOCs环境监测能力是各化工园区管理的短板之一,亟需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和能力建设。一是各园区要建立VOCs监测岗位,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及便携式VOCs分析仪器,以便于对各化工企业生产环节VOCs监测与监控; 二是要求企业加强在线监测设备运维管理,对在线仪表定期开展校准、比对,对异常数据及时进行维护,及时上传相关凭证,保障数据有效传输。三是完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逐步配备环境监测无人机等大气应急监测仪器,实现对园区内外重点企业及敏感点的应急监测。
3.5严格控制园区企业环境准入
严格落实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新、改、扩建石化项目应在设计和建设中选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和密闭化工艺,提高设计标准,实现设备、装置、管线、采样等密闭化,从源头减少VOCs泄漏环节; 采取高效VOCs回收与治理技术,提高工艺、储存、装卸、废水废液废渣处理等环节废气减排效率,满足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改善园区周围环境质量。
3.6逐步推动VOCs信息申报
化工企业应定期向园区管委会和当地环保部门申报VOCs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信息。有组织排放应明确排气筒数量、位置,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浓度和估算方法; 无组织排放应明确排放位置、排放规律和排放量估算方法。VOCs 治理设施应明确年度运行情况、处理效率、排放浓度和减排量等基本信息。
四结语
(1) 化工企业应将VOCs的监控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基础数据与过程管理的动态档案、VOCs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定期开展LDAR工作,制定突发性VOCs泄漏防范和处置措施,纳入企业应急预案体系。
(2)化工园区建立符合园区VOCs排放特征的VOCs监测监控体系。督促企业每年开展VOCs废气处理设施进、出口监测和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监测,实现对VOCs的控制。
(3) 针对VOCs种类及排放浓度,选用可靠稳定的VOCs治理组合技术和装置装备,可有效降低化工园区VOCs排放总量,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4)化工园区VOCs 综合整治突出以项目作为VOCs总量减排重要抓手,加快推进VOCs治理设施建设,加大治理设施运行平稳率和达标率考核力度,提升园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浙江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化工业“亩均论英雄”实施意见(2025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对D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厅印发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4月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为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推进挥发性有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总部2025年2月14日正式落成暨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月8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地方标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推进工业涂装工序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对
2月5日,锦州市政府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6%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全文如下: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
日前,芒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芒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以内,不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州级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德宏州
1月3日,营口市人民政府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营政发〔2024〕17号)。其中明确,推动港口船舶绿色发展。全面实施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使用率。同时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5月22日,四川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布中共甘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文件指出,招强引优,加快晶硅光伏、锂电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四川启明星、博眉启明星25万吨电解铝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盘活已停破产企业。原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科左后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下游产业的“N+1+N”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在现有的新能源99.21万千瓦装机规模基础上,重点推动3个新能
“我们园区应该怎么系统规划用能结构?”“怎么理解零碳园区的绿电直供?”“您PPT里提到的碳足迹核算服务会增加我们多少成本?”……在贵阳一化工园区的会议室内,来自南网碳资产管理(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碳资产公司”)的双碳咨询业务经理杨珏、胡克正一一解答对面坐着的工业区管委会相关领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西南地区首个规模化氢能物流示范项目——零碳物流走廊正式投运,飞驰科技自主研发的1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作为首批车辆驶入矿区与园区,助力西南地区首个规模化氢能物流示范项目落地,开启零碳物流新时代。此次投运的1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将重点服务于三条核心运输线路:六家坝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推动生产过程全链条智能控制,优化生产工艺、用能参数,加快垂直大模型在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中的推广,提升生产研发效率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大有可为近年来,微反应技术凭借其高效、安全、环保的显著优势,在化工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这一前沿技术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特别是在精细化工、制药等产业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恒州恒思(YHresearch)团队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生产微反应器技术市场规模
在“双碳”战略重塑全球工业格局的背景下,蒸发结晶圈龙头“抱团”齐聚,全方位呈现蒸发与结晶技术设备产业链前沿成果,汇聚世界500强、央企、大型上市公司,还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蒸发结晶圈智能化、节能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