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国家碳排放核算是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单核算工作,但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方法体系相对落后、能源消费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统计基础偏差大、碳排放核算结果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国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数据的权威性。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碳减排工作上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碳排放核算的国际规则还在不断更新完善,我国现有核算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支撑相关科学决策,亟须加快调整完善。
一、碳排放核算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系列《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①(以下简称《指南》)及相关配套文件,对温室气体排放概念及核算方法进行了权威说明。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等。世界气象组织2018年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显示,1990年以来全球“辐射强迫”效应增量中,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占比达82%,无疑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围绕二氧化碳排放量(简称“碳排放”)的核算工作也因此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重中之重。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利用及部分工业生产过程,这两个来源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如下。
核算能源利用碳排放的主流做法包括部门法和参考法两种。部门法主要是以各个经济部门活动为核算对象,以一定时间段(如1年)内的分品种燃料消耗,与燃料的低位热值、单位热值的碳含量及氧化率三个参数相乘(这三个参数相乘,即可看作是能源碳排放因子),得到各部门碳排放量,然后再加总得到经济活动中能源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
其中:为经济活动中能源利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ENe,i是第i种经济活动对第e种能源的消耗量;Ve,i是第i种经济活动使用的第e种能源的低位热值,Ce,i是相应能源的单位热值的含碳量,Oe,i是相应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平均燃烧率。因不同经济活动使用的每种能源品质不完全一样,理论上需要针对每种经济活动的每类能源都测度其低位热值、单位热值的碳含量及氧化率等三个参数,故这种方法数据需求较大,核算结果也相应更加准确。
相比部门法,参考法以化石能源(煤、油、气)的表观消费量为基础数据,再分别乘上平均碳排放因子得到总的碳排放量。参考法相对粗略,在当前编制国家碳排放清单过程中主要用于从宏观趋势上校验部门法的计算结果。不过基于参考法的核算工作比较方便快捷,在掌握各品种能源碳排放因子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能源统计的宏观结果方便地开展碳排放年度核算工作。
核算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碳排放,参照国际主流做法,主要包括水泥、玻璃、合成氨、纯碱、铁合金及铝、镁和铅锌冶炼过程中的碳排放②。主要做法是将行业活动水平的代表性指标与实测的单位活动水平的排放因子相乘得到。以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的计算为例:其中:为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
Mc1是熟料的产量,单位为吨;
EFc1是熟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排放/吨熟料;
CFckd是水泥窑灰(CKD)的排放修正因子(无量纲)。
基于上述公式,无论是能源利用还是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均离不开对各种经济活动的活动水平或能耗的统计及对各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参数的测度。由于不同利用场景下不同能源的品质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排放因子需要进行广泛抽样调查,并通过统计方法归纳而来。因此对样本选取、权重设置、动态特性识别等方面的不同认识,易导致排放因子的测度结果出现差异。在我国碳排放核算的实际工作中,各类煤炭消费统计及碳排放因子测度容易出现较大偏差,成为碳排放核算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
二、国际碳排放核算现状及对我国碳排放高估的情况
(一)发达国家长期主导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及数据库体系建设,占据了国际话语权
IPCC早期组织的《指南》编撰工作主要由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及专家参与完成,尽管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参与度逐步提升,如《IPCC清单指南2019》的编制工作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占比已经达到42%,显著高于《IPCC清单指南2006》编制工作时的24%,但因新版《指南》是对原有指南的补充和完善,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仍很有限。
基于长期开展的全球各国碳排放核算研究,目前已有7个发达国家机构形成了覆盖全球各国的权威碳排放数据库③。这些数据库核算结果已覆盖绝大部分国家的各类碳排放核算数据④,并被各类研究机构广泛采纳、应用,至今已逐步形成了较为权威的国际话语权。
(二)国际碳排放核算机构对中国碳排放的核算结果明显偏高
从国际机构中关于我国碳排放的核算结果与国内权威机构⑤对比看,其一,国际机构核算的我国历史碳排放数据在趋势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CDIAC和EDGAR等国际机构给出的我国1970年以来历史核算结果,反映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三阶段性特征:第一个阶段是2002年以前长期呈现小幅增长态势,占世界占比从5%到15%,年均增速5%;第二个阶段是2002年到2013年,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占比从15%升至30%,年均增速9%;第三个阶段是2013年后,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110亿吨。基于EDGAR相对全面的口径计算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碳排放约7.7吨二氧化碳,在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中,降序排名第49位,比全球平均水平高57%。但从1990—2017年的人均碳排放量累计值看,我国仅为130吨二氧化碳/人,与全球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图1、图2)。
图1 国际机构对我国历史碳排放核算的结果(略)
图2 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国际比较(略)
其二,国际机构数据库对我国碳排放量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高估。国际机构的能源活动碳排放的结果与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交的历次《国家信息通报》⑥中的核算结果及中国科学院碳专项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际机构结果若与《国家信息通报》相比,在22年次比较中有19年次高估,最高达7%;若与碳专项对比,普遍高估10%—20%(表1)。
表1 我国能源利用碳排放核算结果的国际比较(略)
三、我国碳排放核算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碳排放核算方法与国际基本接轨,但历史数据严重缺失
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我国作为非附件Ⅰ国家,可按照自愿原则选择可参考的《指南》进行核算,且不需要每年提交碳排放核算清单,但我国近年仍遵循《指南》要求,不断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其中2019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第三次国家通报》中的能源活动碳排放既使用了《IPCC清单指南1996》及配套文件,也适当参考了《IPCC清单指南2006》及配套文件等。基于这些方法,我国已分别完成了1994、2005、2010、2012和2014年共5年的碳排放核算工作(表2)。
表2 我国提交国家信息通报的碳排放核算结果(略)
现有国家碳排放核算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碳排放历史阶段性特征与国际数据显示结果基本一致,但因缺乏历史连续性,难以就我国碳排放趋势拐点做出准确判断,也无法准确测算我国历史累计碳排放量、人均累计碳排放量,这对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用好公平原则为我国争取碳排放空间十分不利。
(二)现有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国家碳排放核算结果权威性不强
一是由于当前的国家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没有用于年度核算,这导致国外机构使用简化方法连续核算的我国碳排放年度结果反而成为国内外广泛引用的“权威数据”,削弱了我国的话语权。二是省级层面虽在“十二五”时期陆续建立了符合各自省情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但除曾服务于“十三五”规划的碳强度目标设定外,普遍没有规范化的定期运行与完善制度,也没有建立检验是否与国家数据保持一致的机制,无法有效验证和支持国家层面的核算结果。三是国内不同权威机构向国家上报结果存在12%—19%的差异⑦,显著超出国际上通常的±5%误差范围,由此引起的争议反映出国家碳排放核算结果的权威性亟待提升。
(三)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尚未有效运转
企业碳排放核算既是市场化碳减排机制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也能为国家和省级碳排放核算关键参数的测度和动态更新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国内已基于国际标准ISO14064建立了24个行业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但全国性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至今没有有效开展,各种碳排放实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工作也进展缓慢。
(四)现有能源统计数据偏差大,导致我国碳排放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碳排放核算必须以能源消费水平和主要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因子为基础数据,目前我国这两个方面的统计基础还不够扎实。一方面,国家和省级的能源消费统计历史数据存在较大差异。2014年以前的《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05—2012年间各省能源消费量之和与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差异为12%—23%,且逐年升高。虽然2015年经过系统调整后⑧,这一差异缩至3%以内,但2016和2017年又扩大至4%之上,照此趋势又将成为未来碳排放核算偏差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不同机构对煤炭碳排放因子的调查统计存在明显差异。《第三次国家通报》中2005年煤炭平均排放因子约0.548吨碳/吨煤,而中国科学院的数据为0.489吨碳/吨煤,二者相差10%以上。尽管两者都是在对我国各地煤炭煤质广泛调查基础上的统计结果,但由于在样本选取、权重设置、动态特性分析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最终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仍存在较大差异。
四、新时代我国碳排放核算工作面临的潜在挑战
(一)2025年前我国碳减排压力显著加大,对我国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机制提出了新挑战
自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不断演化。与《京都议定书》相比,2015年《巴黎协定》开创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模式,虽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但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开始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国际社会向主要经济体施加的碳减排压力越来越大。2019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倡议“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0年水平削减45%,到2050年基本实现碳中和”,9月底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65个国家(如英国、德国)及次国家经济体(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鉴于根据部分国际机构的测算,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与欧盟总和,人均碳排放大于世界平均水平⑨,未来面临的国际谈判压力和国内碳减排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25年之前,我国需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2020年向国际社会提交低排放战略、2023年参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盘点和2025年更新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目标年为2035年)等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及任务。为此,我国亟须全面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
(二)国际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持续更新,对我国完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提出了新挑战
2019年5月,IPCC第四十九次全会通过了《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修订版》,与《IPCC清单指南2006》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3年增补:湿地》联合使用,成为世界各国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最新方法和规则。与已有方法相比,新方法体系代表了最新科学认知和技术进展,排放因子更加精细化,排放因子与活动水平的分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新版指南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遥感测量和地面基站测量相结合)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做法。这将成为全球和区域尺度下检验和校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的重要手段。鉴于我国目前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仍以《IPCC清单指南1996》为主,若不加快学习引进,将比国际最新核算技术落后两代,这对提高我国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十分不利。而且,我国在碳排放实测技术方面还没有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尚未在重点领域形成现实有效的实测技术体系和产品设备,在碳卫星应用等方面也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尽早达到国际最新技术水平。
(三)国际气候谈判压力显著放大,对我国加强多视角碳排放延伸测算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深度参与全球贸易,中国每年基于生产活动测算的碳排放要明显大于基于需求活动测算的碳排放,尤其是2005年以来,每年要高出10多亿吨二氧化碳,反映出由我国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中有近10%—20%的碳排放会随着贸易活动转移到国外,其中主要是流入发达国家。基于需求活动测算碳排放不但更好地反映全球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公平性,更有利于我国在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然而因测算所需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主要是来自欧美研究机构的WIOD、GTAP等数据库,使得我国的话语权相对缺失,因此我国须更好把握碳排放延伸测算方法,独立开展碳排放延伸测算,使研究结论能为气候谈判提供更加丰富的决策支持。
综合来看,我国现行的碳排放核算工作越来越难以支撑未来国家温室气体低排放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碳排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也不适应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和市场化碳减排政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面临新时代挑战,亟须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工作体系。这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
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理论探索、形势研判与政策分析”课题组,执笔:李继峰、郭焦锋、高世楫、顾阿伦
注释:
①自1995年IPCC发布第一版《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来,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学包括《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996年修订版)(以下简称《IPCC清单指南1996》)、《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以下简称《IPCC清单指南2006》),以及相应的配套文件。
②在碳排放之外,也核算卤烃和六氟化硫消费的含氟气体排放等非二氧化碳排放。
③包括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Analysis Centre,CDIAC)、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EDGAR)、美国能源信息署(U.S.Energy 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EIA)、世界银行(WorldBank,WB)、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Resources Institute,WRI)的ClimateAnalysis Indicators Tool(CAIT)数据库和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BP)。
④Zhu S L,“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CO2emissions data for China”,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Research, 2014, 5(1): 17—27.DOI:10.3724/SP.J.1248.2014.017.
⑤李青青、苏颖、尚丽等,“国际典型碳数据库对中国碳排放核算的对比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14(3):275—280。
⑥我国于2004年、2012年、2019年分别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还于2017年、2019年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
⑦《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中,2005年和2010年我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能源燃烧和工业工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别为63.81亿吨和87.07亿吨,按相同口径比较,比中国科学院的结果53.5亿吨和77.5亿吨分别高19.3%和12.3%。
⑧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整,2012年国家能源消费数据从36.2亿吨标煤调增至40.2亿吨标煤,同时分省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从44亿吨标煤调减至41亿吨标煤。
⑨根据国际能源署《能源利用碳排放统计(2018版)》,中国2016年能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为91.01亿吨二氧化碳,而美国和欧盟28国的碳排放分别为48.33亿吨和31.92亿吨二氧化碳,中国比美国与欧盟之和大13.4%。据此测算的2016年中国人均碳排放是6.6吨二氧化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4吨二氧化碳。
⑩顾阿伦的工作单位为清华大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的精准管理,建立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控制机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详情如下: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11项火电相关招标,涉及国产阀门设备、碳排放数智平台、等离子点火装置、全厂门禁系统设备等,整理如下:江西公司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MW二期扩建工程国产阀门设备(第二批)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江西公司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发言中提到,“中方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这个发言发出来后,我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其实这是非常重磅的消息。为此,我打算在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11月14日,《重庆市碳排放核查机构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管理细则》共十三条,其中明确了核查机构、核查人员条件。对核查机构和核查人员共提出了十项要求,要求核查机构具备开展核查活动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且信誉良好,要求核查人员应具备开展碳排放核查活动的相关能力且无违法违规从业行为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分配方案》),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工作。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相关单位全力做好履约清缴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准确核定发放全区37家纳入配额管理企业
鼓励用能企业使用绿电,既可以减少企业碳排放量,有利于企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门和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召开重点碳排放单位绿电消纳与碳排放核算政策培训会,近300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参会。培训会上,市生态环境局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把握时代大势共促世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4年11月15日,秘鲁利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各位工商界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到访利马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隔8年,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倍感亲切。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日,首航能源集团总投资23.95亿元3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在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23.95亿,将建成规模达30万千瓦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其中电化学储能部分预计于2025年11月份投产,低温热泵熔盐储热部分预计于2025年10月份投产,压缩二氧化碳
近日,中国电建所属河北院签订华电木垒100兆瓦/1000兆瓦时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电站项目勘察设计合同。该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建设1套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规划容量100兆瓦,储能时长8小时,发电时长10小时,采用非补燃式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工艺系统。该项目是沙漠、戈壁、荒漠地
9月23日,双良节能与意大利ENERGYDOME(穹顶能源公司)在意大利米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新能源电站储能领域开启全面合作,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双良集团董事长缪文彬、双良节能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双良双晖(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政、双良节能换热器事业部总经理杨征宇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实施《珠海市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6大措施。包括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加强碳排放形势分析,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海上风电、分
据外媒报道,AlliantEnergy公司、威斯康星州电力和照明公司、麦迪逊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以及威斯康星州公共服务公司已经向威斯康辛州公共服务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批准在威斯康辛州波蒂奇附近建造一个20MW/200MWh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名称为Columbia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测试由意大利初创厂商EnergyDome公司
9月1日,由东方电气总承包的华电集团木垒100万千瓦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储能电站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配套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容量60万千瓦风电、40万千瓦光伏和100万千瓦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8月26日发布关于征求《天津市扩大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天津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遵循以下原则:突出重点。结合天津市碳排放行业特点,国家及本市“双碳”工作部署,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节能降碳要求高的行业企业优先纳入我市碳排放权交易
8月22日,黑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黑河)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市政发〔2024〕22号),目标到2030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省级地方标准《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规范》意见的通知,本文件规定了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的统计边界和排放源确定、计算方法及要求、数据的获取与监测。适用于使用常规机焦炉的焦化企业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钢焦联合企业的焦化工序适用于本
7月22日,华电木垒100万千瓦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启动招标。项目招标人为华电新能新疆木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储能系统容量为100MW/1000Mwh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
11月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两年更新报告》。会议强调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山东省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工程案例名单的公示,经企业申报、市级初审、专家评审等程序,拟确定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示范工程等10个项目为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工程案例。关于山东省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工程案例名单的公示根据《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全流程温室气体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11月1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报送和审核,月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化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10月1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山西省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管理的通知》。全文如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度完成A级、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不少于80家,完成238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深度改造任务,完成含喷涂工艺汽修企业面漆使用水性涂料替代不少于700家,完成25个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如下: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
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
9月11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SHCERCIR1上线运行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SHCERCIR1上线运行的公告各交易主体:为规范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保护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上
由生态环境部提出并指导制定的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以下简称“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是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
为加快构建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进一步丰富上海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量交易规则(试行)》有关文件规定,首个上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将于2024年9月13日正式上线交易。本次上线的交易产品是依据上海碳普惠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
9月2日,首批CCER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上开始公示,其中海上风电项目较多。在目前已公示的32个项目中19个为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持续更新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