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可再生能源项目国补退出机制落地,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一片哀嚎”。据企业联名书面材料,按农林生物质发电现行0.75元/千瓦时(含税)标杆上网电价等指标测算,考虑平均8%的投资收益率,按15年经营期计算,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盈亏平衡点高达8200多小时,基本上平均每年要满负荷运行340天左右。而《补充通知》规定企业 15年之内平均每年仅按5500小时运行。
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管兆军表示:“《补充通知》给全行业埋了一颗‘地雷’,投资人普遍陷入恐慌,全行业400多个项目,债务违约、坏账呆账的端倪开始显现。”
“对资本市场来说,一个无法持续存活的项目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一些证券监管和分析机构普遍下调了对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的预期,融资环境正持续恶化,或将导致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王国茂说。
《补充通知》对风电、光伏发电也制定了相应的合理利用小时数,为何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反应最为强烈?
管兆军表示:“风电、光伏和垃圾发电没有燃料成本,而农林生物质发电的燃料成本约占电厂营收总额的60%,秸秆收购、储藏、运输等环节都需要人力投入和资金成本。维持现有的补贴政策,农林生物质发电能混个温饱,补贴一旦取消,全行业或将陆续破产退出。”
黑龙江辰能新能源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林财指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燃料收购单价均不同。据测算,燃料收购单价平均为300元/吨,折合成燃料采购度电成本平均为0.42元/千瓦时,而我国煤电标杆电价平均在0.38元/千瓦时左右,说明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标杆电价连燃料采购成本都无法覆盖。”
“15年补贴的上限此前就有政策要求,只是一直没有执行”
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普遍认为,《补充通知》确定的“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不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有机构预测,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2019年设备利用小时数不足 5000 小时,但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去年受行业龙头企业凯迪生态项目停产影响,加之电价补贴滞后,全行业30%-40%的项目处于半停产状态。实际上,目前正常运行的机组,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普遍在7500小时以上,少部分机组达到了8200小时以上。”
王国茂直言:“当前政策对农林生物质发电并不友好。但15年补贴的上限此前就有政策要求,只是一直没有执行,这并非新要求。”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取消补贴电价。
王国茂指出:“2006年文件发布时,我国首个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并未投产,国家对该产业缺乏一定的实践观察。因此,文件中许多条款都在后期做了完善修正,其中关于‘2010年以后核准发电项目电价递减 2%’的政策不但没有执行,主管部门反而将农林生物质电价正式确定为0.75元/千瓦时,平均补贴电价约0.375元/千瓦时,比2006年上调了0.1元/千瓦时以上。目前,所有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对农林生物质的资产评估均以20年为前提,恰好证明了2006 年发布的‘15 年’政策不够完善,是不符合行业生产经营现实的。”
同时,《补充通知》明确,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可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但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鲁在利认为,当前我国的绿证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尚未完成,特别是考虑到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燃料成本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总体成本是刚性增长的,因此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依赖绿证交易替代财政补贴难度较大。
“全行业拖欠农民燃料款高达100亿元以上,给农民打欠条是家常便饭”
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累计达1180万千瓦,在我国20多亿千瓦发电总装机中占比较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表示:“农林生物质发电规模虽小,但除发电外,还有利于环保和农民增收。”
张林财表示,中国生物质资源理论产出量约10亿吨/年,目前被能源化利用的总量约9000万吨/年,不到10%。以黑龙江为例,该省秸秆年产出量6000多万吨,其中仅有600万吨左右通过直燃发电处理,大量剩余秸秆得不到有效处置,农民不得不露天焚烧。据测算,我国每年至少仍有20%以上的秸秆直接被露天焚烧或遗弃,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严重污染了环境。
“农林废弃物的物理特征决定了其经济收购半径在50-100公里以内,这意味着一个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恰好可以对应处理一个县域的农林牧生产垃圾。就地消纳秸秆废弃物的同时,也能就地吸引劳动力就业,开展精准扶贫。”张林财说。
但鲁在利坦言:“据行业协会测算,受制于补贴资金发放长期滞后,截至目前,全行业拖欠农民燃料款高达100亿元以上,给农民打欠条是家常便饭。”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于2018年联合编制的《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也指出,截至2017年,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目录的补助资金和未发放补助资金共约143.6亿元,其中农林生物质约64.1亿元。
“新政策的初衷是淘汰落后产能,但从实际效果看,可能‘泼洗澡水连同婴儿也泼了’。”鲁在利说。
此外,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纷纷表示,《补充通知》的颁布程序存在一定瑕疵,“如此重大的行业政策在颁布前,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各个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均未被征求意见,直到财政部网站发布文件,大家才知晓这一新规。”
评论:是时候跳离补贴依赖了
“最高82500小时”“最长15年”——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新补贴政策出台后,业界一片哗然,质疑声此起彼伏,与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同行对于补贴新政的平淡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过去长期享受0.75元/千瓦时这一“国内最高电价”礼遇,却仍“不满意”;如今获得82500小时这一“国内最高补贴小时数”优待,却依旧抱怨补贴时间太短。是相关企业等靠要思想作祟,还是政策确实有失公允?这需要从此次补贴政策的变化之处说起。
根据最新补贴政策,生物质发电项目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最高补贴小时数均为82500小时。这是国家层面首次设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小时数上限。
补贴新政同时提出,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项目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考虑到中央补贴资金长期紧张的现实,主管部门采用“两限”锁定补贴资金支出额度,确有其合理之处。
而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对于新政策的不满,也直指“两限”。一方面,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认为82500小时太少,按15年补贴年限算,年均仅为5500小时。风电、光伏发电受资源特性的限制,发电小时数本身就不会太高,新政为这两个行业设置的相应数值,接近现实情况,但生物质发电在稳定性方面远胜风电、光伏发电,在掌控秸秆等燃料来源的情况下,其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可高达七八千小时,远高于5500小时,“能力受限”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同为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补贴年限长达20年,为何农林生物质发电却只有15年?面对这一“不公平待遇”,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认为,补贴时限没有理由搞差别对待,理应一视同仁,“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看来,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诉求,同样有其道理。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可再生能源补贴支出长期存在的“僧多粥少”问题,才是病灶所在。切分有限的补贴资金,很容易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作为处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的优先选择,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行政命令式“切蛋糕”的固有补贴思路,已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亟需另辟蹊径。
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收入,大幅依赖发电收入和财政补贴,新政下二者已无法覆盖其成本,直接引发了行业企业的强烈抵触情绪。但在风电、光伏发电平价窗口洞开的当下,生物质发电企业对于补贴的期待值也应该有所下调,开辟新的收入渠道,或许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事实上,消化利用秸秆等资源是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最大亮点,具有促进农民增收、践行环境保护等综合价值,获得相应经济效益理所应当。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已做了大量探索,例如建立绿证交易、碳交易等方式,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并未获得充分回报。这一问题始终是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短板,也是行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给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新的巨大发展空间,也为低碳能源综合价值的“货币化体现”创造了历史性机遇。相关主管部门尽快构建完备的二氧化碳减排体系,让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等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碳减排收益,或许才是标本兼治,摆脱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入不敷出”困境、打破多种清洁能源“争抢有限补贴”困局的良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网新能源云发布2025年第一~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本次纳入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16个。其中纳入第1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2个,纳入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6个,纳入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
近日,贵州能源监管办组织对贵州在运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展现场监管,检查了企业防治掺煤、涉网安全和电力业务许可制度执行工作开展情况,就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进行立行立改。下一步,贵州能源监管办将持续强化农林生物质等发电项目监管,督促能源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依法依规经营,维护公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网新能源云发布2024年最后一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清单,其中3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清单中,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高达31个,其余三个是沼气发电项目,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竟无一获补。从2024年的补贴清单中也看出了国补退坡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影响。2024年补贴清单中,获补贴的生物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12月21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网能源发布《关于拟申请孙公司破产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南网能源2024年第十一次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
12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钢铁行业能效标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0日,南网能源公告,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能昌菱公司”)和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山南电公司
11月28日,内蒙古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文件明确拨付补贴资金顺序如下:(一)优先足额拨付第一批至第三批国家光伏扶贫目录内项目(扶贫容量部分)以及50kW及以下装机规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项目截至2025年底所发电量对应的补贴;(二)优先足额拨付2019年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本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共计32.0748亿元,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网新能源云发布2025年第一~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本次纳入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16个。其中纳入第1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2个,纳入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6个,纳入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
由市城建集团所属环境集团运营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审核,获得222.244MWh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证的餐厨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Q什么是绿证?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
由南京环境集团运营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审核,获得222.244MWh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证的餐厨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什么是绿证?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电、绿证市场作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机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绿电、绿证市场,不仅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的重要路径,更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抓手。然而,当前我国绿电、绿证市场仍面临政策不完善、供需不匹配、交易规模有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对绿证核发、划转、核销实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2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2025年2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054个,其中风电项目47个,光伏发电项目400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02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898个),生物质发电项目7个。风
关于2025年2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2025年2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054个,其中风电项目47个,光伏发电项目400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02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898个),生物质发电项目7个。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生物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1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网能源发布《关于拟申请孙公司破产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南网能源2024年第十一次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
掺烧生物质将成为燃煤机组“脱碳”重要支撑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将生物质掺烧列为三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方式之一,明确提出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并将掺烧比例定在10%以上,以实现燃煤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显著降低
2023年,煤电碳排放量仍占我国总排放量约40%,在“双碳”目标下,加快存量煤电低碳化改造迫在眉睫。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环资〔2024〕894号,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制定了分阶段进行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时间节
近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在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迟迟不到位,前端生物质燃料短缺的当口,为什么重新点火运行了呢?官方表示,凯迪电厂的复工复产是金寨开发区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在国补退坡、补贴拖欠等诸多不利因素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3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1.2022年数据修正,太阳能发电量应该为2290亿千瓦时,燃气发电应该为2905亿千瓦时。2.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064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4500
“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全国并网装机达44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980亿千瓦时,年上网量约1667亿千瓦时;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达5亿立方米;生物质清洁供热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超2000万吨,供应热量约3亿吉焦;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超500万吨。”5月9日,在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通知。通知中提出,2022年起,新核准(备案)生物质发电项目(含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我区同期燃煤发电基准价,现行标准为0.4207元/千瓦时(含税)。生物质发电项目向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通知。通知中提出,2022年起,新核准(备案)生物质发电项目(含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我区同期燃煤发电基准价,现行标准为0.4207元/千瓦时(含税)。生物质发电项目向相关电
在业内人士看来,生物质能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迎来快速发展,但基于纯发电项目盈利难的现实,综合能源服务以及跨产业、跨行业融合协同发展将成为其发展的新方向。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绿色、低碳、清洁,不仅发电输出稳定,还可参与电力调峰,在推动实现“双探”目标方面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9月1日,贵州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黔发改价格〔2023〕648号),通知指出,202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