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进水和接种污泥
试验用水采用生活污水进行人工配制,见表1所示。接种的污泥取自苏州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的二沉池污泥。经闷曝24 h后接种至反应器中,ABR反应器各格室接种高浓度污泥至ρ(MLSS)约为30000 mg/L,MBR反应器中接种污泥至ρ(MLSS)约为4000 mg/L。
3.试验方案
研究运行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污泥适应期,待ABR实现高效去碳,MBR稳定硝化后开始回流硝化液至ABR;第2阶段通过提升硝化液回流比的方式来富集反硝化除磷菌;第3阶段在上阶段研究的最优情况下,提升负荷,考察对反应器去碳及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各阶段具体的运行参数见表2所示。
4.分析测定方法
水样经过0.45 μm中性滤纸过滤,以去除悬浮物的影响。试验中检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详见表3。
02 结果与讨论
1.污泥适应期对碳氮去除特性
反应运行1~20 d为接种污泥的适应阶段,ABR的HRT设置为16 h,MBR为8 h,为避免由于回流造成的局部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使得ABR尚未去碳完全就进入MBR,影响MBR内的自养硝化,先不进行回流。污水流经ABR第1和第2格室,经水解酸化以及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复杂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VFAs,为反硝化除磷提供优质碳源, 系统启动初期COD的去除情况见图2a。系统进水ρ(COD)为350 mg/L左右,因接种的污泥为污水厂性能良好的A2/O二沉池污泥,启动初期系统出水COD去除率可达70%左右。适应期后,系统出水的COD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ABR第2格室的出水ρ(COD)从初期的250 mg/L以下降到了100 mg/L左右,为后续除磷提供了足够的优质碳源的同时,也避免了硝化液回流后,COD与硝态氮优先发生反硝化反应,消耗反硝化除磷所需的电子供体。适应期末期,第5格室的出水ρ(COD)稳定在50 mg/L以下,ABR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高效去除,保证了后端MBR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为硝化菌生长富集提供条件。韦佳敏等的研究也指出ABR后段对残余COD的去除,可保证反硝化除磷菌处于最佳的富集条件,有利于DPBs淘汰异养反硝化菌成为优势菌群。
2.各运行工况下ABR-MBR耦合系统脱氮除磷去除特性
所有运行工况下ABR-MBR系统对磷的去除特性见图3a,系统进水的磷酸盐质量浓度为7~10 mg/L,在污泥适应期A工况下,污泥具有一定的吸磷能力,说明该接种污泥中就含有一定量的PAOs。随着在B工况下开始进行硝化液回流,回流比为100%时,PAOs中反硝化除磷菌活性增强,磷酸盐的去除率得到一定提高,但此时因有机负荷较低,可供DPBs利用的碳源有限。在第二阶段,将负荷提升到0.9 kg/(m3·d)时,除磷效率稳定在20%左右。运行一段时间后A4、A5格室出现了磷反释现象,根据Comeau等的研究,ρ(NO-3-N)>5 mg/L时可抑制磷反释的现象。故在D阶段将回流比提高至200%,保证A5格室ρ(NO-3-N)>5 mg/L,系统稳定后出水的磷浓度下降到2 mg/L左右,去除率稳步提升至65%以上。随后进一步提升了回流比至300%,除磷效果出现了下降,分析是由于过高的回流比携带了大量的溶解氧至ABR中,影响了ABR中厌氧缺氧环境,导致DPBs活性的下降。
整个运行期间系统对氮的去除情况见图3b。启动初期,MBR就具有良好的氨氮去除率,A工况后期,出水的氨氮基本维持在1~2 mg/L左右,出水的TN基本以NO-3-N的形式存在,启动初期出水TN的去除是依靠MBR内部存在的DO浓度梯度,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的。在工况B下回流硝化液后,因启动初期DPBs尚未在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硝酸盐与碳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会存在异养反硝化的情况,使得TN去除率进一步提升至50%左右。随着负荷的提升,TN去除率稍有下降,在工况D下取得了最优的TN去除率,约为65%左右,继续提升回流比时,由于磷的去除受到了影响,导致DPBs的活性受到了抑制,TN去除率也呈下降趋势。
3.影响因素分析
3.1 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磷去除效能的影响
将MBR的硝化液,回流至ABR的第2格室的出水区,并以不同回流比(100%、200%、300%)考察反应器除磷效果的影响(见图4)。可知,当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时效果最佳。回流比较低时,反硝化除磷可利用的电子受体较少。当回流比上升至200%时,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刺激了反硝化除磷菌的代谢活性。王聪等对A2/O-BCO工艺中硝化液回流比对反硝化除磷特效的影响研究中,也发现随着回流比的增加,总磷的去除率呈现出上升。然而当回流比继续增加至300%时,可能将MBR中大量的溶解氧带入到了缺氧段,破坏了ABR中缺氧(厌氧)环境,抑制了DPB的缺氧吸磷能力,同时过高的硝态氮浓度也抑制了反硝化除磷菌的生长代谢。回流比的增大,间接使得缺氧段负荷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杨小梅等通过对A2/O-MBBR工艺反硝化除磷下的研究也发现,缺氧吸磷量会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2 反硝化除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将厌氧与缺氧区域分隔开,故污水中的优质碳源先在厌氧区通过DPB转化为PHB等,以内碳源的方式贮存在细胞内,避免了发生在硝化液回流位置与异养反硝化菌竞争碳源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设置污泥回流,故反硝化菌与反硝化除磷菌存在竞争碳源的情况。但有研究指出,当碳源足够时,反硝化除磷菌比反硝化菌更占优势,故本研究了考察了3个有机负荷下有机物的沿程变化情况。通过调节水力停留时间,将系统进水容积负荷控制在0.5,0.9,1.3 kg/(m3·d),考察了3个工况下有机物、磷的去除及亚硝态氮生成情况。由图5a可知,当负荷为0.5 kg/(m3·d)时,A1格室对系统COD的去除贡献占到了70%左右,同时由图5b可知,经过第1第2格室后,剩余的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已经很少,可供发生反硝化反应利用的碳源已经很有限,亚硝态氮积累量处在较低的水平,同时也受碳源限制,磷的去除也仅有1 mg/L左右。随着负荷的提升,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有机物的去除开始向后面格室推移,0.9 kg/(m3·d)时A1格室的去除较第1阶段有所下降,A2格室对COD去除贡献率较第1阶段下明显提升,A3格室对COD的去除占比约为20%左右。该阶段中,磷的去除效果也较好,且亚硝态氮的积累量在1 mg/L以下。在此负荷下,碳源大部分被反硝化除磷菌吸收为内碳源贮存在细胞体内,反硝化反应也较适宜。
3.3 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强化处理效能
反应器内污泥性状的变化见图6,在显微镜下观察接种污泥,基本呈现絮状。运行40 d后,取A3格室反硝化除磷功能区的污泥进行观察,发现絮状污泥中有颗粒污泥出现,但较细小,形状不规则;第90 d时,A3格室的污泥呈亮黑色,粒径在0.2 mm以上,且部分颗粒聚集在一起,小颗粒正逐渐聚合成大颗粒。反硝化除磷的污泥颗粒化,不仅能实现反硝化除磷低耗的特点,还能利用颗粒污泥内外环境差异强化系统厌氧缺氧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处理效能。
4.除磷机理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工艺只存在ABR厌氧和MBR好氧两个状态,但当考察局部单个格室ORP时如图7所示,底部的ORP数值稳定在-200 eV左右,明显大于格室内中部的ORP,推测是因为硝化液回流附带了一定的溶解氧,在ABR内形成了下部缺氧中部厌氧微环境,同时由于水力冲刷、产气扰动作用以及重力沉降等使得污泥在厌氧缺氧区域内循环流动,此环境中反硝化除磷菌实现厌氧释磷,缺氧吸磷。在微观上,ABR易于形成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内外存在溶解氧梯度,也强化了这种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随着颗粒污泥的逐渐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反硝化除磷效能的提高。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除了生物除磷作用外,还具有磷酸盐固化于污泥颗粒方式除磷。因ABR具有良好的相分离特性,保证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在各自适宜的环境中生存。故在A3格室反硝化除磷功能区也可能存在适宜该类环境而可直接除磷的新型PAOs,未来还需通过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此进行进一步论证。
03 结 论
1)采用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BR-MBR耦合工艺脱氮除磷的可行性。控制容积负荷为0.9 kg/(m3·d),MBR中溶解氧为1~2 mg/L,在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磷及总氮的去除率近70%。
2)硝化液回流比对磷的去除有显著影响,硝化液回流比从100%逐渐增加至300%时,ABR缺氧吸磷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A3格室平均缺氧吸磷量分别为1.12,3.19,2.23 mg/L。
3)本研究证明了在无污泥回流情况下,利用ABR-MBR耦合工艺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宏观上,硝化液回流为ABR创造了厌氧缺氧的环境,同时又由于水力、微生物产气、重力等综合作用使得活性污泥在厌氧缺氧环境中循环流动;微观上,逐渐形成的颗粒污泥内外存在着溶解氧梯度,进一步强化了厌氧缺氧的微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8日,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4-2025年度MBR水质净化设备供应商招录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信息如下:中标候选人: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候选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候选人: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招标内容为2024-2025年度MBR水质净化设备供应商招录
近日,中信环境技术成功中标嘉兴联合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项目。中信环境技术旗下美能膜再次成为该项目MBR膜系统供应商,旗下广州公司、四川中喻公司负责实施。本次改造将有效提升污水厂处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嘉兴联合污水厂是浙江省第三大
近日,世浦泰成功签约山东梁山县域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项目的MBR膜系统工艺包。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5万m/d,采用预处理+改良AO生化池+MBR膜池+紫外消毒池的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准IV类水标准。梁山县污水处理厂是梁山县现状处理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m/日,采用预处理+一体化
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全国最大的MBR工艺污水厂之一项目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全国最大的MBR工艺污水厂之一,分四期建设,具有多分期建设、多目标导向、多维度约束、多建设要求、多提标路线的项目特点。实现了“水、气、泥、声”多目标协同治理,是一座高排放标准、大型规模、建设水平一流
近日,世浦泰顺利签约山东省济南市先行区引爆区地下污水处理厂MBR膜采购项目。该项目由光大水务负责特许经营,设计处理规模为4万m/d,设备安装规模2万m/d,主体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MBR+紫外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标准为准地表四类水标准。污水厂建设形式采用全地下双层加盖的结构形式,项目定位为
水务行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基础服务行业之一,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随着政策的日趋完善,水务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十四五”时期以来,水务行业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时期。目前,水务市
近日,由中建四局承建的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占地162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最大基坑深度20.3米,采用地埋式改良A2O+MBR膜工艺建设,建成后每天可处理40万立方米的污水,地面以上为景观绿地公园。这座目前全国第二、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MBR污水处理厂,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世浦泰顺利签约安徽合肥市合庐产业新城郭河片区水质净化厂MBR膜采购项目。郭河片区水质净化厂为合庐产业新城产业园配套项目,总处理规模5万m3/d,近期处理规模2万m3/d,采用“预处理+改良型AAO-MBR+臭氧和活性炭滤池+紫外消毒”处理工艺。郭河片区水质净化厂的污水来源包括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中两个膜组器采购项目,分别是西安市第九污水处理厂四期技改工程膜组器采购项目、陕西沣西新城沣河污水处理厂项目MBR膜组件采购项目。西安市第九污水处理厂四期技改工程膜组器采购项目4月29日,西安市第九污水处理厂四期技改工程膜组器采购项目
摘要:针对陕西省咸阳市XX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污水管网溢流,尾水排放不能适应新的环保标准,亟需进行提标改造。鉴于厂区内用地紧张,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将一期原CASS池重新分配,改造为A2O+MBR膜工艺,新建或改造配套附属设施,增加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工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工程完成后,
12月8日,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一期)MBR膜装置采购项目发布中标公示,中标人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为5200万元。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一期)MBR膜装置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暨中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一期)MBR膜装置采购项目招标人:福建漳发生态科技有
ABR反应器是美国著名教授McCarty于1982年开发出来的一种高效节能厌氧装置,ABR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时,其上流室的功能相当于一个UASB,反应器上部不设三相分离器,仅有一个相通的气室。随着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ABR工艺的工程实践也逐渐增多,下面就相关内容简单整理,供了解学习。一、ABR简
摘要:着重介绍了厌氧处理技术原理及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三代反应器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型第三代工艺-ABR反应器的性能特点及发展。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趋严重,近30年来,能源的短缺变的突出。采用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废水要消耗大量能源,发达国家用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