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北方沿海地区供水供能困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水需求,超采地下水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进入本世纪,南水北调、引黄济冀等工程使得地下水超采有所缓解,但江亿认为,完全依靠调水并不能实现淡水供应的长治久安,只有多源头供水才能有效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导致的供水安全问题。
当前,全球很多缺水地区都把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中东地区,海水淡化占其淡水来源的40%以上。然而,我国海水淡化提供的淡水量还不足南水北调的2%。
“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沿海海水中硼含量较高,采用膜分离法很难去除这些有害成分,所制备的淡水无法满足生活用水,尤其是饮用水的要求。”江亿告诉记者,若采用真空加热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虽然可有效去除海水中各类有害物质,得到高质量淡水,但却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也难以满足国内低碳发展的要求。
实际上,在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从吉林丹东沿渤海、黄海至连云港,布满了核电和火电。
这些发电厂通过海水冷却方式在生产8000万千瓦电力的同时,也向海水排放了超过12000万千瓦的低品位余热量。仅有部分电厂在冬季回收其排放的余热,为周边城镇建筑供暖。
不过,江亿表示,由于热量输送的经济距离为50~80公里,而北方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电厂,尤其是核电厂,大多与建筑密集的城镇距离超过100~150公里,因此就很难利用这些电厂的余热在冬季为远距离的城镇供热。
水热联供的创新
三年前,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就提出“水热联供”的概念。该技术主要由水热联产、水热同送、水热分离三个关键环节构成。
水热联产是利用核电厂或火电厂发电后的蒸汽余热,通过蒸馏方式用海水制备热淡水。
江亿给出的数据显示,1兆瓦130℃蒸汽余热可制备7.5吨/时的120℃热淡水;一台30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产生的余热,可以把6000吨/时3%盐分、5℃的海水分离为2300吨、温度为120℃的热淡水和3700吨、盐分约为5%、温度为8℃的浓海水。
水热同送,即利用单管实现长途输送热淡水,其功能相当于通过循环水输送热量的两根热水管道和一根输送常温淡水的管道。
“三管变一管,管道初投资可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以下,驱动水泵的耗电量则降低到原来的1/3。这样一来,输送热量的经济距离就从原来的50~80公里增加到150~200公里。”江亿说,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大型、超大型城市,与附近沿海的核电或火电厂的距离,正好处于这一范围之内。
水热分离,即在城市热网接入处通过换热器把热淡水的热量传递给城市集中供热网的循环水。
据江亿介绍,城市热网循环水供回水温度为115/40℃时,淡水温度通过换热后可降低到45℃。
此时,再通过电动热泵进一步把淡水温度降低到10℃~15℃,所获取的热量同样可以作为供热热源。若城市热网采用了低回水温度技术,供回水温度为115/15℃的话,则在城市热网接入处直接换热就可以把淡水温度降低到20℃。
通过安装少量热泵,还可进一步把水温降低到10~15℃,从而再多提取10%的热量。
江亿告诉记者,若进入系统的海水温度为5℃,排出的浓海水为8℃,最终在城市终端输出的淡水温度是10℃,则系统的热效率为92%,同时在水热分离处热泵还要消耗总热量3%左右的电力。
这就意味着,系统的用能水平与常规热电联产相当。如果所消耗的热能全部计入供暖能耗的话,则相当于实现了零能耗的蒸馏法海水淡化。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在我国北方东部沿海长达1500公里的海岸线上,目前已建成装机容量为8000万千瓦的核电和火电。
根据规划,未来将建成约1亿千瓦的核电和调峰火电。如果全部按照水热联供方式回收这些电厂的发电余热,则可形成1.2亿千瓦的供热能力和日产淡水2246万吨/日的海水淡化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海水淡化尽管是利用核电余热,但核岛热量是在其输出后又经过三个换热环节才接触到所处理的海水,且海水侧接近真空态的低压,因此,即使在事故状况下,也不会对所制备的淡水造成任何放射性污染。”江亿说。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根据初步分析计算,大规模推广水热联供技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亿吨,接近我国目前化石能源燃烧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
同时,每提供1兆瓦的热量对应的电耗不到200千瓦时,远低于采用各类热泵时的电耗。
1.2亿千瓦的热量就可以为40亿平方米建筑提供冬季供暖的基础负荷,基本满足这一地区城镇建筑供暖的需要。
而从投资成本的角度来讲,水热联供的供热能耗和热电联产相同,初投资与热法海水淡化制水相同,制水相当于零能耗。即使把输送成本全部摊入输热,水热同送输热成本也比传统长输供热低40%。
北方沿海地区若实施水热联供项目,总投资约6700亿元,其中装备投资4200亿元(主要是钢铁材料,可消纳钢铁过剩产能),土建安装投资1500亿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作为经济内循环的新增长点,也将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就业、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目前水热联供技术已经具备示范条件,为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张建云等人建议,该项目应作为疫情后的“新基建”内容列入国家相关计划,“十四五”期间尽快建成1个示范项目,以示范工程拉动工程技术研发应用,并进一步在北方沿海地区推广建成2~3个重点工程,到2035年全面实现北方沿海城市35亿吨水资源供应和40亿平方米的建筑清洁供热。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牵头,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技术实施的关键问题展开联合科研攻关,推动示范项目,促进技术推广。
《中国科学报》 (2020-10-28 第3版 能源化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万华化学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圆满举行。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淡所副所长张秋丰,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刚,苏伊士集团副总裁YvanTREAL伊万,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礼云,万华化学党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4月9日,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副总经理王阳出席签约仪式。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化互信、携手共赢的重要里程碑,是做深做实做细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此次签约,既是双方长期互信的成果,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山东烟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与中集来福士集团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助力推动我国海上氢能关键装备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再加速,填补海上电-氢-化标准规范空白。项目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会见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双方围绕落实中沙两国领导人会晤共识,推动中沙在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绿色氢能等领域深化和拓展互利共赢合作,促进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进行了交流。赵辰昕表示,
国家能源集团首个子分公司级水资产数据管控平台8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国家能源集团公司黄河流域水资产一体化管控——神东煤炭矿井水资产数据管控平台,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信息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哪些功能?01可对神东所属煤矿的矿井水“产、储、净、用、调”全生命周期实时数据进行
8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建设好北方防沙带。坚持增绿和治沙相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对重度、中度、轻度沙化区实施分区治理。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配合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全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4〕2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系统推进矿井水源头保护、分类处理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坚持
10月17日,金华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公布《金华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内涝,统筹兼顾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根据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建设措施,实现75%的降雨就地消
水资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污水资源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
“2022年,沿黄河9省煤炭产量35.9亿吨,矿井涌水量约为65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设计调水量80亿立方米。”这些矿井水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污染危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还会引发矿井突透水事故,带来严重的生产安全风险。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
12月7日,碧水源与鄂尔多斯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鄂尔多斯水投”)在鄂尔多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诚信务实、发挥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长期合作”的原则,以水务、生态环保、现代农牧业三大领域为切入点,开展融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碧水源执
日前,宁夏发布《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支撑。为贯彻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2部委《黄河生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岛市“十四五”时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起草了《青岛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全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近日,工信部成立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石化化工节水、机械工业节能技术装备、退役电池回收利用等四个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其中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设在河海大学。工业非常规水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依托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申请,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