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推选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拟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9名,分别为于云江、王爱杰、宁平、李爱民、李海生、吴振斌、陈冠益、顾行发、曹宏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专家评审会于2021年2月5日以网络视频形式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由曲久辉、郝吉明、侯立安、任南琪、刘文清、倪晋仁、贺克斌、王金南、吴丰昌、贺 泓、任洪强共11位院士组成。经候选人材料介绍、专家评议与无记名投票,共产生了9位拟推荐人选,评审结果将按程序公示后上报中国科协。
北极星水处理网将各位大牛的简历整理如下,一起看看他们有多牛:
于云江简历
男,汉族,1964年出生,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4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任博士后、客座研究员。曾任铁道部兰州铁路局科研所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室负责人、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所长助理。2012年起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经历】
1983.9-1987.7,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
1996.9-1999.7,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1999.9-2002.7,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2002.10-2004.12,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JSPS)、客座研究员
2005.01-2007.0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创新基地,负责人/研究员
2007.10-2011.1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副处长、处长/博导/研究员
2011.10-2012.12,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2012.12-2018.1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18.1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社会工作】
2019.07-至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9.0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1–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2016.1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2019.07–至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
2019.01-至今,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防控领域专家组,组长
2016.12-至今,《生态毒理学报》副主编
2019.03-至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编委
王爱杰简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水协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微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任国际水协会(IWA)厌氧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水协会(IWA)废水资源化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微生物学会第二任驻华大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兼职教授,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主编,Blue-Green Systems期刊Managing Editor,BMC Microbiology期刊副主编,Environmental Science: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 Microbiol.编委,《环境工程》副主编,《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学报》编委。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会士。
【教育经历】
1991.09~1995.07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
1995.09~2000.06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工学博士
2000.10~2002.08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市政工程,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0/07~2002/07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02/08~20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08~ 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02/09~2002/1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6/07~2007/07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7/07~2007/09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难降解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原位资源化理论与技术
面向废水安全回用强化污染物深度去除及定向调控
废弃生物质梯级利用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工程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及方法
宁平简历
男,汉族,1958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近40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任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等,现任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5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系和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化工系分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在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82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曾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
李爱民简历
男,1963年3月生,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硕士、1989年9月获理学硕士。
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2002年6月提前毕业,2002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1月晋升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9月晋升教授,2003年3月被南京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化工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14届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核心刊物《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委,江西省生态诊断修复及污染阻断重点实验室委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历任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江苏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有毒物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李海生简历
男,河北玉田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环境学专业。
1986年7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其间于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借调国家环保局对外合作办公室工作。
1990年12月至1992年8月在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任实习研究员。
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在国家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任助理研究员。
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系任助教、助研。
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GOLDONRIDGE旅行社任经理。
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先后担任部门经理、副主任(副处级)、主任(正处级),党支部书记,其间于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职攻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副局级),党总支副书记。
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副司长,党支部副书记,其间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
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正局级),党总支书记、临时党委副书记。
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任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2016年10月起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
1.水污染治理
2.环境影响评价
3.能源与环境政策
吴振斌简历
吴振斌,1956年8月出生,湖北黄梅人,博士,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科技突出贡献津贴获得者,欧盟第五、六框架常规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委,国际水协会植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亚洲协调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科院水生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科院水生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英国赫尔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人工湿地和水体生态修复研究及其工程示范
陈冠益简历
男,汉族,1970年6月生,江西玉山人,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改革开放30周年天津市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称号、天津五四青年奖章。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计划重点项目、欧盟研究项目、中荷政府合作项目、企业项目等。
国际合作活跃,连续多年获得国外研究经费资助,派遣多名研究生到欧美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访问合作;指导多名外国学生;组织学生出国竞赛;多次组织国际会议,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80篇,EI收录1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8项、软件登记2项。
【教育经历】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本科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
1995年3月至1998年9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工作经历】
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研究助手,博士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室;
1999年9月至2003年3月,高级研究人员,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海洋系,热能工程研究部;
2003年1月,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曾任天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求是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师学院院长。
2020年2月,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能
生物质能源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
顾行发简历
1962年6月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筹)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原所所长、研究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定量化遥感、光学卫星传感器定标、气溶胶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论证等方面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全球对地观测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亚洲遥感协会副秘书长,《遥感学报》、《图像图形学报》主编,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获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学士学位,1987,1988年分别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质系及第七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91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定量遥感应用基础、信息提取和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在陆地观测卫星辐射定标、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工程化处理和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覆盖全球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定量遥感技术和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工程化应用做出了贡献。
曹宏斌简历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环境化工和生物电化学领域中“工业氮硫钒铬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循环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绿色无氟聚醚多元醇产业化示范”和“超低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物污染物的在线测量”等应用基础研究。
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6月1日,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2019年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煤电清洁转型,国内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扎实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煤电转型仍然任重道远,需积极探索,稳中求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大会”上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
大连理工大学9月11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工结构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孔宪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10日21时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2岁。孔宪京教授祖籍山东省济宁市,1952年1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0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
优化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新
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新能源将成
统筹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煤电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保电力、保电量、保调节的关键作用。坚持先立后破,统筹推进存量和增量煤电转型升级,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转变,是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实现“
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新能源将成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推动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2023年,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强调优化电网调度管理,发挥电网企业平台作用。近期,
加快行动方案落实助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配电网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着“主战场”“主力军”作用。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一
强化系统本质安全持续保障稳定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各行各业迅速行动,积极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
实施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我国新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推进大规模高比
记者:您认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电网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未来重点应在哪些方面推进工作?黄其励:电网企业长期开展电网建设,拥有安全运行经验,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促进电力行业和全社会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任。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2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公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荣誉会士、会士名单的通知》。江亿、杜祥琬、倪维斗、解振华等48人被授予荣誉会士称号,王浩等45人被授予会士称号。关于公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荣誉会士、会士名单的通知学会各分支机构、全国各级环境科学学会及相关
3月31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公示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名单。经会士提名委员会评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拟授予王文兴等46位科学家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荣誉会士(70岁以上);拟授予王浩等48位科学家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公示为完善
按照《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管理工作细则(试行)》和《关于开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遴选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22年12月启动了首届会士遴选工作。经会士提名委员会评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拟授予王文兴等46位科学家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荣誉会士
2023年1月19日上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双碳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向“双碳专委会”成立表示了祝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侯雪松宣读了“双碳专
10月21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名单。共58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科普类奖一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等。详情如下:
日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公示第五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拟授奖人选名单。其中金奖10名,优秀奖20名,涉及复旦大学朱秀萍、北京大学刘颖君等。
6月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征求团体标准《工业污水再生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污水再生利用的一般要求,利用途径、水质要求、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的污水再生利用。关于征求团体标准《工业污水再生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意
日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钢铁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及装备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了钢铁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及装备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要求、评价指标与评分细则和评价报告。文件适用于钢铁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及装备运行效果评价,包括单侧循环、双侧循环工艺。其他领域烟气循环工
为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由我会主办的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拟定7月份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会议主题:“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欢迎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相关专家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202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文魁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刘文清、吴丰昌、朱利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吕永龙等专家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2021年10月20日—21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在天津召开,同阳科技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分会场做了《恶臭污染监测预警及管控技术》主题报告。
22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关注。据了解,今年中国科协共收到89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部分领军企业科协推荐的590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
8月22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在汉与来访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重大水利工程科普等多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良友,湖北省科
8月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在汉与来访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一行座谈,双方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低碳领域加快培育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在多领域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三峡集团与中国科协
8月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在汉与来访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一行座谈,双方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低碳领域加快培育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在多领域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三峡集团与中国科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南长沙闭幕,中国科协在幕式上正式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涵盖固态锂电池、抽水蓄能等诸多领域。详情如下:10个前沿科学问
12月14日,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科协在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9月24日,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在京与来访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一行举行座谈,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深化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举荐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掌舵中国石化19个月后,张玉卓有了一个新的身份——8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科协领导”栏目显示: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接替怀进鹏,7月起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这意味着,这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正式从副部级官员晋升为一名正部级官员。
8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张玉卓先生的辞职报告,张先生因工作调整辞去中国石化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张玉卓此前曾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兼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位。
8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科协领导”栏目显示,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接替怀进鹏,7月起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