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男,汉族,1964年出生,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4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任博士后、客座研究员。曾任铁道部兰州铁路局科研所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室负责人、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所长助理。2012年起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经历】
1983.9-1987.7,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
1996.9-1999.7,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1999.9-2002.7,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2002.10-2004.12,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JSPS)、客座研究员
2005.01-2007.0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创新基地,负责人/研究员
2007.10-2011.1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副处长、处长/博导/研究员
2011.10-2012.12,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2012.12-2018.1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18.1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社会工作】
2019.07-至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9.0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1–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2016.1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2019.07–至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
2019.01-至今,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防控领域专家组,组长
2016.12-至今,《生态毒理学报》副主编
2019.03-至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编委
王爱杰简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水协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微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任国际水协会(IWA)厌氧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水协会(IWA)废水资源化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微生物学会第二任驻华大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兼职教授,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主编,Blue-Green Systems期刊Managing Editor,BMC Microbiology期刊副主编,Environmental Science: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 Microbiol.编委,《环境工程》副主编,《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学报》编委。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会士。
【教育经历】
1991.09~1995.07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
1995.09~2000.06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工学博士
2000.10~2002.08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市政工程,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0/07~2002/07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02/08~20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08~ 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02/09~2002/1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6/07~2007/07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7/07~2007/09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难降解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原位资源化理论与技术
面向废水安全回用强化污染物深度去除及定向调控
废弃生物质梯级利用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
工程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及方法
宁平简历
男,汉族,1958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近40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任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等,现任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5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系和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化工系分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在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82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曾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
李爱民简历
男,1963年3月生,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硕士、1989年9月获理学硕士。
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2002年6月提前毕业,2002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1月晋升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9月晋升教授,2003年3月被南京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化工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14届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核心刊物《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委,江西省生态诊断修复及污染阻断重点实验室委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历任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江苏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有毒物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李海生简历
男,河北玉田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环境学专业。
1986年7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其间于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借调国家环保局对外合作办公室工作。
1990年12月至1992年8月在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任实习研究员。
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在国家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任助理研究员。
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系任助教、助研。
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GOLDONRIDGE旅行社任经理。
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先后担任部门经理、副主任(副处级)、主任(正处级),党支部书记,其间于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职攻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副局级),党总支副书记。
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副司长,党支部副书记,其间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
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正局级),党总支书记、临时党委副书记。
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任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2016年10月起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
1.水污染治理
2.环境影响评价
3.能源与环境政策
吴振斌简历
吴振斌,1956年8月出生,湖北黄梅人,博士,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科技突出贡献津贴获得者,欧盟第五、六框架常规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委,国际水协会植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亚洲协调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科院水生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科院水生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英国赫尔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人工湿地和水体生态修复研究及其工程示范
陈冠益简历
男,汉族,1970年6月生,江西玉山人,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改革开放30周年天津市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称号、天津五四青年奖章。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计划重点项目、欧盟研究项目、中荷政府合作项目、企业项目等。
国际合作活跃,连续多年获得国外研究经费资助,派遣多名研究生到欧美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访问合作;指导多名外国学生;组织学生出国竞赛;多次组织国际会议,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80篇,EI收录1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8项、软件登记2项。
【教育经历】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本科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
1995年3月至1998年9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工作经历】
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研究助手,博士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室;
1999年9月至2003年3月,高级研究人员,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海洋系,热能工程研究部;
2003年1月,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曾任天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求是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师学院院长。
2020年2月,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能
生物质能源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
顾行发简历
1962年6月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筹)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原所所长、研究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定量化遥感、光学卫星传感器定标、气溶胶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论证等方面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全球对地观测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亚洲遥感协会副秘书长,《遥感学报》、《图像图形学报》主编,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获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学士学位,1987,1988年分别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质系及第七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91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定量遥感应用基础、信息提取和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在陆地观测卫星辐射定标、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工程化处理和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覆盖全球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定量遥感技术和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工程化应用做出了贡献。
曹宏斌简历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环境化工和生物电化学领域中“工业氮硫钒铬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循环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绿色无氟聚醚多元醇产业化示范”和“超低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物污染物的在线测量”等应用基础研究。
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6月1日,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2019年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6日,南方电网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抢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勇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排头兵、硬核科技攻关特战队、资本市场模范生,为所有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增长,实现
4月15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牵头研制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油站不仅能加油,而且可以加气、充电、换电、加氢……中国石化加油站正在变成加能站。面对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需求升级与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浪潮,中国石化正以“加能站”重塑传统加油站的定
4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4月14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国家级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怀柔实验室调研,与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座谈交流。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参加座谈。汤广福对张传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回顾了与相关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参加会见。温枢刚对郑庆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同济大学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温枢刚表示,中国华能牢牢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3月28日,新疆公司召开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煤新疆分中心揭牌仪式,与新疆工程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委会副主任、伊犁州政协党组书记胡开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彭苏萍,中
3月3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高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任命江文胜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任命鄢东为商务部副部长;任命李镇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免去赵英民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吴宏耀的农业农村部副部长职务。公开资料显示,李高,男,壮族,1969年9月生,博士研究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单,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共批准71项成果、25位个人、2个团队获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特
12月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拟授奖项目公示。其中特等奖空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48项。
始办于1966年的慕尼黑IFAT环保展是当今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环保博览会。2024年IFAT展面积达26万平方米,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3,211家参展商参展。其中,核心展示“垃圾管理和回收”与“道路清洁与维护”的参展企业有近900家,占据了本届展会近12万平方米的展示规模。充分反应了环境卫生管理与垃圾处理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答复摘要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积极营造有利于CCUS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286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科学有序
2025年是环境产业洗牌突围的赛点,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趋势带动了环境科技和模式的更新与迭代,环保企业加速进化正当时。作为亚洲旗舰环保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平台,为共寻不确定环境下的破局之道,2025年4月21-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IEexpoChina2025将在上海新国
秋风送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却涌动着绿色科技的热潮。为期三天的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于2024年9月25日落下帷幕。这场盛会的召开,不仅是技术与产业的璀璨交响,更在圈层互动、合作半径等方面实现了“出圈”,让“展会效应”得以持续发酵。01.以展会活动为引擎持续激发行业活力伴随着宏观环境和需求
秉承世界旗舰环保展慕尼黑IFAT展的卓越品质、深耕中国环保产业25年的中国环博会,旗下华南旗舰子展——已成功举办8届的“中国环博会广州展”,今年将正式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并于2024年9月23-25日举办“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自2015年入驻华南市场以来,中国环博会将全球领先的央企、国企、民企
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主导研发的“废烟气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中国工程院的7名专家院士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针对废弃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利用需求,开发了废弃脱硝催化剂制备再生载体及制
乘势激活新质生产力,做西部环保降污减碳绿色发展之路的唤风者。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于今日,在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蓉”耀启程,成都被环保人的热情和活力点燃。盛夏之日,万物并秀。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荷兰、芬兰、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359家领军环保企业齐聚一堂,上万环境污染治
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将于2024年6月26-28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作为世界旗舰环保展慕尼黑IFAT展的中国西部地区子展,中西部地区一年一度的环保盛会,今年的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同样亮点颇多,紧扣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从城市到农村,从市政建设到工业升级,着力提升各行业绿色浓度、增添绿色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3月20日,中国能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围绕“全面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型企业”总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创新引领、推进科技
3月20日,中国能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围绕“全面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型企业”总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创新引领、推进科技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书记;陈国平当选党委副书记;舒印彪、陈国平、吴小辰、李向良、苟伟、吴敬凯、刘丰、王昕伟、陈梅、胡锐、欧阳昌裕当选党委委员;欧阳昌裕兼任纪检委员。1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记者27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充分激发数据资产潜能,防范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财政部门,从2025年初至2026年底,组织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根据财政部印发的《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试点单位将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承办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布会—新型储能的时代”专场发布活动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顺利举行。据了解,会上共发布三项技术: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中国科学院
12月23日,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以下简称中广核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样机在中广核汕尾海上综合实验平台(以下简称汕尾实验平台)完成安装,正式启动海上试验,标志着汕尾实验平台科研功能正式启用。该系统由中广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以汕尾实验平台配套建设的风电、光伏发
11月26日,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在京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中宣部宣教局、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矿业联合会、中铝集团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活动,并为入选名录的18家中央企业共24项工业文化遗产项目授牌。发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
11月22日,中广核正式发布《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综合能源岛创新平台启动,中广核将携手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示范”五位一体的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为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打造成套解决方案。这是
近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圆满落幕,这场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及省级人民政府六大部委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共青团陕西省委携手承办的国家级赛事,不仅汇聚了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各大高校的精英团队,更见证了无数青年学子
10月18日,“光氢储电智创未来”双良集团首届创新大会在江阴国际大酒店盛大开幕,二百余位专家学者、业内精英齐聚一堂,探讨清洁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共话产业创新未来。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谭建荣,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南京理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