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年PM2.5浓度实现了两个突破:
1、年均浓度降幅上达到了8.3%
2、年均浓度上降至国标以内为33微克/立方米
从2020年各月份的PM2.5浓度同比变化水平来看,全年的改善源于以下几点:
2020年每个月PM2.5浓度同比均有降低,降幅范围为33.8%到2.7%。而2019年有5个月同比出现恶化,主要出现在秋冬季,全年各月变化范围为-15.5%到15.4%。
2020年第一季度PM2.5降幅尤其明显,2月为33.8%,3月为23.4%,这是疫情控制最为严格的阶段。4月疫情初步缓解以后的降幅开始收窄。
2020年下半年,疫情影响减弱、各行各业生产进一步恢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从7月开始逐步达到2019年水平。但这期间,各月PM2.5浓度依然保持了下降趋势。而2019年下半年,有3个月的PM2.5浓度同比恶化。
可以说,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PM2.5浓度“开了个好头”,并且是“跨越式”的好头。而从第二季度开始,尤其是第三、第四季度保持了PM2.5浓度的下降趋势,才得以让全年PM2.5浓度稳稳落在“大幅改善”的区间。
而2020年下半年的改善,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治理的效果。在2020年年初,多地就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冲刺行动方案。
进一步对行业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下半年各月的PM2.5浓度得以实现下降,仍与部分行业尚未完全恢复运行有一定关系。
如交通运输行业,尽管2020年底货运量规模已基本恢复至同期水平,但由于人员流通受限,客运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度下滑。如果交通运输等行业完全恢复,相关污染物的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
即使在2020年初严格防疫的情况下,部分重点地区仍出现了几次局地重污染现象,这一情况在2021年年初再次出现。这与排放量和气象条件有关。
这也说明,我国过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十四五”期间的PM2.5持续改善任务艰巨。
臭氧:几年连升后首次下降,治理成效有待长期观察
与PM2.5此前几乎逐年降低的趋势不同,臭氧浓度自2015年后几年连升,2020年是首次下降。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臭氧年平均浓度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
2020年初严格防疫措施让臭氧重要前体物之一NOx大幅下降,却并没有给臭氧治理带来利好。相反,2020年前五个月的臭氧浓度略高于2019年同期。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我国,罗马、伦敦、纽约、洛杉矶等全球多个城市在实行严格防疫限制措施后也出现了这一情况 。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疫情期间NOx排放的大幅度降低加剧了大气氧化性,削弱了NOx滴定作用,导致臭氧浓度上升。
2020年6月以后,臭氧浓度开始同比下降,降幅范围为0~12.2%。按照我国臭氧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臭氧污染一般较重。但2020年7月和8月臭氧同比降幅达8.8%和9.2%。
结合前文提到的工业和交通运行情况,更凸显臭氧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2020年全国臭氧浓度下降在5年内尚属首次,但治理成效还需长期观察。
重点区域:全年变化波动大,治理需加码
如果将重点区域的污染物浓度与全国污染物浓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两个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与全国相比,PM2.5浓度在年初下降更显著,其中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在全年中后期的回升幅度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京津冀地区和汾渭平原地区作为高耗能产业聚集地,排放基数大,年初工业活动减少和年中后期工业活动恢复带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对PM2.5浓度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排名,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倒数20名的城市大部分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或汾渭平原地区。
2019年汾渭平原年均PM2.5浓度出现了反弹的情况,是进入蓝天保卫战后唯一出现反弹的区域 ,这可能是由于汾渭平原直到2018年才被列为空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而此前的治理措施力度尚有欠缺。
若要在今后保证空气质量仍能有所改善,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地区需要全力以赴长期推进空气污染治理。
明确结构减排目标,“提气”并“降碳”
总体来看,2020年的成绩从根本上来说得益于治理的持续推进,但也不能忽视年初疫情的影响。
根据生态环境部评估,扣除疫情影响后,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0%;优良天数比率为84.8%,比2015年上升3.6个百分点,仍然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如何实现空气质量继续大幅改善,就成为新的问题。
当前,各地各行各业纷纷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碳达峰计划,这也将给大气污染防治带来利好。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同根同源,减排仍是硬道理,但减排如不能触及深层次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则效果有限且难以持续。
面对“提气”“降碳”两大任务,当务之急是明确“十四五”时期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统筹减排任务,使全国尽快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分析师,王秋怡
本文原载于中国环境报空气知库专栏,空气知库专栏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中国环境报合作设立,分享国内外先进空气污染治理经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1月6日,上海发布《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要求,锚定2035美丽黄浦总体建设战略目标,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黄浦实践。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贵州省财政厅12月24日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的通知,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1245万元,用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城市颗粒物雷达管控能力建设项目和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
贵州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现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14916.45万元,用于支持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等18个项目建设。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黔财资环〔2024〕119号有关市(州)财政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12月2日发布《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呼伦贝尔市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进燃煤锅炉及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25年底前,全市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含电力)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放限值参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要求
大连市人民政府12月3日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个持续”共25条措施:(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三)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四)持续强化面源治理,不断提升精细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保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持续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详情如下:保山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秋冬季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力冲刺完成2024年国家下达广西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广西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全文如下:
11月22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印发《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细化了30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对涉及的21个部门进行职能职责分工。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如下。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
日前,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文件还提出,研究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7日公示《安徽省重点行业绩效先进等级企业清单(截至2024年12月)》,其中包含绩效引领性企业、绩效B-级企业、绩效B级企业、绩效A级企业共计191家。关于公示《安徽省重点行业绩效先进等级企业清单(截至2024年12月)》的公告为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省生态环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12月26日发布关于征求《安康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工作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安康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正文、附件两部分,正文含三个版块,分别为“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其中总体目
12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1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力争达到97.5%以上,彻底消除重度污染天气并进一步提高达优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完成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
为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精准预测预警,加强区域应急联动,确保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缓和降低污染影响,改善空气质量,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遂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详情如下:遂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
12月18日,毕节市人民政府印发《毕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全市不发生重度以上污染天气,NOx和VOCs累计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975吨、230吨。全文如下: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12月17日发布《深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在充分考虑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等有关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属地管理,统一领导。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市有关
近日,重庆重点区域部分区PM2.5浓度同比上升。市生态环境局“治气”攻坚督导帮扶组发现部分企业、施工工地等未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存在废气处理设施损坏、排放超标和施工作业未严格落实控尘措施等问题。现将问题较为突出的20个大气污染源名单曝光如下,请有关责任单位依法依规依标,按期整改到位。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为抓手,强化源头防控,突出系统治污,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2025年,11个以上市
近日,陕西环保集团旗下中圣环境公司成功中标陕西安康市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技术服务项目,这是继安康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及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编制服务采购项目后,中圣环境公司再次助力安康市开展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该项目旨在深入分析安康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和污染形成机
1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就《广西优化秸秆禁烧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底,全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26.5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中秋冬季(1—3月及12月)期间PM2.5浓度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维持在86%以上,蔗叶综
4月7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2024年,全省PM2.5浓度控制在34.1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2025年,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
为支撑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与新污染物治理等工作,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1327-2023)、《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1328-2023)、《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无机元素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克拉玛依市VOCs与PM2.5精细化监测监管能力建设项目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克拉玛依市VOCs与PM2.5精细化监测监管能力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7月25日16: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克拉玛依市VOCs
乌鲁木齐市“十四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招标项目公开招标,该项目共4个标项,合计预算1202万元。乌鲁木齐市“十四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7月05日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LB1310037号提案做出答复,详情如下:贾宏伟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确保我省“十四五”期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提案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与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督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十四
河南省发布地方标准《大气PM2.5组分观测站运行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大气PMa.s组分观测站(的仪器配置、监测点位、站房和辅助设备、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数据审核和传输、记录和档案、废物处置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PM2.5组分站的运行维护和质量管理。
2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指出,到2023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持续改善,所有设区的市守住不退回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的底线,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