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CCUS流程图
碳捕获技术介绍
(一)点源CCUS技术(CCUS from Point Sources)
在点源CCS技术中,水泥和钢铁生产、化石燃料制氢、垃圾焚烧和发电等行业产生的CO2在排放到大气之前就能够被捕获;然后,被压缩到超过100个大气压,注入到地下一千米以下的多孔岩石层中,在不透水的岩石下,保存数万年到数百万年。CO2也可以被纳入建筑材料等产品中,只要它们能够长期储存。
通过不同的工程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点源捕获CO2,捕获水平超过90%。成本大约10~100美元/吨CO2。尽管成本高于绿地项目,但碳捕捉设备可以改造自现有的基础设施,以避免资产陷入困境,同时实现净零策略。
图2:点源碳捕获途径
1 / 技术要求
(1)地质方面:确认、设计和管理安全的地下储存。
(2)工程方面:建造设备,从各种来源捕获CO2。
(3)基础设施规划:适用于无法通过增量开发实现的大型转型性项目。
2 / 固碳潜力
(1)年度:至2050年,每年碳捕获和封存10-30GtCO2,受到CO2运输和储存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
(2)总体潜力:本质上是无限的。CCS的存储容量潜力超过了化石燃料的存储容量。
3 / 政策建议
(1)CCUS技术助力实现净零的潜力是巨大的,政府需要建立允许CCUS技术大规模部署的监管环境,并尽早建立相应的行业部门。
(2)大规模建设CO2运输和封存的基础设施,以降低成本,鼓励工业行业采用CCUS技术。
(3)制定通用的CO2储存的国际标准和准则。CO2运输和封存基础设施需要像电力、天然气和石油供应一样国际化。
(二)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BECCS)和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DACCS)
负排放技术(NETs)将化石燃料中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的碳返还到地下,永久安全地存储起来。
在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BECCS)中,CO2由植被从大气中提取出来,然后在生物质燃烧时从燃烧产物中回收。在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DACCS)中,CO2直接从空气中捕获。
预计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会更便宜,移除和储存每吨CO2大约50-200美元,而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大约是它的两倍。但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能够从大气中除去大量的CO2,而不受生物生长对自然系统的需求的限制。而通常,从源头捕获或避免CO2排放比从空气中捕获更便宜。
如果不能迅速实现零排放以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就必须使用负排放技术来消除CO2。
1 / 技术要求
(1)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土地管理:生物量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获得资源,理想状况下这也会加强土壤中的碳固存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化肥的使用。
(2)地质:确认和管理安全的存储地点。
(3)工程:建造相关设备,从生物质燃烧产品或空气中集中CO2,压缩并通过管道或船舶运输。
2 / 固碳潜力
(1)年度:至2050年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都可以每年碳捕获和封存5-20GtCO2。
(2)总体潜力:基本上是无限的,因为地质封存可以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
3 / 政策建议
(1)开发技术并大规模部署以降低成本,并设定碳价格。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可以体现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碳价格。
(2)制定国际认证和负排放交易标准。
(3)确保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合理使用。避免对后代造成回顾性捕获CO2的成本负担。厘清食物-水-能源关系,避免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产生的生物质危及全球食物或水安全。
碳封存技术介绍
(一)利用含水层封存CO2
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合适的含水层位于不透水的盖层下面的沉积岩中。它们在世界各地深度超过1千米的地方都有发现。
CO2可以被泵入岩石中进行封存。在这样的深度,CO2被压至200-800千克/立方米的密度。在含水层中,CO2从注入点形成一股倾向于移动到含水层顶部的羽流。在CO2/盐水界面,CO2会溶解在盐水中(约1-2%的溶解度),一些水会溶解在CO2羽流中。这导致酸性增加,影响含水层中的正常化学反应和生物群落。经过数万年或数百万年,CO2可以矿化成岩石。在进行任何封存之前,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储层工程来表征岩石性质,因为如果含水层没有存储能力,那么昂贵的上层基础设施将是多余的。
图3:在盖层下注入CO2的含水层的简化视图
注入CO2的速率和含水层的总容量是由含水层的地质情况和压力极限决定的。含水层的压力必须受到限制,以确保羽流或盐水中的CO2不会泄漏。它的压力取决于CO2注入的速度以及盐水渗透岩石的速度。一旦停止注射,随着CO2继续溶解和矿化,压力会在几个世纪内下降。由于酸性的影响,盖层也会发生溶解,这取决于岩石的性质。这样可能会影响储层中储存和封存的完整性。
如果CO2或盐水泄漏到饮用水或土壤中,将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泄漏可能来源于地质断层、废弃的油井或气井(通常位于同一地点)、盐水进入相邻的地质地层等。因此在注入期间和之后,需要进行监测,以识别是否可能发生泄漏并加以预防。
1 / 技术要求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目前,该技术的使用规模为每年数百万吨,因为运营产生的CO2排放会带来高额的罚款。
2 / 固碳潜力
估计超过一万亿吨CO2。
3 / 政策建议
(1)协调管理地下资源的国家和国际框架。确保法律不限制含水层的使用,并保护其他用户免受诸如饮用水含水层污染等不利影响。考虑发生泄漏情况下的财务和法律条件。
(2)发展基础设施以克服地理位置问题。CO2源和含水层并不都在同一地点,将需要配置性基础设施和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各国在使用未使用的容量方面需要合作。
(3)资金支持。必须建立一种筹资机制来支付封存、收集、清理和运输CO2的费用。
(4)提高意识以获得公众认可。需要资金来完成地质调查,规模可达1亿吨/年,并确保技术的安全性。
(二)强化采油技术(EOR)
强化采油技术是一系列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其中一种是在加压情况下向井中注入CO2。在700米以上的深度,CO2变成超临界状态,并作为一种很好的溶剂,从岩层中释放石油和天然气,将它们冲到井口。CO2也可以与水一起注入。强化采油技术首次尝试于1972年,是成熟油气井的常用技术。注入CO2可以作为二次驱油机制,将油气储层中的剩余油气驱出。注入CO2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强化采油方法,所使用的CO2来源是基于当地最低的可用成本的,其中大部分来自自然资源。
人们对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的兴趣在于,一旦油田枯竭,一些CO2会留在储层中,封存数百年或数千年。
因为有很多方法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必须同其他技术经济竞争,比如开发新井和其他强化采油技术。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的竞争力取决于油藏的适宜性、由于相对较高的资本成本而需要的回收期、当地的CO2成本以及可获得的技术资源。
图4:强化采油技术
1 / 技术要求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将现有技术融入石油的经济生产。
其他行业:对CO2进行浓缩处理,以便运输并用于强化采油。
2 / 碳封存潜力
总量:50~350Gt(国际能源署2015年预测)
在全球范围内,陆上油田的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潜力最大,但也有一些不错的海上油田可供选择。根据Rystad Energy能源公司的数据,在全球所有具有CO2储存潜力的生产油田中,80%以上是陆上油田。
3 / 政策建议
(1)提高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在油气行业的竞争力。与其他采油方法相比,降低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的相对成本。
(2)鼓励油气行业采用二氧化碳强化采油技术。鼓励封存比石油开采所需的更多的CO2。
(3)鼓励从人为来源捕获CO2。鼓励CO2工业来源和强化采油技术用户之间的合作。
(4)增加CO2的储存量。促进和推广关于提高强化采油技术所需CO2封存量的技术研究。根据强化采油后的净碳排放对烃源进行分类。
碳利用技术介绍
碳利用就是利用CO2来创造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在一些欧洲经委会国家中广泛应用的是强化采油技术。
碳利用可细分为以下3个主要领域(矿化、生物和化学)。但是,某些碳应用方案,如在某些化工过程中使用CO2、灭火产品等,并不等同于混凝土或碳酸盐等永久封存解决方案。需要与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结合,以解决CO2的再释放问题,达到碳中和。
图5:碳利用技术应用方向
鉴于其目前的市场规模,将CO2转化为产品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目标做出了虽小但重要的贡献。在未来的氢经济中,CO2中的碳可以用来制造许多目前使用化石燃料制造的化学品和塑料。
1 / 利用潜力
(1)矿化:将CO2融入混凝土最有潜力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巨大的CO2市场。
(2)化学:CO2目前被少量用于制造尿素肥料和一些特殊聚合物。在未来的氢经济中,CO2可以与氢气结合,制造合成燃料、合成气和甲醇。合成气和甲醇是基本的化学原料,许多化学品和聚合物都可以用它们来生产。
(3)生物:CO2被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并可以通过使用生物炭捕获,提高土壤质量。
2 / 政策建议
(1)建立工业CCUS的总体政策战略和路径,包括必要的研发重点、商业化潜力、激励政策机制和法律框架。
(2)推动能够释放CO2利用经济潜力的研发项目和计划。在国家和区域项目中进行大规模的工业CCUS示范。
(3)制定标准,帮助行业开发含有CO2的产品,并促进使用吸收CO2的产品(例如混凝土行业)。
(4)引入财政机制,例如税收抵免、碳定价和碳税、授权和标准、发展中国家碳融资。
3 / 碳利用市场和潜在的CO2需求
注释:*对于化工产品,CO2的利用只有在它取代石油化工产品时才会带来净效益。并且,化学产品的寿命太短,不能被认为是碳汇。为了更好的环境影响,CO2必须来自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或废物流。
利用CO2生产骨料和混凝土最具吸收CO2的潜力,每年的市场规模总计约为2.5万亿美元。然而,现有产品价格低廉,使得这类产品的市场渗透具有挑战性。
甲醇和乙醇的生产也为在产品中吸收CO2创造了机会,但由于液体燃料最终会燃烧,它们不被视为长期的CO2吸收解决方案,除非与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和绿色氢结合,以创造替代化石燃料的燃料。
其余的产品作为CO2解决方案的潜力有限,因为与化石燃料市场相比,这些产品的市场规模较小,且加工成本较高。
CCUS技术的比较分析:CCUS
技术成本曲线和碳捕获潜力
成本被认为是CCUS项目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预计CCUS在欧洲的计划开发成本可能高达500亿欧元。降低CCUS成本将加快推动CCUS技术的大规模部署。
通过在全球多个研发试点项目中进行测试以及通过在大型项目的部署过程中获得的经验,CCUS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进一步优化。如下图所示,不同碳减排技术的成本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造林与再造林等天然碳汇项目的成本最低,为每吨封存的CO2约50美元或更低。对于不同的技术,CCUS从工业点源中捕获CO2的技术的成本差异很大,具体取决于CO2的浓度,其中水泥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和生物质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更昂贵。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更高(每吨CO2超过100美元)。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成本的不确定性也最高,据报道有些成本高达400美元/吨CO2,但是这些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图片
图6:碳捕获潜力
注释:CCUS可能很昂贵,但是对于渴望实现碳中和的社会而言,CCUS是一种负担得起的选择。图6给出了CCUS主要技术的大概估算成本。为了了解这些成本如何影响过渡期内使用化石燃料的成本,箭头指示假设CCUS成本为每吨CO2150美元,假设油价为60美元/桶,每桶使用的CO2排放量约为0.4吨,则这意味着能源成本增加了一倍。两倍的能源成本仍处于历史高油价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所有CCUS技术都是可行的。
作者:万昕玥 乔婷婷 崔卓群,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面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可深度调峰的灵活性煤电起到了促进电网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同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关键作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快
今天是2025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项目选址的刚性约束,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产经营设施有序退出,积极实施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油气田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国家能源集团有14台火电机组分别获评不同兆瓦级AAAAA级火电机组荣誉称号,代表了电力行业领先水平,这些火电机组正以“5A”实力,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全力应对迎峰度夏大考。国家能源集团都有哪些“5A”级火电机组上榜?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6月18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赴有限公司工作调研,与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措及2025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工作要求。张传江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积极应对困难挑
6月6日,经中央组织部宣布,张传江正式调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6月18日,履新不足半月,张传江赴集团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后,他对有限公司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他强
6月18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赴有限公司工作调研,与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措及2025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工作要求。张传江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积极应对困难挑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注:板块及分会场持续更新中,请以正式通知为准。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02支持单位世界水理事会(WWC)国际水协会(IWA)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03承办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
6月初的兰州大学,上演了一场能源领域的“群英会”:国网甘肃电力、中石油兰州石化、华电科工、大唐甘肃发电、国家电投甘肃公司、国家能源甘肃公司等22家能源头部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成为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的创始理事单位。随后,兰州大学又与华能甘肃、隆基绿能、金川集团、中能建数科集团等18家
6月7日,氢能与低碳兰州论坛2025在兰州大学举行。近300位领域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就绿色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能源转型和产业低碳化、高端化的发展前景。论坛上,还启动了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
Mongabay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FlawedenergyroadmapmayblockIndonesia’scoalexit,criticswarn(存在缺陷的能源路线图阻碍印度尼西亚退煤)。(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印度尼西亚通过了首个关于能源转型的路线图,重点关注逐步淘汰煤炭,但该路线图存在诸多漏洞,这将使得印尼难以真
据CNBC报道,科技和能源行业在俄克拉荷马城的哈姆美国能源研究所聚集,讨论美国如何满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亚马逊和英伟达在会议上向石油和天然气高管们表示,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所有选项都在考虑之中,包括像天然气这样的化石燃料。(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大型
近日,《时代》杂志联合全球权威数据机构Statista,荣耀揭晓“2025全球顶尖绿色科技企业榜(TIMEWorldsTopGreenTechCompaniesof2025)”,精心遴选出全球250家在环境保护领域极具影响力与创新力的企业。华晟新能源凭借异质结技术的卓越发电能效和超低产品碳足迹位列第34名,不仅在7家中国入围企业中评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5日据外媒报道,智利经济发展机构Corfo选择了三家公司(两家中国、一家西班牙)在该国建造电解槽生产设施,组装50千瓦至5兆瓦的碱性和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智利经济发展机构Corfo表示,这些项目将在2026年中期开始运营。由北京SinoHyEnergy项目组装容量为2.5兆瓦和5兆瓦的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5日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下称报告)称,亚洲有望成为碳交易的核心枢纽。报告显示,亚洲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能源、农业、废物管理、建筑、交通是亚洲推进绿色转型的重
3月19日,工信部公开征求《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根据智能制造多年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趋势,凝练出8个环节的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参考指引。在生产管
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能源转型分化迹象异常明显。这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倒退吗?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签署的六项与能源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限制以及退出《巴黎协定》,引发了人们对能源转型放缓的担忧
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与新奥能源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生物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气展开深度合作。这次“焚烧+能源”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更是在国家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首创环保集团从源头进行甲烷减排的一次探索。聚焦甲烷控排创新合作模式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会产生大
6月29日,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输水发电系统正式开工,标志着电站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巴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若羌县委书记黄新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新华若羌抽蓄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斌致辞。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发电厂房系统等组成。作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6月27日,阳明湖“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是江西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上述项目位于江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的阳明湖服务区,由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5MW。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
为规范天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天津市组织对《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重新发布实施。(一)修订《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答: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
6月30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的公告沪环境交〔2025〕23号为进一步丰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方式,满足交易主体需求,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近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该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过半。至此,中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通道。工程采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