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投资逻辑:(1)抓龙头。电池龙头和中游材料龙头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2)抓海外市场。电池和材料企业在海外供应链中的价格比国内更有优势,同时海外头部电池企业放量显著;(3)抓业务拓展。部分电池及材料企业,兼顾动力与消费领域,还有部分企业拓展到48V系统领域,持续增长能力强劲。电池、隔膜、正极、负极、前驱体、电解液龙头、结构件龙头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
推荐: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璞泰来、中科电气、正极龙头、格林美、南都电源、天赐材料、新宙邦、科达利、湘潭电化、德方纳米、华友钴业、欣旺达、孚能科技。
研判十二、风电效率提升推动经济性改善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十四五”期间规划风电装机2.9亿千瓦,以此推算每年新增风电装机量超0.5亿千瓦。
风电产业链:风电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企业、零部件制造商、风电整机制造商、风电运营商四大环节。
国内风电整机市场(含原材料及零部件)规模超千亿,行业集中度高。从风电场资本开支构成来看,国内风电整机市场(含原材料及零部件)规模超千亿元。风电场资本开支由风电整机、系统平衡(电气基础设施、组装和安装)以及财务费用(保险、建筑融资等)组成,其中陆地风电场资本开支中风电整机投入占比约65-70%,以此推算,国内风电整机市场(含原材料及零部件)规模超千亿元。重点推荐风电整机龙头金风科技。
研判十三、核电设备细分赛道涌现新的活力
核能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逐年提升,装机量持续多年增长。2011-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由1257.21万千瓦增长至5102.8万千瓦,复合增速达到16.84%。
核电设备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细分领域市场涌现新的活力。整体来看,核电设备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市场,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中核岛设备领域以东方电气等技术和实力为国内最强,常规岛设备领域三大动力集团平分秋色。从细分领域来看,阀门、安全壳、主泵泵壳、控制棒驱动机构等细分领域中近年来开始涌现出江苏神通、应流股份等具有活力的民营公司。
研判十四、严控电解铝产能总量,水电铝和再生铝受益
电解铝具有高耗能属性,生产一吨电解铝耗电13500度,中国发电主要为火力发电,对应单吨电解铝产生碳排放量为11.2吨;水电铝项目采用水利发电的清洁能源,可实现“零碳排放”;再生铝由于利用废铝进行冶炼,单吨电解铝碳排放为0.23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推动实现以电解铝行业为重点的“碳中和”,严控电解铝产能总量,水电铝和再生铝相关标的有望受益。
水电铝:建议关注有水电铝产能的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中国宏桥,已建成水电铝产能33万吨,在建170万吨水电铝产能,根据Wind一致预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144、158和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6.2、5.7和4.7倍;
再生铝:看好再生铝行业,看好产能扩张较快的标的,建议关注顺博合金(现有产能41,在建产能25)、明泰铝业(现有产能30,在建产能38)、四通新材(现有产能43万吨)、永茂泰(现有产能22.5万吨)和宏创控股(现有产能10万吨,在建产能10万吨)。
研判十五、高能耗行业新一轮高质量供给侧改革
碳中和背景下,相关高能耗子行业或将受到重点限制,或将在未来数年内相继触及产能“天花板”。利好行业存量产能、行业内的高效低耗优质企业以及低碳相关材料生产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根据计算结果,单位GDP碳排放居于前列的基础化工产品分别是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合成氨、工业硅、电石、烧碱、黄磷、MTO、纯碱。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大宗化工品,基本上与电耗高/电力成本占比高的产品相吻合。同时,也与内蒙古给出的禁止新建产能的化工品清单基本吻合。
我们认为伴随各省市地区碳中和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有望为传统子行业带来长达十年以上的行业刚性供给制约,此类产品全国产能很可能在达到峰值后开始稳定或下降。
具体子行业方面,结合前文对各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总结,我们筛选出可能受到碳中和较大影响、行业基本面又向好的子行业,主要包括氯碱、纯碱、工业硅等。氯碱:电石或将成受碳中和影响最大品种;内需旺盛增长,高景气有望维持;纯碱:低附加值高碳排;供需持续趋紧,价格筑底反弹,中枢有望较高水平;工业硅:电耗极高,火电扩产刚性受限;下游光伏快速发展拉动需求。
推荐新疆天业、合盛硅业、中泰化学、三友化工等。
研判十六、碳中和带来低碳新材料长期发展机遇
光电和风电是清洁能源首选,未来仍大有可为,上游相关材料迎长期发展机会;“降能耗”为另一方向,相关细分新材料机会或将迎需求旺盛增长。
(1)生物基新材料:高价值单品频出,行业发展方兴未艾。标的方面,推荐关注味精及饲料用氨基酸龙头梅花生物、PLA国内先驱金丹科技、生物基长链二元酸及生物基聚酰胺龙头凯赛生物等。
(2)降耗减排材料:关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节流”作用。重点推荐规模、技术、成本都全球领先的聚氨酯龙头万华化学。
(3)新能源产业链:光风新能源大发展,关注对应的上游材料龙头。化工领域,长期受益于该趋势的主要是光风新能源上游材料,光伏上游材料领域,推荐eva光伏材料龙头联泓新科、以及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风电上游材料领域,推荐风电叶片材料-玻纤龙头中国巨石、EVA胶膜-福斯特;关注风电复合材料龙头-双一科技。
研判十七、煤化工企业开启高效化、低碳化进程
1、优质煤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调节合成气碳氢比例,降低变换环节的碳消耗:以宝丰能源为例,早于数年前,公司已开始规划并随后建设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即“绿氢”项目。绿色制氢项目虽然成本高于合成气制氢,但对于降低碳排放有重要意义:宝丰能源煤气化初级产品几乎全部为甲醇,其碳氢比为1:4(按原子量计算),而合成气的碳氢比仅为约1:2,若通过绿氢项目制取额外所需的氢气,便将大幅降低煤化工变换环节的碳消耗。
2、优质煤化工企业效益远远优于行业一般水平,在获取新建能源指标和潜在的碳排放权交易方面都有优势:对于煤炭资源丰富、其他工业不甚发达的多个地区而言,即使在碳中和相关政策不能新建传统煤化工项目,也仍然需要通过煤炭转换实现经济增长,这时,将稀缺的煤化工指标给予优质的新型煤化工企业就是不二之选,就如同宝丰能源落地内蒙的4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此外,未来如果碳排放交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效益好的煤化工企业也可通过碳交易的方式获取进一步产能扩张的权利。
3、优质企业有更好的气化工艺,碳转换率更高、煤炭单耗更低,无形之中都降低碳排放:先进的气流床煤气化工艺,不但对原料煤品质要求更低,碳转换效率也更高。以华鲁恒升为参考,其制造单位合成气消耗煤565kg,远低于固定床工艺690-690kg的消耗。另以宝丰能源为参考,据公开披露资料,公司CTO路线煤醇比1.5、甲醇单耗2.89,这些都提供了潜在的碳排放降低。另外,更加改良的甲醇洗环节工艺也将有效降低煤化工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碳排放。
在这一条主线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虽处于传统行业,但持续引领行业高效化、低碳化进程的领跑企业。重点推荐老牌煤化工白马华鲁恒升(煤化工工艺深度挖潜技改、成本优势极强,柔性生产使得副产物充分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以及新型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拥有稀缺煤化工新建项目指标,成本优势极强、效益突出,通过建设绿氢项目调节合成气比例降低碳排放)。
研判十八、电力行业脱碳将是碳达峰碳中和的胜负手,关注零碳电力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居于各行业之首,当前我国碳减排最迫切的需求在于通过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依据我国电力供需平衡模型,我们预计2030年前后我国燃煤发电装机有望达峰,峰值为12.9亿千瓦,此后装机规模及利用小时均逐步下降;2060年风电及光伏装机占总装机比重有望超过70%。由于风光装机占比提升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判断未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及储能装置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根据我们的2060年日度电力负荷平衡模型测算, 2060年储能装机有望占发电侧总装机的19.9%,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预计随着电气化率提升至70%的水平,未来主要的终端用能将会以电力为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电力行业脱碳是碳中和能否实现的关键。零碳电力中,光伏和风电当然是绝对的主力,同时水电、核电等零碳电力也会成为非化石能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议大家重点关注新能源运营企业福能股份、龙源电力(H),水电龙头长江电力,核电装机有确定性成长的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
研判十九、CCS+森林碳汇将最终实现碳中和
综合来看,结合BP、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及能源转型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预测,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最终实现脱碳在经济及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依托我国在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产业链上的优势,我国清洁能源装机有望快速提升,有效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此外,即便考虑保障电力供应所需的调峰机组和储能设施的成本后,得益于未来新能源装机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储能装置规模化带来的降本效应,以新能源电力为主的电力系统有望在2030年代中期就完全可以与基于化石燃料的系统相竞争,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的长期边际减排成本将为零甚至为负值。
与此同时,得益于廉价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供应,其他行业的生产流程也将加速电气化,降低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剩余的难以避免的少量二氧化碳排放将通过CCS及森林碳汇予以最终抵消。根据我们模型测算,预期206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3.8亿吨,前述我们估算未来我国年化森林碳汇为9.75亿吨,则届时我们仅需要4.05亿吨的碳捕捉+碳封存的产能即可实现碳中和。
进一步分析来看,对于难脱碳领域的二氧化碳脱除有可能导致其中间产品价格提升很大。尽管其对GDP总量或消费者生活水平影响相对有限,但其仍有可能对具体企业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例如,钢铁生产脱碳可能会使每吨钢铁的成本增加 20%,但对于完全使用零碳钢铁的汽车而言,制造成本增量将不超过目前普通汽车价格的1%。未来我国有望通过逐步建立国内碳定价体系并建立各国碳价的互联机制,合理平衡脱碳成本及森林碳汇、CCER等机制的价格体系,避免相关企业在脱碳进程中在国际竞争力上受到削弱。
研判二十、脱碳对海运首当其冲,利多LNG板块
2019年全球海运贸易量达119亿吨,动力煤为10.2亿吨,占比8%,原油20亿吨,占比17%,成品油10亿吨,占比9%,LPG为1亿吨,占比1%,LNG为3.56亿吨,占比3%。能源贸易合计为45亿吨,占比38%。从能源结构转化趋势看,动力煤存在下降趋势,利空干散货板块;LNG存在占比提升,利多LNG板块。
2030年原油在快速脱碳背景下,海运贸易量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下滑。动力煤在渐变和快速脱碳背景下也会出现下滑趋势。LNG的确定性较好,无论在哪种情景下,海运贸易量都出现大幅度上涨。
投资建议:航运抑制新增供给,利好集运板块,优选中远海控、海丰国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14个典型案例。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经
4月29日,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青海省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
日前,《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1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5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5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文如下:安徽
日前,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详情如下: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的通告为规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注册登记活动,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我中心研究制定了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效服务促进企业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西电东送”南通道工程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其战略定位已实现三重跨越:从传统能源输送转向低碳枢纽,从区域互补升级为国家能源网络整合,从国内资源配置延伸至国际能源合作;其功能从区域能源电力调配演进为服务“双碳”目标、推动全球能源电力治理系统性工程,成为支撑经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底完成10个以上锂电池、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同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