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环卫垃圾分类评论正文

垃圾分类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1-05-21 13:38来源:《国际商业技术》作者:顾硕磊等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不停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不断增多,垃圾分类与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中国近几年也在大力推行有关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相关政策,并从上海开始在各个城市陆续试点,但垃圾分类的效果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后来的“定时定点垃圾投放”与“撤桶”等推进垃圾分类的方式也并没有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

关键词:政策;技术;城市;乡村

一、引言

1993年,北京率先制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开始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1996年正式实施;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8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提出并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有25个年头,中国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晚,实施的力度不够,同时垃圾的产生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垃圾分类问题凸显,垃圾分类的趋势不容扭转。

二、政策层面

中国的传统是以“令行禁止”的方式来推行新政策,这样的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高效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正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一套完善的政策在垃圾分类的推行中是必须的。

李熠煜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破解路径--政策网络理论视域下》中提出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策网络,即建立起一套连结社会各个领域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将垃圾分类的推行紧随其后,层层递进,以此来提高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推行的效率。

中国自古以来政策的推行几乎都是“惩罚”性质的,这样做虽然大部分时候有一定效果,但是很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需从两个层面入手,一个就是将“惩罚制”改为“奖励制”;第二个层面就是“从简”。

日本是公认的垃圾分类处理最为有效的国家,其采用的是以政府为主导,民众为辅助的处理办法。日本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以“国家--地方政府--民众”的三层金字塔结构层层落实。其中地方政府包揽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这样则大大简化了民众垃圾分类的工作量。日本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都十分明确,层层监督,在垃圾分类方面少有疏漏。

表1 日本垃圾处理法律体系的变迁

三、技术层面

政策推行作为先导,相关的科学技术则是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在现阶段现有技术下,根据实地调查以及网络中所能搜索到的数据以及实例显示,我国目前在对于垃圾终端的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种缺陷表现在终端垃圾处理方式的单一性,无害化处理的普及度不高以及低效率上,垃圾终端处理作为整个“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这一闭环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很明显还存在短板,这就导致垃圾分类这一宏观议题下其中各个环节发展的不均衡,短板效应就会导致对整个垃圾分类行业所做出的努力功亏于溃,现阶段终端处理方式主要以焚烧填埋为主,甚至在上世纪,资本驱动下的洋垃圾待回收处理产业的兴起,都导致我国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采取高效但是极具破坏性的处理措施,2019年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量虽照前几年有着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也达到了1348万吨,好在2021年起中国已开始全面实施洋垃圾禁运令,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举动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垃圾终端处理方式革命的起点。

如今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从家居到公共设施如今都已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黄剑林等人提出的“基于MCU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就有很高的可行性,它能与手机App进行交互,这样既节省了不少的成本,使得量产成为可能性,也能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了效率。目前中国的技术已经能够达到将物联网与垃圾分类结合的技术要求,若相关研究得到支持并推行,垃圾分类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对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一)政府牵头与企业共同实现垃圾处理的科技化进程

对于这种社会福利性质的事业,需要更多程度上政府的参与,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现阶段所存在问题的足够重视,成立相关小组督促整改的过程,这一几十年时间积累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虽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整改的,但是国家对于整改的决心将直接决定整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具体可以参考德国的垃圾处理产业体系,早在1961年德国就有相关法律开始对整个垃圾分类流程进行立法上的约束,时至今日,德国的垃圾分类体系中从业人员超过25万名,每年营业额高达500亿欧元。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对于垃圾终端回收这样庞大的产业,显然单由政府完成是不可取的,民营企业可以竞标参与到这个流程中,在政府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的条件下,共同完成垃圾终端处理产业的组织化,体系化,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技术层面,资金方面以及社会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二)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

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派遣小组赴垃圾处理发达的国家进行培训和学习,将适用于中国这种高人口密度型国家的处理办法引入国内,或者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充分适应自己所在地区的特殊情况,结合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应规章,充分发挥外国垃圾处理的优势并化为己用。另外,相关部门可以出资采购相关先进垃圾终端处理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易腐烂垃圾的厌氧发酵技术,热压罐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结合等一些生态友好且高效的处理技术,并在数年时间内进行大范围推广,以达到整个垃圾处理产业的更迭。

四、城市层面

环境保护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中国正在对如何更好推进城市分类等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2017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要求,在2020年底,我国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为了增强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探索期间,国家曾在不同的省市设立垃圾分类的相关试点。各试点省市也积极响应并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在实行城市试点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城市垃圾治理案例的缺乏,许多规章制度都是以其他国家的案例为模板而进行编制的,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城市与其他国家城市的差异性,最终导致民众接受度不高。同时,城市垃圾治理的各项制度发布与实践的时间间隔较短,民众的分类意识尚未达到其要求,以至于在实践时,民众更多是出于强制而非自主。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查阅,团队基于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以下思考:

(一)结合实践,推行适合城市特点的分类政策。我国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有城市人口密度庞大、城市垃圾产量多等特点。垃圾分类是一项不能急于求成,且需要因地制宜的工作,如果忽视城市而直接盲目推进、照搬并不适用于当地的政策,在心态转变方面,最终会导致政策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群众内心。在垃圾处理流程方面,则会导致后期需进行再分类,从而进一步增加分类的工作与成本的结果。只有结合实际,再进一步思考如何设立相关政策,才能让环保意识真正落实到群众中,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

(二)积极探索智能分类的可实施性,缩短分类设施与民众的距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科技已经解决了不少的生活问题。在垃圾处理的技术探索中,前端与末端可分别通过智能分类设施的创新与末端设施机械化处理等方向进行推进。将智能分类设施前移,一方面能引起民众的好奇心,并且通过智能分类,能缓解民众对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焦虑。进而提高民众对分类知识的认知,在无形中培养民主自主分类的意识。另一方面,智能化前端的推进也能减少末端分拣的压力并节约末端的成本。所节约下的成本与资金也重新投入到环保分类设施的建设与技术提高,实现垃圾经济的节约与提高环保的经济效益。

五、农村层面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但随之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与种类也在与日俱增。应中央文件的要求,为了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环境的整治工作必须摆在突出位置,但现实的农村环境依然与理想目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要实现让全民自觉参与,以垃圾分类为主的环保意识提升,缓解农村自主垃圾分类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痛点。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流程与方式已经逐步进行改善,但作为农村垃圾治理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获利者的农民群体,却呈现出参与度不高,环保意识依旧较为淡薄的现象。

以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垃圾分类为例,温泉镇自垃圾分类工作推行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围绕增强垃圾分类“便利性、积极性、普及性”,运用多种形式,加强镇域各单位、社区、公共场所等各点位的科学管理,努力使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形成人人习惯养成、行动自觉的良好氛围。温泉镇通过线上线下两条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民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精细化。

温泉镇垃圾分类的实施呈现出我国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从源头:民众垃圾分类的思想和意识,知识的储备和自觉性的问题,由于我国提出垃圾分类的时期和现在社会人口年龄段分布问题,大部分人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很薄弱,不能够准确地区分垃圾的种类,大家的自觉性不足,垃圾分类很难得以推行。同时,垃圾桶的分类不多,不能满足各种垃圾的完全分类。从清理过程:垃圾分类政策强化后,各城市都增加了垃圾桶的类别,但在垃圾清理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车辆对不同垃圾进行分门别类的清理,所有的垃圾混杂在一起,使源头的垃圾分类变为无效的垃圾分类。[4]

综合现有的调查文献,我们认为,要使得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能够有效推行,不仅要提升农户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与自主性,还要在处理流程上下功夫。具体方法如下:

(一)构建农村网络信息共享渠道,营造全民自主的分类氛围。要实现农户对垃圾分类的自主参与,健全环保的宣传制度应与提高农户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感、责任感并驱前行。同时利用线下及线上宣传,合理运用互联网媒体,向农户传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加强农户间的交往频率,以构建环保信息共享的网络,推动农户自主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度。

(二)开设云课堂,利用AR云分类技术以强化农户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开设关于如何分辨垃圾种类的云课堂;考虑开发AR识物的手机应用软件或程序,让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垃圾的正确分类,以实现分类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进一步强化农户对垃圾整治的参与感。

(三)设立合理的家庭积分奖励制,以户为单位,通过线下正确分类,线上积极学习两条积分途径,带动家庭成员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提高分类的水平与效益,让农户有所学,有所得,亲自体会垃圾分类为其带来的经济、社会乃至生态的效益。[5]

(四)配备设施上:淘汰传统的垃圾桶,增加垃圾桶的种类,垃圾桶颜色鲜明,同时桶外壁附有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物品方便识别垃圾种类,以此完善原有设施。

(五)清理过程上:规范垃圾分类运输,对垃圾运输车进行分类,不同的垃圾运输车清理一类或同类多种的垃圾,保持垃圾的分类状态,同时监控运输车辆的实时信息,借助社会监督,有效减少垃圾分类投放后被重新混合收集运输的现象发生。垃圾分类唯有从源头到结尾实现全过程的监控,才能达到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