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资料来源:IEA《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特别报告》
碳捕集目前依然处在成本高、成果小的早期阶段,运输储存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将助力推广。碳捕集位于CCUS全产业链上游,从捕集环节来看,部分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商业化应用阶段。当前第一代捕集技术成本能耗仍然偏高,缺乏大规模示范工程经验。第二代技术处于实验室研发或小试阶段,需在2035年前后实现代际衔接。第一代捕集技术指现阶段已能进行大规模示范的技术,如胺基吸收剂、常压富氧燃烧等;第二代捕集技术指技术成熟后能耗和成本可比第一代技术降低30%以上的新技术,如新型膜分离技术、新型吸收技术、新型吸附技术、增压富氧燃烧技术、化学链燃烧技术等。在CCUS各环节中,捕集是能耗和成本最高的环节,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报告(2019)》,燃煤电厂(低浓度源)和煤化工(高浓度源)的捕集成本分别为300元/吨和180元/吨,管道运输成本约为80-120元/吨/100公里,地质封存成本为5-10元/吨,驱油成本为10-15元/吨,所以CCUS全流程成本达到300-400元/吨,远远高于我国碳市场的交易均价(20-30元/吨)。
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报告2020》,美国目前有38个开发中、在建或运行中的CCUS商业设施,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约6000万吨,年CO2捕集量约2500万吨。而我国目前仅部署10个全流程示范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量约200万吨,项目单体年捕集及封存利用量都在10万吨以内,在总体规模、产业成熟度、行业覆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后续处理方式主要为地质利用与封存,其中,提高石油采收率是重要利用方式之一,主要围绕几个油气盆地开展,包括东北松辽盆地、华北渤海湾盆地、西北鄂尔多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项目类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CO2-ECBM)和咸水层封存三种。
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项目在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延长石油的油田开展,包括中石化胜利油田、中原油田以及中石油大庆、吉林、新疆油田和长庆油田。国内外大量实践证实,利用CO2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时可实现温室气体有效埋存,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碳减排最现实的方式。CO2纯度在90%以上即可用于提高采油率。CO2在地层内溶于水后,可使水的黏度增加20-30%;二氧化碳溶于油后,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降低30-80%,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增加采油速度。CO2驱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相较于水和其他气体介质,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解决水驱注入压力高或注不进、无水源可注的问题,是老油田持续提高采收率、新油田提高开发水平、非常规油气寻找更好开发途径的必然要求,技术应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驱替煤层气项目目前处于先导试验阶段,由中联煤在沁水-临汾盆地的柳林和柿庄开展。二氧化碳铀矿地浸开采技术已成熟,中国核工业集团在通辽进行了工业应用。
三、市场规模
3.1目前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报告(2019)》,中国目前的在运行项目有21个,每年捕集约213.3万吨二氧化碳,其中96.2万吨用于生产原油、煤层气等。根据有CO2捕集规模及成本数据的7个较为大型的项目计算得到每年用于捕集的成本约为4.5亿元。
表12 中国CCUS 项目基本信息表
资料来源:《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报告(2019)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2国外重点项目分析
2016年11月,中国石油、BP等OGCI成员企业的领导人在伦敦发布了《OGCI共同宣言》,宣布为响应《巴黎协定》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气候投资基金,同时提出了本行业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方向,包括减少天然气生产储运过程的甲烷排放、利用CCUS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强度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气候变暖警告场景都需要这项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在世界能源领域扮演重要角色。BP曾多次公开表示,受益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脱碳天然气将在低碳未来中成为最有成本效益的能源之一。道达尔也正在致力于研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油气开采新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并将用大约10%的研发预算攻关这一领域。
2019年5月20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下设的气候投资公司公布了一项最新投资,该投资是迄今为止在美国境内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这一项目每年将从与Wabash Valley Resources公司位于同一地区的氨肥厂捕获和封存150万吨至175万吨二氧化碳,这将成就世界上首个净零碳排放的氨肥生产厂。OGCI表示,化肥企业一直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该项目将帮助位于同一地区的化肥生产企业减少碳足迹。气候投资公司表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投资是公司践行“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促使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的力证。
3.3中国重点项目分析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CO2-EOR 先导试验区于2008年4月建成,标志着中国第一个CO2-EOR项目示范区的正式建立。吉林油田CO2-EOR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全流程CCUS项目,其气源来自中石油长岭气田,通过管道运输至与之相距仅十几千米的驱油示范区。在国家“973”、“863”计划及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的大力支持下,吉林油田率先开展CO2驱先导试验和工业化应用,现已建成了中国石油CO2驱油与埋存试验基地、国内首座大规模超临界循环注入站,研发形成陆相沉积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形成了三大系列八项主体技术;完整实践了CCS-EOR全过程,建成了五类CO2驱油与埋存示范区,经过近10年的矿场验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至2019年11月累计埋存CO2150万吨,核心区可提高采收率25个百分点,累增油403万吨,实现了CCS-EOR工业化应用,成功示范了陆相沉积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的可行性,为未来工业CO2规模效益埋存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3.4未来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CCUS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30年CO2利用封存量计划达到5000万吨/年,其中4360万吨可用于化工、生物、地质利用,产值1100亿元,其余封存量若按美国45Q条款中税收抵免标准50美元/吨进行计算,将价值20亿元,因此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120亿元。
表13 CCUS技术发展趋势和目标
资料来源:《中国CCUS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刊载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CCUS?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
3月17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
3月10日至11日,2025能源论坛(电力与能源工程世界论坛暨博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全球20余所知名大学的权威专家,以及能源行业前沿企业代表。同兴科技受邀出席,并作了主题为《CCUS技术发展与工程
碳捕集吸收剂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的关键所在。吸收剂的各类评价指标中,长周期稳定运行(抗降解能力)是重中之重,是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也是国内外有机胺吸收剂体系现存的技术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同兴科技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开发出高稳定性的配方吸收剂TX-1系列,较MEA提高20~300倍,同
2月25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DCS机柜受电完成。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能陇东能源基地,依托基地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工程建设,采用燃烧后化学吸收二氧化碳捕集工艺路线,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捕集率大于90%,二氧化碳纯度
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率高于95%,最高捕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牵头主编的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能耗测定技术规范》(GB/T45121-2024)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集团公司在碳捕集领域牵头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捕集系统能耗是评价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标
近日,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二期项目合作方案正式签订,标志着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迈入全面提挡加速阶段。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由宁夏煤业公司负责的“宁东基地碳源捕集工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雷州半岛“风光火储碳”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广东省电力供需发展形势和已纳规项目开工建设情况,统筹研究广东省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事宜。同时,将继续支持和指导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因地制宜推进多能互补项目相关工作。下一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陕西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入选。原文如下:关于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的通知陕工信发〔2025〕70号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杨凌示范区工业
4月1日,陕西省工信厅关于公布2025年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优秀案例的通知(陕工信发〔2025〕70号)。绿色低碳技术试点优秀案例:1.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CO2复叠分体空气源热泵技术:陕西一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陕西华秦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1日,盂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盂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加快推动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推动盂县梁家寨抽水蓄能站点从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备选项目清单调整为重点实施项目。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与电力
3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审核,确定呼和浩特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旗县(区)和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关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审核,确定呼和浩特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
日前,忻州市政府印发《忻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发电量占比达到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个试点单位。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现予公布。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3月18日,《重庆市大型会议和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试行)》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以市级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等为实施主体的大型会议和活动(赛事、展览、演出)碳中和工作体系。全文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中共重庆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7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通过权威机构评价,获得“碳中和”证书,成为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该加氢站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除具备向氢能公交、氢能卡车等用氢车辆加注氢气的功能,还能向运输氢气的长管拖车等运氢车辆灌装氢气。
3月14日,山西阳泉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13日宣布,已于2024年实现碳中和。香港交易所在新闻稿中表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交易所全球约99%的办公地点及设施已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直接采购绿色电力或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有效地降低了来自电力的碳足迹。此外,香港交易所通过旗下国际碳市场平台,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支持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国内运输部门经历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变使得2024年国内对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常见石油燃料的需求出现了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这些石油燃料的总消费量约为每天810万桶(mb/d),较2021年的水平降低了2.5%,仅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随着中国经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有关单位和个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旗县(区)和园区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关于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公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内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