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第二阶段:2005-2010年,谈判进展缓慢,达成了“巴厘路线图”和《坎昆协议》两份重要成果。2005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缔约方大会正式启动了2012年后的议定书二期减排谈判,主要是确定2012年后发达国家减排指标和时间表。2007年底确定的“巴厘路线图”确定了二期减排谈判和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并行的“双轨制”。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由于在谁先排放、怎么减排,谁先减排、资金提供、技术转让等多个领域分歧较大,最终并没有达成一致协议。在2010年墨西哥坎昆缔的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要求重新解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旨在加速二期减排和公约长期合作行动谈判的“并轨”,招致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经过激烈谈判最终通过了《坎昆协议》。整体上看,协议汇集了“双轨制”谈判以来的共识,基本上维护了“双轨制”谈判方式,增强了多边谈判机制的信心。
第三阶段:2011-2015年,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确定了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协定制定的核心目标是在21世纪末将全球的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之上2℃以内,并通过加强合作争取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由于《巴黎协定》秉持了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哥本哈根谈判中所确立的“自下而上”的行动逻辑,不再强调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是由国家自身发展情况自主决定国家贡献,因此赢得了最为广泛的共识。截止2020年已经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缔约,是继《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人性自主的履约机制提升了各个缔约方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信心。
第四阶段:2016年至今,《巴黎协定》达成之后的历届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主要就具体规则如何细化和落实进行碳排。2018年在波兰卡托维茨举办的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巴黎协定》中涉及的自主贡献、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机制等方面的相关机制和细则达成了共识,但是有关《巴黎协定》的第六条款中涉及国际碳交易市场运作的相关细则,至今仍未达成一致。
二、为什么要“碳达峰、碳中和”
要回答为什么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就要深刻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三重内涵,即科学内涵、经济内涵和政治内涵。
(一)科学内涵:气候变暖确定性强,减排控温刻不容缓
全球气候变暖在科学上的确定性增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变得日益迫切。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变暖,从人类开始工业化以来,由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的广泛使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2019年全球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甲烷)、N2O(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分别较工业化前增加了48%、160%和23%,众多科学理论和模拟实验也在验证温室效应理论的正确性,更多研究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温度事件的主要原因。由图表2可知,目前全球的平均温度较1850年的工业革命初期上升了近1℃,且平均气温上升的速率明显提升。就我国气候变化的情况来看,近百年以来,我国地表温度显著上升,上升速率明显加快,北方冬春增暖趋势明显。除此之外,气象数据显示1950年以来,我国极端降水明显增加增强,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与冻土消融,影响下游大河的径流与水质,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正常循环。气候的变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扰动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洪水、干旱与森林火灾等更是对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冲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18年IPCC 《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指出,全球升温1.5℃将对陆地海洋生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诸多风险,如果全球升温2℃,风险将更大。总而言之,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正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性,阻碍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经济内涵:工业化步入后期,发展与“碳”渐脱钩
中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并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具备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底气。全球气候治理是科学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碳排放权关乎国家的发展权。长期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事务由欧洲后工业化国家引领和推进,由其主导的减排方案也势必基于本国后工业化阶段的基本国情。反观中国,在现阶段提出“双碳目标”的承诺也与本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
首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拐点已经出现。进入工业化革命以来,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人类生产力。回溯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史可知,在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围绕基础设施、建筑及工业设备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所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材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而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主要贡献开始转向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耗量也自然降低。对照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样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城镇化率增速放缓,固定投资的需求也趋于减少,依赖粗放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如图表4所示,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基本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占GDP的比重也一路攀升,2015年固定投资比例一度达到81.25%,而后固定投资总额增速与占其占GDP的比重,双双出现下滑,2019年、2020年固定投资总额增速出现负增长。很显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拐点已经显现。再如图表5所示,我国的人口的城镇化率已于2019年突破60%,城镇化的速率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无论是未来城镇化的空间还是城镇化的增速均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在当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源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其次,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GDP的比重近年来开始持续下降,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5.5%,首次超越第二产业的比重(45%),而后比重进一步持续性上升,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4.53%。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一般进入工业化后期或者后工业化阶段,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整个社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将会相对降低,单位碳排放亦将逐步降低。对照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显然也正在朝低碳这一方向发展。
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度的阶段,已经具备了低碳发展的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人民币72447元,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504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4.53%,超越第二产业的37.80%;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2019年城镇化率60.6%),综上指标对照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可以判断,我国当前大致处于工业化后期,正逐步地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从后工业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通常为资本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如钢铁、水泥、电力;到了工业化后期,主导产业则逐渐转向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如汽车、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业;后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则主要表现为以金融、教育、信息、医疗等服务业为主。显然,从工业化后期开始,对于碳(能源)的消耗将开始出现下降。
我们从中美碳排放数据的演变可以发现:尽管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碳排放的增速已逐步地下降,但是排放量一直到2007年才碳达峰,实际上美国正是在彼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而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当前大致处于工业化后期,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排放量将近30%,与20世纪60年中后期的美国较为相似,对比美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占比有望逐步降低,并稳步实现碳达峰。
(三)政治内涵:抓生态文明建设,做负责任大国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 "双碳目标“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美丽中国”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政策始终,本届政府尤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会议上提出,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足见政治定位之高,决心之大。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将逐渐与碳“脱钩”,倒逼新一轮能源革命与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这与我们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计划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时间节点来看,“双碳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吻合,本质上来看,“双碳目标”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由之路,不是别人要求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蜕变,主动担负大国责任,对于树立大国形象,提升全球气候治理的话语权有重要意义。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与有利的国际背景分不开。一方面,《巴黎协定》兼顾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是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气候治理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进程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长期的高碳排放量给中国发挥引领表率作用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长期以来,以欧盟为核心的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事务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博弈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巴黎协定》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由国家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这一协议更多地兼顾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它的达成与生效代表着全球气候治理形成了最为广泛的共识,极大地调动了全球各国参与气候治理的积极性。《巴黎协定》显然也符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是我们主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基础。根据英国The 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统计,国际上已经有的126个国家和地区以立法、法律提案以及政策文件等形式提出碳中和的目标。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英国脱欧,欧盟领导力下降,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加之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严重缺位,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机遇窗口,中国坚定地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积极行动不仅有助于主动把握国际舆论和博弈的主动权,也有助于树立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为国内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国家主导型国家,中国政府首脑一旦承诺承担何种责任或义务,通常会积极制定自上而下的政策,形成巨大的合力,加速落实兑现承诺。反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社会主导型为主,一项政策的落实通常需要平衡内部的利益纷争与博弈,决策效率低下,多党制轮流执政,代表利益不同,执政理念不同,都会导致政策反复,执行力大打折扣(马建英,2011)。例如,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随着执政党的更迭摇摆不定。早在克林顿执政期间态度积极,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小布什执政后便退出了该协议;而后在2008年奥巴马入驻白宫后,态度又转向积极,多次强调要促使美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领导先锋,而且在任期内签订《巴黎协定》;然而特朗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当即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拜登上台后,美国再度重返《巴黎协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根据实施细则,山西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6月24日,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忙着做好光伏组件上墙准备工作。该项目的商业体建筑在建设中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光伏外墙技术,是福建省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该光伏系统在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榜单,TCL中环凭借其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实践,继2022年上榜后再度获此殊荣。本次评选从“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转型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实践、长期经济增长”四个维度出发,旨在探索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领域
从电价不断上涨、到能源转型战略规划,越南电力领域的每条新的政策,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储能市场即将爆发!6月26日,2025越南国际电池储能与新能源供应链合作大会开幕,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惠州德赛电池全球业务副总裁胡国飞在论坛发言指出,“越南作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亮点,正迎来能源结构升级的关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6月23日,海博思创与欧洲大型储能项目开发商Repono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2027年前共同推进总规模达1.4GWh的电网级储能项目落地,进一步加速欧洲能源转型步伐,助力构建韧性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体系。此次战略合作是中欧储能产业合作的典范。Repono将充分发挥其在项目开发、选址、电网接入及许可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根据实施细则,山西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6月24日,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忙着做好光伏组件上墙准备工作。该项目的商业体建筑在建设中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光伏外墙技术,是福建省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该光伏系统在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作为两种备受关注的能源发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格局。尽管两者都是旨在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但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路径及优势侧重上存在显著差异。(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作者:Chloe)核心差异与优势: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广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应用指南》的通知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我厅批准立项,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广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应用指南》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广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应用指南》的通知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我厅批准立项,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广西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应用指南》
近日,中国光伏支架领军企业江苏国强兴晟正式签署阿塞拜疆戈布斯坦140MW光伏项目支架供货协议。作为阿塞拜疆2025年度最大光伏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全面采用江苏国强兴晟及配套服务方面的卓越实力,更将有力推动江苏国强兴晟产品在中亚及高加索地区的品牌影响力。项目所在的戈布斯坦地区环境条件严苛,面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