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垃圾收运报道正文

徐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

2021-06-28 14:09来源:生态徐州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焚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882.56万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前,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问题为:前端分类模式单一,分类精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餐厨、焚烧处置设施能力存在一定短板,不能满足分类处置需要;综合管理制度系统性待完善,尚未制定涵盖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市场运作水平有待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启动实施以来,徐州市以此为重要契机,切实加强生活垃圾管理相关法规建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积极推行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大力推动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和处理体系全覆盖,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量焚烧、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全市生活垃圾产生增长速度在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成功实现垃圾产生量负增长、城乡生活垃圾有序分类、市区生活垃圾全量焚烧。

主要做法

结合实际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着力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徐州市抓住“无废城市”创建的重要机遇,不失时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徐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办法》、《徐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和规范文件,2020年10月又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此基础上,配套印发《徐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监管办法》,发布《徐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运营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信用评价和诚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法规制度体系不断织密。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提升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突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组织推进体系。组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挂帅,高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市级抓总、条块结合、部门指导、属地作战”的工作推进模式。市级每月组织检查考核,印发考核通报,市主要负责同志每月作专题批示,市政府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出台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方案、宣传方案、收集点布局方案、分类设施设置规范、视觉识别系统、实操手册等50余件生活垃圾分类方案、规范,初步形成层次多面、覆盖广泛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制度体系。

突出宣传引导,推动居民分类习惯养成。注重全覆盖宣传,全市开展了6500余场宣传活动,上门入户宣传82万户次,发放40余万份宣传材料,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1000余处,媒体宣传报道500余篇次,在市区掀起“垃圾分类革命”的宣传热潮,新华网、中国建设报对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注重创新方式,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组织“区长代言垃圾分类”、文艺汇演进社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桶设计大赛等特色活动,让生活垃圾分类走进群众心里。注重系统宣传,加强宣传体系建设,结合《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由市级统一领导,组建44支宣讲队伍,在100处人流集中区域开展现场宣传,在3460个收集点设置固定宣传阵地,在近2万栋居民楼、5万个单元门前张贴宣传海报,完成约88万个家庭、单位及商铺上门宣传工作,做到了人尽皆知。

突出流程再造,强化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开展居民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撤除1555个居民小区单元楼前2.1万个散落垃圾桶,通过原有“三分类”收集点改造、新建等方式,建设3460处规范分类收集点,平均每个收集点服务238户家庭。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在开放时段设立专人引导,倡导居民“透明投放”,减少破袋对居民投放造成不便,避免破袋对环境的污染。高标准建成14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进 积极探索科学运作机制

#1大力推动市场化一体化运行

不断扩大城区市场化运作范围。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大力增加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2020年主城区共投入保洁经费2.8亿元,较上一年增加近1亿元。在原环卫保洁市场化基础上,通过引入第三方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化范围、扩充服务内容、创新作业模式,将道路保洁、公厕保洁、绿化隔离带、桥梁保洁、交通护栏等保洁范围按片区划分标段,实行市场化运作。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重点环节,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管理、引导员配备、驳运点管理、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运等,并入道路保洁市场化公司服务范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一体化运行,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2环卫保洁市场化、一体化运行

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运作全覆盖。以县为单位对农村保洁实行市场化招标,2020年全市实现城乡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全覆盖。目前,全市农村共计聘用保洁员2.3万余名,村庄前端配备生活垃圾收集容器15.9万个(只),配备专业收运车辆1100余台、保洁员收集车2.05万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保有量达到118座,全市126个镇、2250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环卫保洁作业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做到了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不断完善收运处理体系 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闭环

1全面提升城区生活垃圾转运质效。严格贯彻“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要求,主城区先后投资约2亿元建设云龙、泉山、鼓楼等3座区域大型转运站,升级改造了1座中型垃圾转运站,添置各类垃圾转运车辆近400辆,规范运输车辆标识标志,优化分类收运线路,实现了“集约化、大型化、高效化”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

2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每个自然村基本建成1个以上生活垃圾规范收集点,实现一镇一站(压缩站),涉农镇建有生活垃圾转运站132座,其中固定式112座、移动式20座,实现农村垃圾收运全覆盖。

3加强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纳入重点工程,新(扩)建垃圾焚烧厂6座,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65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7950吨/日,满足全市6575吨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处理需要。全市生活垃圾焚烧率由“无废城市”建设前的不足45%,提升至目前的100%,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建设,新(扩)建餐厨废弃物处理厂5座,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406吨/日,全市餐厨废弃物处理总能力达到656吨/日。规范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新建飞灰填埋场5座,新增处理能力192吨/日,全市焚烧飞灰填埋总能力达到252吨/日,实现焚烧飞灰处理不出县。

4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现有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融合再生资源回收,依托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设区(县)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发挥运用市场化引导手段,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多元化渠道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徐州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 取得成效

城市生活源固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展开,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59%,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13个省级试点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100%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全链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成高效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保洁、全量收运处置体系,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

推广应用条件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提供制度基础。

建立组织推进体系,坚持上下结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促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及“无废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处理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焚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