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一文看懂碳金融体系

2021-06-30 09:51来源:资产交易信息作者:千际投行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碳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金融产品工具体系

全球气候金融市场分布广泛,金融产品和工具伴随金融创新发展和传统金融继承种类多样化。主要包括碳信贷、碳债券、碳基金、碳互换、碳期货期权、碳远期、碳保险、碳理财、碳币、碳结构性产品等。

3.1 环境和气候基金

《公约》框架内的气候资金筹集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接受捐赠为主。无论是为减缓行动提供的资金,还是为适应行动提供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捐赠款。在《公约》现行的资金机制中,全球环境基金同时管理着全球环境基金信托基金(GEF Trust Fund) 、气候变化特别基金(SC CF) 、最不发达国家基金(LDC F) 三个基金,并向适应基金(AF)提供秘书服务。

全球环境基金是一个成立于1991年内设于世界银行、资金规模为10亿美元的试验计划,该计划以无偿或优惠的方式向环保项目提供资助资金,目的在于推进全球环境保护工作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银行是全球环境基金的最初三个合作伙伴。经过三年的试运行后,全球环境基金于1994年被改组,成为一家独立于世界银行的永久性机构,以此保证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多地参与其决策过程和相关项目的执行过程。

公约框架外包括双边基金和多边基金。

3.2 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

碳排放权交易起源于2005年生效的《议定书》,其制度以国际法的方式固定了。按照规定,协议国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碳排放减排指标,每个国家再把减排指标下分给自己国家的企业。一般企业在决定减排方法时,需要按照分配的配额数量和成本,比较自己减排的边际成本与购买配额的成本。有的企业选择卖出配额,有的企业选择买人,从而就有了交易。

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 报告, 截至2020年末,正在运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有21个, 覆盖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8%, 覆盖区域的GDP约占全球的42%,覆盖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6。

图 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一览

12.pn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

注:蓝色表示正在实施,绿色表示计划实施,浅绿色表示正在考虑,

其中中国已于2021年1月启动全国碳排放市场

碳市场的全球扩展

13.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纵轴表示碳排放量全球占比

表 全球主要碳交易所和碳金融工具

14.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3 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是基于《公约》及《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公约》及《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放,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 “碳汇交易”。

3.4 气候信贷

气候信贷市场通过信贷等方式,实现资金在供需者之间的调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发展低碳能源产业等朝阳产业,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而信贷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则起着集聚巨额资金、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图 国内外银行部分气候融资信贷产品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5 低碳理财产品

低碳理财产品是指将低碳理念融合到理财产品中所形成的新型理财产品。目前主要的低碳理财产品,其低碳性一般通过如下几方面体现: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环保概念股票挂钩,与气候交易所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挂钩,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环保指数挂钩。中国低碳理财产品已经有多家银行发行了相关产品,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的作用。

3.6 证券市场气候金融产品

证券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和碳达峰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主要有证券市场气候主题指数、气候基金和ETF、气候绿色债券、绿色房地产REITs、绿色基础设施基金等。

表 证券市场的部分气候金融产品

17.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7 气候保险金融

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灾害和未来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的特征,保险作为气候风险管理市场,通过先进的分析测算工具检测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也是最早介入气候金融和气候金融产品最丰富市场之一。

表 气候保险工具

18.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8 碳期货

碳期货是以碳买卖市场的交易经验为基础,应对市场风险而衍生的碳期货商品,标的物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碳金融衍生产品,对碳金融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碳期货的品种主要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定期合约,联合国CDM体系定期合约,美国定期合约以及新西兰定期合约。除此之外,碳排放的衍生品还有多种合成远期合约。

图 碳远期合约价格

19.jpg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 年 EU ETS 交易额高达 1185 亿美元,占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的 82%,而期货交易又以 73% 的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碳现货交易占比下降的趋势越来越 突出,2014年 9 月到 2015 年 9 月,EU ETS 每日成交的碳配额期货与现货交易量之比绝大部分在 20-60 倍之间;而以其间一年的总成交量做对比,期货交易量是现货交易量的 30 倍有余。EU ETS 的发展显示,尽管现货交易始终是碳市场发展的基石,但金融化交易工具尤其是碳期货的引入,对于碳市场的成长则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3.9 碳期权

碳期权交易是一种买卖碳期权合约权利的交易。碳期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便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选择权,而不必承担义务;碳期权的卖方在收取买方的期权金之后,在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时间内,只要期权买方要求执行期权,期权卖方必须按照事先确定的执行价格向买方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碳期货合约。卖出期权合约的一方称期权卖方,卖出期权未平仓者称为期权空头;买人期权合约的一方称期权买方,买人期权未平仓者称为期权多头。

表 部分碳期权产品

20.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10 碳币

碳币(Carbon Emission Trade Coin)简称CT,于2014年3月6日发布。是一款基于vertcoin算法改进,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自动矿池和ASIC专用矿机带来的伤害的虚拟币,更新的算法,更加公平的采集和贸易环境,将会开拓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开发团队专注于将虚拟币与环保公益相结合,让更多的虚拟币玩家接触环保公益,让更多的企业、个人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环保公益。利用虚拟币的独特优势弥补碳排放交易所的缺点,更加利于公益团体的宣传、集资、交流。

碳币是世界金融的新主力,它的发行理念是创造一种低碳环保的全球性应用币,碳排放交易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意味著碳排放交易是可以通过商品销售一样的进行交易。在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目标模式的未来,新的能源崛起将超越以往的单一能源主导的旧模式,而代之以一系列以低碳为特征的新能源组合,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协同崛起。由于在全球没有一个大众联网性质的碳排放交易所,因此利用虚拟币的全球流通性这一特点,以碳排放贸易为主题的CT碳币诞生。

环保公益组织大多面临资金短缺、大众认知度低的尴尬局面。而虚拟币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产物被全球网络爱好者广泛接受,环境保护这一全球性难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开发团队将虚拟币与环保公益结合在一起使广大环保爱好者、有志之士能够有一个好的集资、分享、交流平台。总量设计为920亿正是为了更好地流通。团队希望将CT打造成类似狗币的大众币,狗币因其独特的美国小费文化而兴起。环保公益这一主题是全人类的关注焦点,也易于被大众接受、认可。

碳币是由国内外的环保爱好者与虚拟币爱好者基于环保现状而共同致力开发的,分为国内、国外两个部分。国内团队总部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碧户轩,团队成员是一群真正致力于环保宣传与虚拟币应用相结合的各阶层人士。

3.11 碳定价技术

碳排放权的定价问题是碳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也是碳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如果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的投机行为,从而会引起碳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影响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碳排放量大国,在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的当下,我国要想在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人类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争取到定价的自主权来维护我国的民族利益,所以对碳金融资产的定价研究更加重要。与此同时,碳金融将会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升级繁荣的催化剂,成为全球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

碳定价技术按照不同碳金融资产分别有不同定价机制和模型。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等,主要对碳排放现货、碳排放期货期权、碳排放结构性产品等金融产品进行定价。

3.12 行业发展和风险管理

3.12.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碳金融市场可以体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和价值,通过碳定价为遏制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碳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驱动因素:

(1) 政策因素

政策是决定碳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

a. 行业政策影响供需关系。行业政策是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政府对ETS覆盖范围、控排门槛、配额分配方式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调整,不但直接决定着控排主体的范围,更直接影响着碳市场的供需关系及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b. 金融政策决定市场规模与效率。EU ETS的发展历程表明,碳金融产品尤其是碳期货的推出与否,直接决定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在交易规模方面碳期货是碳现货的30倍,这种规模放大效应是无与伦比的。此外,各种碳交易工具与碳融资工具的推出,也会直接提升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

(2) 经济因素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发展阶段和景气程度,也会对碳金融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3) 环境因素

a. 宏观层面:长时间、大范围持续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和雾霾等,都会迫使政府和公众正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且倒逼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行动,这些都会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社会氛围。

b. 微观层面:极端天气事件等环境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日常决策和行为,从而影响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量,进而影响碳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碳价。

图 碳金融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

21.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12.2 气候金融市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气候金融市场主要风险如下:

表 气候金融市场风险分类

22.jpg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关于碳排放交易市场,还存在以下风险:

(1) 国内碳排放权市场建设推进速度不及预期,自愿减排市场重启时间不及预期;

(2) 配额宽松风险:碳配额分配量过于宽松,对于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约束,从而导致市场对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缺乏有效需求;

(3) CCER过量风险:自愿减排项目核准速度过快, 导致CCER供给过剩。

原标题:气候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工具体系概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金融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