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即将迈入正式启动阶段,关于碳中和政策工具的讨论也几乎到了言必称碳市场的程度,似乎碳市场已经成为了制定碳中和政策时的必然选择。事实上,这样一个看似无需讨论的议题,可能隐含着几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把不同行业纳入同一个碳市场是否合适?碳排放权被投入到不同的生产活动中,是否应该被要求面对同一个碳价?碳市场之外,是否还有类似或者不同的碳中和政策工具值得选择?本文基于绿色溢价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合纳入碳市场的主要是电力、钢铁两个行业,交通运输、化工、建材行业可能更适合碳税的碳定价机制;相比于理论上碳的社会成本折现,绿色溢价下的平价碳成本可能更适合作为现实中制定碳价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碳中和;碳市场;碳税;绿色溢价
一怎样理解碳成本
(一)碳价概念界定
在理论、政策以及日常语境中,存在着多个相似但不同的碳价概念。这些概念在各自的语境下内涵是清晰的,但当进行跨语境的探讨时,尤其是探讨碳定价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歧义。为此,世界银行曾经对这些不同的概念做出过区分和界定。就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而言,主要需区分理论碳价和显性碳价。其中,理论碳价是指Nordhaus所称碳的各期社会成本的折现值;显性碳价则对应着碳市场中交易决定的碳价,以及碳税税率。
由于理论碳价通常被认为是制定显性碳价的重要基础,因此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伊始便于2021年1月20日宣布,将会借鉴Nordhaus等人的模型来测算理论碳价。不过,他对理论碳价的具体措辞是“SocialCost of Carbon”,以直观表达理论碳价与显性碳价之间的关系。下文中,将采用“碳的社会成本”来表示理论碳价,并简称为碳成本,显性碳价相应简称为碳价。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测算碳成本,奥巴马政府曾于2010年对碳成本进行过测算,当时的结果折现到2020年大约是26美元/吨碳,2016年更新计算后的碳成本为42美元/吨碳。2017年,刚上任不久的特朗普再次更新了碳成本的计算,结果显示美国碳成本仅有不到7美元/吨碳。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减排的美国决策者,都是通过碳成本的测算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映了在主流认知框架下,碳成本对于碳价制定的重要意义。由于碳定价又被看作是最重要的碳中和政策工具,因而碳成本的测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整个碳中和政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然而,对于这个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不但决策层没有一致的看法,学者之间的分歧也很大。例如,著名的气候经济学家Nordhaus测算的碳成本大约是37美元/吨碳(2020年),而被Nordhaus在碳成本测算方面重点批判的另一位经济学家Stern,他的方法对应的碳成本大约是266美元/吨碳。本文基于绿色溢价测算的中国平价碳成本约为377元人民币(约58美元)/吨碳。同样一个碳排放,不同方法测算的碳成本差异很大,可见以此为基础计算碳价存在不小难度(见图1、图2)。
(二)外部性与社会净成本
不同行业的碳成本是否不一样?按照当前的主流测算方法,同一个经济体内部只有一个碳成本。由于碳成本是碳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一个不考虑行业差异的统一碳成本测算,似乎已经对于现实碳定价逻辑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同一碳成本意味着同一碳价。例如,截至2020年,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欧盟EUETS已经覆盖了电力、交通运输等14个行业,同一个市场中这些行业面临同一个碳价。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将启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在当前主要覆盖了电力行业,未来还将会覆盖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排放行业,似乎也意味着这些不同的行业纳入统一市场后将会面临同一个碳价。
问题是,主流碳成本测算隐含的同一碳价思路是否合适?庇古最初的论述对于思考这个问题依然有借鉴意义。庇古实际上讨论的不是社会成本,而是作为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之差的社会净成本。另外一位对外部性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科斯,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一文中,虽然质疑了庇古税的可行性,但他思考外部性的角度依旧是出自社会净成本的概念。
由于存在社会成本和社会净成本的差异,对于统一碳价的碳定价思路似乎应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或者说,如果将碳价视作一种对碳排放的惩罚措施,是否意味着对于不同行业产生的碳排放应该采取不同程度的惩罚?假如一个比特币挖矿者通过燃烧煤炭的方式去支撑挖矿的能源消耗,相比大量民众在冬天通过燃煤来御寒,这两种行为都会产生碳排放,是否应该适用于同样的惩罚措施,是否都纳入统一碳市场中承受同样的碳价?如果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看,同样一单位的碳排放,无论是御寒产生的,还是比特币挖矿产生的,都对社会造成了同样的伤害,似乎应该适用同样的惩罚。但是,耗费大量碳排放权去“挖”一种本可以轻松印刷出来的“货币”,与耗费大量排放权去挽救严寒威胁下的生命,这两种碳排放权消耗造成的社会收益明显是不一样的,也不应该受到同样的惩罚。
这样一种基于社会净成本,而非社会成本角度的碳成本分析,拓展到更一般的意义上,意味着对于社会收益不同的行业而言,也应该适用不同的碳价水平,进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对于社会净成本不一样的行业而言,去计算一个同样的碳成本可能是不太合适的。随之而来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对于现实的碳定价而言,把社会净成本不同的行业纳入到一个统一碳市场、去承受同一个交易出来的碳价,或者说对社会净成本不同的行业制定同一个碳税税率是否合适?本文将结合绿色溢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二绿色溢价与碳定价机制的选择
基于社会净成本角度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摆脱上述主流碳成本测算可能产生的误导。不过,无论是基于社会成本,还是社会净成本,本质上都是一种理论上可行、现实中计算难度很大、误差也可能很大的概念。
基于社会成本去计算同一碳成本尚且如此困难,如果从社会净成本的角度去测算各行各业的差别碳成本,由此产生的相关内涵界定争议与不确定性,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和资源消耗,可能比计算统一碳成本更大。但是,如果不考虑计算难度,仅考虑合理性的话,前文关于社会净成本的分析表明,确实应该为不同行业计算不同的碳成本。因此,有必要在碳成本测算的理论方法之外,换一个思路去思考如何更可行的测算差别化碳成本、进而推动差别化碳定价的现实问题。
目前看,绿色溢价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绿色溢价的分析思路,并不是来自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成本,而是来自于当前行业有排技术和零排技术之间的成本差异,本质上是一种平价碳成本,即需要排放者为碳排放付出的额外成本,以确保排放者生产成本与碳中和技术下的生产成本相等。对比来看,目前主流的碳成本计算可以看成是一种由远及近的理论测算方法,是将碳排放的未来伤害折现到当下;绿色溢价反映的是一种由近及远的问题解决思路,强调通过促进当前碳中和技术的发展来解决未来的碳排放问题。
因此,基于现实的绿色溢价,比基于理论的主流碳成本,似乎具有更优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绿色溢价可以体现出社会净成本角度下差别碳成本、进而体现出差别碳价的政策含义。接下来,将主要基于绿色溢价的分析框架,去探讨有关如何实现碳定价的问题。
(一)碳税与碳市场的比较
作为两种基本的碳定价机制,碳税和碳市场的理论渊源分别来自庇古和科斯。庇古和科斯对于外部性问题的思考虽然都有社会净成本的角度,但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净成本的内部化,两者的看法并不一致。庇古的方法是庇古税,科斯认为庇古税是一种难以实现的设想,因为很难知道合适的税率究竟应该定多少,他主张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通过市场自由交易对外部性定价。
实践中,截至2019年,全球计划实施和正在实施中的碳交易机制为31个、碳税机制为30个,约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2%;其中,征收碳税的代表性国家主要有北欧的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见图3);目前最大的碳市场是EU ETS(见图4),较有代表性的碳交易机制还有美国的RGGI。对于这两种定价机制,本文将主要从减排效果、交易成本、公共收入的使用三个维度去分析两种机制的异同,最终结合绿色溢价去探讨两种定价机制对于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1.相对于碳税,碳交易的减排效果更确定
由于增加了碳排放的成本,因此无论是碳税还是碳交易,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但从机制运行的内在逻辑上看,两者有一些内在差别。碳税本质上是一个事先确定的固定碳价,市场主体因此可以对减排技术研发、投资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预期,这有利于促进创新,但将不确定性留给了能否有效降低排放量。
因为只要增加一单位碳排放的收益能够覆盖碳税成本,那么企业还会持续增加碳排放。最终是否能够实现碳排放量的绝对下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1981—2008年间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减排的实证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与不征收碳税的基准情形相比,碳税大约会降低2.8~4.9%的排放量(见表1)。与此同时,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北欧四国施行碳税后的排放绝对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降态势,或者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加入碳市场之后的降幅(见图5)。
与碳税的总量约束乏力相比,碳交易的总量控制机制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碳排放量的上限是提前设定好的,即便是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最终的碳排放也难以显著超越事先确定的上限。因此,碳市场与碳税一大不同在于,它给出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碳排放量下降路线。以欧盟为例,1990-2019年欧盟GDP增长60%的同时,碳市场覆盖单位的实际排放量基本上没有突破设定的排放总量限额(见图6)。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覆盖了美国东北区域10个州的RGGI市场(见图7)。中国方面,对2010—2016年碳交易试点前后地级市碳排放强度的研究表明,在排除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后,2013年下半年推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对试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作用(见图8)。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11月14日,中国华电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协办并参加COP29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主题边会活动,华电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曹海东出席。本场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安排,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各种举措和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碳定价是关键举措之一。VirtualCapitalist网站发表信息图,描绘了世界各地的70个碳交易或碳税举措。首先,让我们看看不同类型的碳定价体系:碳税与ETS从广义上讲,碳定价让排放产生的企业在减少碳排放和支付碳排放之间做出选择。提供这
当地时间7月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80)上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简称战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如果要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航运业将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它占据全球排放的近3%。本次战略制定了多个中期减排措施及核查指标,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逐渐达成碳排放减排的共识。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的签订进一步体现各国对降低碳排放的决心。近年来,一些经济体尤其是欧盟对于碳排放控制的措施已经由某些单一领域逐步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2022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草案,同月,美国国会参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2月20日,在2022绿色发展峰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适时稳步推出碳税,要把握好时间、范围和强度,不能因为碳税而挫伤能源行业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实行碳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为了促进减碳减排,所以征收的同时需要
在欧盟以防止“碳泄漏”为名建立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之时,美国也在推动制定美国版碳边境调节机制。不同国别、地区之间建立与国内碳市场基本衔接的碳关税,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全球性的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与欧盟相比,美国版碳关税仍处于构想阶段,基本框架来自于《清洁竞争法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6日,日本政府提出了引入“碳定价(CP)”的基本构想方案,通过对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价和收费促进减排。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引入后的一定时期内将采取低收费,之后逐步上调。将发行“GX经济转型债(暂定名)”,把CP的收入用作偿还的财源。计划把筹措的资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7日,马来西亚毕马威(KPMG)税务主管苏连生(SohLianSeng)在声明中表示,尽管还未宣布政策具体的实施日期,但马来西亚政府正在评估碳定价机制。许多发达国家现已开始征收碳排放税,它将成为政府税收的一个新来源,这无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将助力马来西亚实现2050
据《曼谷邮报》9月12日报道,泰国将引入碳税,以适应全球碳监管趋势。泰国税务局局长EknitiNitithanprapas表示,因应欧盟国家从2026年起对一些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碳边境税的计划,泰国正在考虑引入碳税政策,从而为泰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争取关税减免建立谈判资本。Ekniti解释说,引入碳税也有助于税务
关于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以下简称CBAM)的讨论由来已久,但迄今并未被真正付诸实施。3月15日,欧盟理事会宣布,欧盟CBAM获得通过,表明欧盟在CBAM问题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欧盟很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实施CBAM的地区。作为《欧洲绿色协议》计划的一部分,该机制是指严格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印尼政府近期表示将在年底前征收碳税,这是该国实现碳中和的初步措施,印度尼西亚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对排放征税的发展中国家。官员们此前曾表示,最初将对燃煤电厂征收每吨二氧化碳当量30,000盾(2.01美元)的税。折合人民币大约13.8元。据了解,近期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大致在50~60
据外媒报道,世界最大产镍国印度尼西亚希望在国内发展这种动力电池用金属冶炼业,今年有可能征收镍出口税。2022年初,印尼政府透露正在研究对镍铁征收累进税。全球电动汽车加快普及刺激包括镍、锂和钴在内的电池金属需求增长。镍过去常用来生产不锈钢,虽然镍价上涨已经使印尼政府受益,但该国政府希望
5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面向全球碳定价趋势的我国碳定价政策体系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招标,本项目旨在分析全球碳定价机制对我国产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影响,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定价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碳衍生品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绿电绿证机制、推动国际互认和实现碳成本抵扣,有效应对全球碳
今年8月,由上海重塑能源发起的全球首单氢燃料碳减排项目开发及减排量预售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是按照目前全球最高标准开发的首单氢能领域碳减排项目,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也将通过VCS机制进入全球市场,用于企业开展碳抵消工作。至此,从2021年方法学启动开发,到2023年3月方法学备案,再到如今氢燃料车碳
自2017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项目受理申请暂停以来,我国碳交易体系主要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为主。暂别5年后,生态环境部透露重启CCER信号,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CCER重启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作用?方法学编制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交易前景规模如何?碳
2023年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以下简称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副司长逯世泽,环境规划院院长院士王金南、副院长严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其功,清华大学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为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上海市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宣言,摘要如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摘要)十四年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首次聚首。作为全球大型经济体,二十国集团成员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承担集体责任、采取合作举措,以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
按照计划,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欧盟碳关税”)将在2022年年底前结束谈判,2023年开始实施;2023~2026年是碳关税实施的过渡期;2027年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随着2023年的临近,欧盟碳关税也越来越近。自从今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版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方案,现在就差“三方会谈”
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到2摄氏度来避免气候灾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定价作为其缓解战略的核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COP27气候峰会上,关于新兴经济体的气候融资和碳定价问题,受到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OP27峰会间隙对媒体表示,要想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6日,日本政府提出了引入“碳定价(CP)”的基本构想方案,通过对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价和收费促进减排。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引入后的一定时期内将采取低收费,之后逐步上调。将发行“GX经济转型债(暂定名)”,把CP的收入用作偿还的财源。计划把筹措的资
9月2日,美国宣布,从2024年起正式向甲烷排放收费,这是基于美国迄今规模最大气候法案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个全国性的温室气体排放税。然而,业界普遍质疑,这个被称为“甲烷税”的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最高费用可达1500美元/吨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将从2024年开始对油井、管道
中经智库13日发布智库报告《钢铁业宜五方面着手应对欧盟“碳关税”政策》(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6月,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下简称“碳关税”)的提案修正案文本,意味着欧盟“碳关税”政策成型。这是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也是全球贸易规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