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碳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进入倒计时。目前,碳价受到政策发放碳配额总量、经济体降碳力度、参与主体、惩罚力度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期来看,碳价将逐步提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低碳技术革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视为碳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与基础。通过打造“碳交易现货市场-碳交易衍生品市场-碳资产金融产品”的多层次机构,将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碳定价可以将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将碳排放造成的社会成本转为排放主体的成本,是较行政指令或公益要求更加直接、有效的经济驱动手段。碳交易作为碳定价的一种机制,以市场化方式确定碳价格,引入市场资源推动低碳技术与产品的投资、创新与应用,最终实现社会整体低碳绿色转型。
一、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
(一)碳定价与碳交易
根据世界银行定义,碳定价是对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与明确定价的机制,基于确定的碳价格,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将部分碳排放产生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低碳技术、产品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碳交易市场是碳定价的机制之一,即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的市场。碳交易市场遵循“总量控制-交易”的原则,政府确定稳定或逐步降低的碳排放总额,并分配给各排放主体碳排放配额。各排放主体实际碳排放量须低于配额,否则将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碳配额价格得以确定。
在碳交易市场上,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将额外的碳配额出售给减排成本高、碳配额不足的企业。碳交易机制下,“降碳”直接影响各排放主体的收益与成本,而拥有明确定价、可交易的碳配额将成为一种资产,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碳市场中,最终实现以经济高效的推动整体降碳目标的实现。
(二)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报告,截至2020年4月,全球共实施或计划实施61项碳定价政策,其中碳排放交易政策31个,包括欧盟、中国、韩国、美国加州等国家与地区。其中,欧盟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在碳交易体系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市场规模达到1690亿欧元左右,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87%。自2005年成立以来,欧盟碳市场已经历三个阶段,目前处于第四阶段,呈现出政策趋严、行业与温室气体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碳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等趋势。
我国碳排放交易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参与国际CDM项目为主,第二阶段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第三阶段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第一阶段为2005年至2011年,我国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CDM机制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实施减排项目,发达国家获得核证减排量以抵减并履行自身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与技术。
第二阶段是2013年至2020年,为碳交易试点时期。试点市场由碳排放配额交易试点市场与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CCER)市场组成。CCER 是指由发改委审定,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主要是通过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量,或是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可与排放配额等量兑换以抵消超排部分,抵消比率一般不高于年度配额或排放量的5%或10%。2011年,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七个省市地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2012年 6月发改委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CCER审定与核准作出规定;2013年起七大试点地区碳市场陆续启动;2016年福建作为首个非试点市场启动;2017年由于存在交易量较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发改委暂停CCER。碳市场试点时期,整体碳交易规模有限,碳交易价格相对较低,但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
第三阶段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2014年,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建议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总体框架。2017年,发改委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确定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开启全国碳市场建设。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 之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相关文件陆续出台。
2020年12月,《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发电行业)》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覆盖226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框架性文件。文件规定,一是交易主体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重点排放单位;二是碳排放配额当前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三是交易标的为碳排放配额,适时引入其他交易产品;四是交易主体为重点排放企业、符合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可采用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其他符合规定的交易方式;五是纳入全国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纳入地方碳排放试点市场,地方试点市场可能将短期存在,逐步退出;六是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但比例不得超过配额的5%,CCER预期将重启。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项文件,进一步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管理规则体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采用创新型的“双城”模式,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负责交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注册登记,预期于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进入倒计时。
二、碳交易定价影响因素的探讨
(一)碳交易定价的影响因素
碳交易机制下,碳排放配额作为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其价格直接受供需的影响。但同时,政府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与碳排放相关的产业政策、碳交易相关的制度设计,都将直接对碳排放权价格产生巨大影响。根据《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碳价影响因素中,政策因素占75%,市场因素占25%,政策因素汇总配额分配量与价格调控为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因素中供求关系变化波动为主要影响因子。
在简化的碳交易市场上,供给方为具有低降碳成本,实际碳排放量小于分配得到的碳排放配额的排放企业,而需求方为降碳成本较高,碳排放配额不足以覆盖实际碳排放量的企业,双方通过衡量降碳成本与碳排放配额交易成本,在市场进上行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但在实际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供需双方的决定。以下仅就部分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一是政府发放的碳配额总量。参考借鉴欧盟市场,在第一阶段时发放的配额超过需求,且配额在第一、第二阶段不能结转,导致过期配额价值为零,碳价出现骤降。随着政策趋严与逐步完善,碳配额总量低价速度加快,降低乃至取消递交机制,完善碳配额储备与预存机制等,均为在合理调控市场上流通的碳配额总量,以此调控价格,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欧盟碳配额价格实现增长。
二是经济体降碳力度。碳市场所在经济体整体降碳目标的调整将影响各排放主体对于所分配配额的预期,增加碳配额购买的需求,逐步收紧的减排目标与更有力的降碳政策都将对碳排放额价格产生影响。
三是新的参与主体加入市场。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十四五”期间预计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个重点排放行业。个人投资者和非重点排放企业的投资机构在碳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暂不参与交易,未来将会逐步纳入。新行业与新投资者的加入将对原有市场供需以及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市场价格。
四是惩罚机制。根据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碳均价,北京、上海、深圳碳均价较高,主要原因为上述区域对于碳排放量大于碳排放配额的企业惩罚力度较大,对于未履约企业超额排放量处于前6个月市场均价3-5倍罚款,高额罚款增加了企业违约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上购买碳配额的需求。
五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事件的爆发,将对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从而降低产业整体实际碳排放量,影响碳市场价格。
此外,各行业低碳转型速度、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度、具体的交易制度、碳交易衍生品市场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对于碳交易价格造成影响。
(二)我国碳交易价格回顾与趋势
根据中国碳交易网数据,自2013年6月17日碳市场交易开启至2021年5月31日,试点市场线上碳交易总量为2.41亿吨,成交总额为58.66亿元。试点期间深圳市场曾达到122.97元的历史最高价格,而从长期来看,价格基本保持在20-40元区间。对比欧盟碳排放市场,2021年5月欧美碳排放配额平均价格达到52.14欧元,价格差距较大。碳配额价格较低,导致对于低排放企业的激励作用于高排放企业的约束作用不足,区域试点的碳交易市场的实际效用发挥受限。
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后,预计短期内碳价增长幅度仍有限。市场建设初期以由区域市场向全国统一市场平稳过渡、市场顺利运行为主要目标。配额发放为免费发放为主,预计总配额额度相对宽松,供需缺口较小,碳价提升空间有限。此外,我国电力价格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力行业企业难以将碳排放成本向下游转移,因此无法承担过高的成本。但随着市场发展,为发挥碳市场推动降碳的功能,长期免费配额将逐步向拍卖分配配额转变,总配额逐步收紧,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高能耗行业范围扩大,碳价格将逐步提高,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低碳绿色技术革新。
三、碳交易市场下的碳金融发展的探讨
碳金融是服务于降低碳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与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与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由于我国此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主要围绕传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满足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因此,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视为碳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与基础。
金融机构在碳交易市场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包括作为中介机构,提供多种交易服务,或直接参与碳交易,作为做市商或投资碳配额获利,以及提供碳交易衍生品、开展碳交易市场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最终增加碳交易市场交易量与流动性,提升交易效率。参考欧盟市场,在第一阶段45%的交易量为金融机构贡献。
以碳交易现货市场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市场,探索碳远期、掉期、期货、期权等多种金融工具,丰富碳交易市场结构与交易手段。衍生品市场可以提供风险控制手段,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我国形成碳定价机制。
以明确定价的碳配额作为基础资产,可以创新多种碳金融产品,包括碳资产抵押融资、碳资产回购融资、碳债券、碳配额托管、碳基金等等,金融业可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经济低碳发展中,引导更大规模的资金进入低碳产业转型领域,满足企业的多种金融需求。通过打造“碳交易现货市场-碳交易衍生品市场-碳资产金融产品”的多层次机构,将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2024年11月4日,中国华电率先完成全国首笔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揭开了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期履约清缴帷幕,彰显了中国华电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责任担当。随着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的印发,中国华电快速响应,立即组织召开
2024年10月30日,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暨澳门碳中和研究院开业典礼在澳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吕玉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
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市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丛薇、邵建华、须文曦均供
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政策法规持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行业扩容有序推进,交易渐趋活跃,促进纳入行业碳减排效果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来源:作者祝一凡、张新帅、汤斌均供职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均为首批纳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首批CCER项目结束公示。截止到11月5日,有43个项目结束公示,其中有19个项目进入未申请状态,需要审定机构上传审定附件,进程停滞;有23个项目进入“待国家管理员审核”阶段,可进入下一阶段。除了已结束公示的首批项目外,目前还有4个项目正在公示中,包
10月28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正式开幕。本次论坛上隆重举行了深圳绿色交易所的揭牌仪式,在吴筠、李水生、许云飞、梁敏华、张玉庆、洪建武、赖高宇的见证下,深圳绿色交易所正式揭牌,标志着深圳绿色交易所在支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圳样本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展望未来,深圳
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政策法规持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行业扩容有序推进,交易渐趋活跃,促进纳入行业碳减排效果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来源:作者祝一凡、张新帅、汤斌均供职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均为首批纳
为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绿色低碳领域走深走实、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签订《碳普惠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兄弟城市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专业机构围绕碳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发改环资〔2024〕1479号,以下简称《方案》),系统部署了从当前到“十五五”期间碳排放核算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系统提升各层
加快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落实主体减排责任、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降低行业减排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三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日
为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强制碳市场)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配额分配相关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配额方案》),此次《配额方案》
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图解:供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全文点击:《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编制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全文如下: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发布欧盟碳排放市场(EUETS)报告,主要分析了2023年欧盟碳市场的表现,涵盖了价格与波动性、拍卖市场、二级市场交易以及衍生品市场持仓情况。(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2023年欧盟碳排放配额(EUA)价格下降,波动性较低。拍卖市场参与度增加,但集中
5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面向全球碳定价趋势的我国碳定价政策体系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招标,本项目旨在分析全球碳定价机制对我国产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影响,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定价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碳衍生品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绿电绿证机制、推动国际互认和实现碳成本抵扣,有效应对全球碳
今年8月,由上海重塑能源发起的全球首单氢燃料碳减排项目开发及减排量预售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是按照目前全球最高标准开发的首单氢能领域碳减排项目,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也将通过VCS机制进入全球市场,用于企业开展碳抵消工作。至此,从2021年方法学启动开发,到2023年3月方法学备案,再到如今氢燃料车碳
自2017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项目受理申请暂停以来,我国碳交易体系主要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为主。暂别5年后,生态环境部透露重启CCER信号,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CCER重启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作用?方法学编制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交易前景规模如何?碳
2023年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以下简称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副司长逯世泽,环境规划院院长院士王金南、副院长严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其功,清华大学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为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上海市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宣言,摘要如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摘要)十四年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首次聚首。作为全球大型经济体,二十国集团成员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承担集体责任、采取合作举措,以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
按照计划,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欧盟碳关税”)将在2022年年底前结束谈判,2023年开始实施;2023~2026年是碳关税实施的过渡期;2027年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随着2023年的临近,欧盟碳关税也越来越近。自从今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版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方案,现在就差“三方会谈”
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到2摄氏度来避免气候灾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定价作为其缓解战略的核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COP27气候峰会上,关于新兴经济体的气候融资和碳定价问题,受到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OP27峰会间隙对媒体表示,要想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6日,日本政府提出了引入“碳定价(CP)”的基本构想方案,通过对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价和收费促进减排。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引入后的一定时期内将采取低收费,之后逐步上调。将发行“GX经济转型债(暂定名)”,把CP的收入用作偿还的财源。计划把筹措的资
9月2日,美国宣布,从2024年起正式向甲烷排放收费,这是基于美国迄今规模最大气候法案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个全国性的温室气体排放税。然而,业界普遍质疑,这个被称为“甲烷税”的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最高费用可达1500美元/吨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将从2024年开始对油井、管道
中经智库13日发布智库报告《钢铁业宜五方面着手应对欧盟“碳关税”政策》(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6月,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下简称“碳关税”)的提案修正案文本,意味着欧盟“碳关税”政策成型。这是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也是全球贸易规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