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海绵城市评论正文

权威解读:郑州严重内涝为哪般?

2021-07-24 09:30来源:国是直通车作者:庞无忌 雷晓琳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内涝防治郑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8年提出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老百姓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在过去4天里,河南省遭遇罕见暴雨。截至22日4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33人死亡,300.4万人受灾。

暴雨造成郑州等城市严重积水、内涝。多趟火车、公交被困,地铁遭灌水,街头多处可见汽车被冲走。由于暴雨雨水倒灌,郑州地铁5号线上演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从福州开往洛阳的K31次列车上的乘客被困超40小时。

近年来,雨后城市“看海”的情形屡见不鲜,有的地方甚至“逢雨必涝”。如何解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欠账”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其中,“会呼吸、有弹性”的海绵城市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这不是普通内涝

什么是内涝?中规院(北京)公司生态院院长王家卓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无法排出,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

内涝的成因比较复杂。王家卓指出,一方面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山水等保护不当。比如:未充分重视河湖水系的保护,没有给水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一些城市选址不当,在低洼的地方开发建设也会加剧城市内涝。

另一方面,它与发展阶段有关。我国大部分城市原先内涝防治的标准不高,难以抵挡50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过去我国着重解决的是吃饱穿暖问题,关心的是“有没有”。而现在,我国进入补短板和还欠账的阶段,需要提高设施标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同样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也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比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但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王家卓说,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很多马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

贾海峰也认为,郑州此次积水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是极端事件造成的内涝,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该不该“背锅”?

在多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后,为何此次郑州的内涝仍然十分严重?

王家卓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是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形象来说,我们设计了一个能通过总重量50吨的桥,这个桥还没建成,这时候来了一辆重达200吨的卡车,把桥压塌了,我们能不能得出这个桥不行,桥没有用的结论呢?

贾海峰也表示,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辰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河南省包括郑州市此次积水严重是因为遭遇了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如何化解极端气候带来灾害,无论在中国还是国际上都还是个难题。

近期德国遭遇大暴雨,给北威州和莱法州造成巨大的灾难,德国国内已经有上百人因为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而丧生。

张辰指出,无论是海绵城市还是排水管、内涝防治的建设等,都有一个标准,当降雨量远远地超过了这些设计标准时,这些基础设施怎么可能承担住这样的压力?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能做什么?

今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王家卓解释说,这4个阶段可以说是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

——源头减排主要针对中小降雨,比如降水量在每天20-30毫米以下时,通过透水砖、下沉绿地等对这部分降雨进行就地消纳。

——当降雨量在30毫米/日,到30-50毫米/小时的时候,接力棒要交给管网排放了,因为雨已经比较大了,可能达到2年一遇,甚至5年一遇的水平,这个时候源头减排设施就解决不了了。

——当降雨量达到每小时50-70毫米时,排水就往往就需要通过泵站、调蓄等设施来应对,所以这个阶段叫蓄排并举。

——最后,当降雨量超过每小时70-80毫米的时候,一般就要进入超标应急阶段了,因为已是极端事件,超出了工程设防的水平。从经济角度来讲,工程设防不可能无限高,所以当超出工程设防标准时,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比如:封路、公交停运等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此次河南省的暴雨已经进入超标应急阶段。据中国气象局披露,17日8时至21日6时,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141毫米、郑州市平均降水量452.6毫米。过去,郑州全年平均降水量仅641毫米,相当于不到4天时间,郑州就下了过去近一年的雨量。

短时强降雨给排水系统带来极大压力。郑州、开封等多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时—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1小时降雨92毫米已经达到了百年一遇大暴雨的水平,王家卓解释说,这次降雨远远超出百年一遇的标准,周围的河湖水体也满了,想排也没有地方排,已经不是排水系统能解决的了。

城市内涝如何治理?

针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内涝,王家卓表示,极端天气我们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首先,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还要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补齐历史发展中遗留的欠账和短板。

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王家卓表示,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才能减缓灾害。

贾海峰则认为,应该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才能在碰到类似的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内涝防治查看更多>郑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