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式中:Sk是灵敏度系数;xk是输入模型的第k个参数;xk是输入模型的第k个参数的变化量;是参数变化时,模型输出结果;是参数为xk时模型输出结果;n是区域观测井的数量.灵敏度系数越大,说明该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越大.式2中符号单位根据具体分析参数而定.
1.2 克里格方法
克里格方法是地统计学的一种插值方法.近些年来,克里格方法被延伸为一种建立替代模型的方法,被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16-17].克里格方法的原理如下:
式中:qk为待定参数;和分别是第i和第j个样本的k维取值.
b基函数的待定参数,可以通过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可以求得:
1.3 蒙特卡罗方法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方法.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试验”的方法,统计某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是某个随机变量的一些数字特征,以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估计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者将某些数字特征,作为随机事件的解.
蒙特卡罗方法的实现一般包括以下几步:(1)基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构造易于实现的概率统计模型或者随机过程.(2)确定输入模型的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抽样方法.(3)基于概率统计模型或随机过程,进行多次模拟试验,对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将某一结果的发生频率或者某些数字特征(包括均值和方差、标准差等)作为问题的解.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原理,详见尹增谦等[18]和朱辉等[19]文章.
2 案例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图1 研究区域概况
Fig.1 Overview of the study area
S1和S2分别代表第1和第2个污染源;O1和O7分别代表第1到第7口观测井
本文借鉴文献[4,20]的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区是具有5个参数分区,边界不规则的二维非均质各项同性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流为非稳定流,水流方向由AB边界指向CD边界(图1);AB和CD边界是已知水头边界,水头分别为100 和80m;AC和BD边界为隔水边界;研究区在垂直方向上接受均匀的水量补给,补给率为0.0000864m/d.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见表1.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初始浓度为100mg/L.污染物质迁移的总模拟时间为10a,共有20个模拟期(每6个月为1个模拟期,每月30d).假设污染物质是不经过生物转化或化学变化的保守污染物.污染源的位置已知,在第1个模拟期初至第4个模拟期末,污染物被持续释放到地下水中,在后来的模拟期不再释放污染物质(表2).区域有7口观测井.含水层中5个参数区的分布,观测井和污染源的位置见图1.
表1 含水层参数
Table 1 Aquifer parameters
表2 污染物质在各释放时段的释放强度
Table 2 Contaminant release intensity in each release periods
基于以上的研究案例,本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2.
2.2 数值模拟模型
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模型.描述二维承压含水层系统中非稳态流的地下水水流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如下:
式中:K是渗透系数,m/d;H是水头,m;W是水流模拟模型的源汇项,m/d;ms是贮水率或释水率,m-1;t是时间,d;x代表横向方向,y代表纵向方向(长度单位为m).
图2 技术路线图
Fig.2 Technology Roadmap
图3 水流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water flow
描述溶质运移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如下:
(12)
式中:q是孔隙度,无量纲;C是污染物质浓度,mg/L;ux是横向水流实际平均流速(纵向水流实际平均流速与横向计算方法相同),m/d;D是弥散度,m2/d;R是溶质运移模拟模型的源汇项,mg/d.
图4 污染物质空间分布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contaminant
达西定律可用于计算式12中的ui,如式13所示:
(13)
建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模型后,使用GMS软件中MODFLOW和MT3DMS工具箱来模拟水流和污染物质运移的过程.
与实际问题不同,假想例子没有实际监测数据.所以将真实的污染源特征,输入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正向运行模拟模型得到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作为反向识别污染源特征时的实测数据.水流和污染物质在第1800和3600d的空间分布情况分别见图3和图4.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见图5.
图5 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实测数据
Fig.5 Measured data of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in observation wells
2.3 灵敏度分析
参数不确定性会影响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的输出结果.考虑模型所有参数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又会导致模型过于复杂.因此,应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21],筛选出对模拟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的参数,作为输入模拟模型的随机变量,其它参数作为模拟模型的确定性变量.
筛选随机变量时,首先,将输入模拟模型的参数取均值(表3)输入模型,运行模型,得到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然后,将输入模型的某个参数加减10%,20%,其它参数保持不变.再次运行模型,得到某一参数变化后,对应的观测井污染物质浓度.利用式(2)计算出各参数的灵敏度系数,选择灵敏度系数最大的参数,作为输入模型的随机变量.灵敏度分析结果见图6.
表3 参数服从的概率分布及取值范围
Table 3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value range of parameters
由图6可以看出,灵敏度系数最大的参数是渗透系数.因此,将渗透系数作为输入模型的随机变量,其它参数作为确定性变量,取定值输入模型.根据前人经验[24],渗透系数服从的概率分布见表3.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22-23]对渗透系数在给定范围内抽样600组,每组参数样本具有5个值,分别对应研究区的5个参数分区.同时,利用该方法对污染物质释放强度抽样600组,每组样本具8个值,分别是2个污染源在4个释放时段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使渗透系数和释放强度随机组合,得到600组由渗透系数和释放强度组成的输入样本.
图6 参数灵敏度分析
Fig.6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graph
应用模拟-优化方法识别地下水污染源时,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会作为等式约束连接到优化模型中,求解优化模型时,成百上千次的调用模拟模型,会产生大量的计算负荷,浪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建立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4 建立替代模型
应用克里格方法建立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参考克里格方法的原理,利用MATLAB编写克里格替代模型的训练程序.然后,建立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建立替代模型的步骤如下:
1.将600组输入样本依次输入污染物质运移模拟模型,运行模拟模型,可以得到与600组输入样本一一对应的600组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
2.利用540组输入样本作为替代模型的输入,污染物质的浓度作为替代模型的输出,训练替代模型.
3.将余下的60组输入样本,依次输入替代模型,得到替代模型输出的60组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利用60组替代模型的输出和模拟模型的输出,检验替代模型的精度.
应用确定性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检验替代模型的精度,它们的计算方法见式14和15:
式中:yi是模拟模型输出的第i个时段末的污染物质浓度,mg/L;是替代模型输出的第i个时段末的污染物质浓度,mg/L;是模拟模型输出的各时段末的污染物质浓度均值,mg/L;n是观测样本的总数量.
2.5 建立优化模型
建立替代模型后,需要建立识别地下水污染源特征的非线性优化模型.非线性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3部分.将观测井的污染物质实测浓度与模拟计算浓度拟合(替代模型的输出浓度)最小平方误差和,作为目标函数;将污染物质的释放强度,作为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建立识别地下水污染源特征的非线性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污染源释放强度不等式约束、5个分区渗透系数和地下水溶质运移规律等式约束;优化模型表示如下:
式中:Ki是某个参数分区的渗透系数,m/d;qm是污染物质释放强度,mg/d;是在观测井处污染物质的模拟计算浓度,mg/L;是在观测井处的污染物质实测浓度,mg/L.是替代模型.
利用遗传算法[25]求解某渗透系数组约束下的优化模型,只能得到与该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源识别结果.而研究渗透系数不确定性对污染源识别结果的影响,需要统计多组渗透系数样本影响下的污染源识别结果.因此,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考虑渗透系数不确定性的污染源识别.
2.6 建立推算模型
应用蒙特卡罗的思想,将优化模型作为“试验”发生器,将某渗透系数样本影响下的污染源识别结果,作为某次随机“试验”的结果.通过对成千上万组随机“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考虑渗透系数不确定性对污染源识别结果的影响.
建立优化模型后,再次应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渗透系数抽样90组.将第1组渗透系数,赋值到优化模型中,然后求解优化模型(整个求解过程中,渗透系数一直保持不变),得到与第1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包括S1的4个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值和S2的4个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值).对第2组渗透系数做与第1组渗透系数相同处理,直到第90组渗透系数.这样就依次求解了90个优化模型,获得了90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
但是,仅仅考虑90组渗透系数对污染源识别结果的影响,很难具有代表性.而求解成千上万个优化模型,又会产生海量的计算负荷,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因此提出了应用克里格方法,建立能够描述渗透系数与污染物质释放强度之间关系的推算模型,来推算不同渗透系数取值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将70组渗透系数和与之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分别作为推算模型的输入与输出,训练推算模型.利用余下的20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作为检验数据(每组包括S1的4个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值和S2的4个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值),检验推算模型的精度.推算模型与替代模型的精度评价指标相同.
3 结果与讨论
3.1 替代模型的精度评价
表4 替代模型的R2和MRE
Table 4R2and MRE of surrogate model
图7 7口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拟合
Fig.7 Fitting graph of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of seven observation wells
(a)~(g)分别表示第1到第7口观测井
对基于克里格方法替代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评价.通常情况下,如果替代模型的R2高于0.9,MRE在10%以内,则认为替代模型精度满足研究需要.结合表4和图7,图8可以看出,替代模型与模拟模型输出浓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确定性系数都大于0.99,接近1,替代模型与模拟模型的输出结果拟合程度非常好,替代模型的精度很高,可以代替模拟模型连接到优化模型中.
由图8可知,利用7口观测井浓度数据进行替代模型的精度检验时,出现了个别的异常值,但是异常值的相对误差均未超过4%,在10%以内,可见即使对于异常值,替代模型对模拟模型的拟合程度仍然很高.出现异常值的可能原因是,建立替代模型的训练数据,在个别的输入样本取值及取值领域内覆盖的不够全面,导致替代模型在该输入样本取值处泛化性能欠佳.因此,在获取训练数据时,尽量去覆盖输入样本的取值范围是很有必要的.
图8 7口观测井的污染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箱线图
Fig.8 The relative error box plot of the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of seven observation wells
3.2 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图9 推算模型拟合曲线
Fig.9 Fitting graph of the inference model
应用克里格方法,建立了描述渗透系数与污染物质释放强度之间关系的推算模型.由图9可知, 推算模型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9895,与1非常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4.51%,在10%以内;推算模型的精度很高,可以用来推算任意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
考虑渗透系数不确定性的地下水污染源识别,需要统计成百上千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源识别结果.具体做法是:再次对渗透系数抽样8000组,将其全部输入推算模型,可以得到各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对8000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因为渗透系数不确定性,导致的污染源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
由图10可以看出,受渗透系数不确定性影响,污染源的识别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应用切比雪夫不等式[22]估计不同置信水平对应的污染源识别结果置信区间.由表5可知,不同置信程度对应的置信区间,均包含2个污染源的实际释放强度.随着置信程度增大,置信区间变大,反之则反.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选择相信不同置信程度对应的置信区间,做为污染源特征的识别结果.也可以选择概率密度最大的释放强度作为污染源识别结果(识别结果见表6).
图10 不确定性分析
Fig.10 Uncertainty analysis diagram
(a)~(d)是S1各个释放时段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e)~(h)是S2各个释放时段的污染物质释放强度
表5 不同置信水平对应的污染源识别结果置信区间
Table 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contaminati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confidence levels
由表6可知,识别得到的S1和S2的释放强度与真实的污染源特征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是整体上对污染源的真实特征逼近程度较好.其中,S1第4时段的释放强度,与其真实释放强度差距最大,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2方面:(1)替代模型和推算模型均具有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识别结果的准确性.(2)抽样的过程具有随机性,抽样的样本不一定会完美覆盖到真实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偏离真值,会导致污染源的识别结果偏离污染源特征的真实结果.
求解一个优化模型,进行1000次迭代计算,需要的时间约为0.45h,求解8000个优化模型需要3600h.而建立推算模型需要约40.5h,应用推算模型推算8000组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源特征,仅需要不到1s(瞬间输出).应用推算模型可以节省约99%的计算时间和计算负荷.
表6 概率密度最大的污染源识别结果
Table 6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contamination sources with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density
4 结论
4.1 基于克里格方法建立的替代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确定性系数高于0.99,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将克里格替代模型做为等式约束条件连接到优化模型中,供求解优化模型调用,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大量的负荷和时间.
4.2 应用克里格方法,建立了描述渗透系数与污染物质释放强度之间关系的推算模型.建立的推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确定性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95和4.51%.运用克里格推算模型计算了8000渗透系数影响下的污染源特征,节省了约99%的计算负荷和时间.
4.3 对8000组污染源特征进行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统计得到了置信水平为80%、60%、40%和20%对应的污染源识别结果置信区间;分析出S1在4个释放时段概率密度最大的释放强度分别是74.22×105、53.67×105、40.35×105和16.36 ×105mg/d,S2在4个释放时段概率密度最大的释放强度分别是55.08× 105、50.50×105、39.41×105和21.01×105mg/d,将概率密度最大的释放强度做为污染源识别结果,对污染源的真实特征有较好的逼近程度.
4.4 将模拟-优化方法、灵敏度分析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克里格方法结合,进行考虑渗透系数不确定性的污染源识别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污染源识别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备受关注。北极星对已发布的31个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汇总发现,多地将环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生态环境出现116次,绿色低碳55次,环保出现45次,空气质量36次
1月22日,高能环境公告,近日中标了两个重要项目,中标金额合计超2.6亿元。一方面,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公司中标了“张集煤矿二期工程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EPC)工程总承包”,中标价约为1.87亿元,工期为327日历天。该项目由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另一方面,公司作为联合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目标到2035年,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实现,率先建成美丽浙江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7年,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各项指标进一步提升。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土壤污染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全文如下: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已经
近日,生态环境部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围绕国家土壤与地下水重点任务开展工作,郑春苗任实验室主任。
尊敬的参展商:近年来,全国各地以绿水青山为基础生态优势,大力推进水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9月13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具体为:(一)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企业投资项目;(二)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四)其他市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煤电清洁转型,国内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扎实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煤电转型仍然任重道远,需积极探索,稳中求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大会”上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
广州市人民政府11月20日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修订)》,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详情如下:广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修订)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
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详情如下;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3年行业评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本文对2023年土壤修
近日,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南》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南》出台有何背景?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管理工作。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9月1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指南》适用于省级行政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工作。地市级、县级及其他行政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可参照执行。《指南》工作内容
2023年9月4日,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征求宜昌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环境管理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3年9月4日起至9月12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宜昌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环境管理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中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印发《周口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经济发展、环境风险防控、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等10类重大工程,总投资约364亿元。周口市“十四五”生态环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3日,寿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寿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加快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
2023年,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持续深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安全利用深入推进农用地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
梅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梅州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5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梅州市推进建立全市地下水污水防治管理体系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障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
广东省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江门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江门市将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为核心,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制约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瓶颈问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土壤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江门市土壤与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和《“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要求,福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立项申请可门港经济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并于7月22日组织召开《可门港经济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方案》(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针对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不清,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管控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研发集成了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源强贡献率评价、优先控制污染物辨识与清单构建、污染风险分级与分类管控
目前,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强通常指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对污染源排放强度的定量表述。排放强度指单位时间由污染源向周边环境(表层土壤、包气带或地表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的量。排放强度主要受污染源类型、排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点源、线源、面源;根据排放
近日,记者从环保部网站获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为两年,此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为:面向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与管理的重大需求,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保障和风险防控为目标,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污染过程模拟理论与技术、污染分类防控理论与修复技术原理、环境系统调控原理与优化管理研究;通过揭示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地下水风险防控理论和修复技术原理,攻克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关键技术瓶颈,为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以重点实验室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