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2年武汉东湖蓝藻水华大爆发
这些规模较小的沉水植物恢复试验, 在项目实施期间, 由于水生植物的成功恢复, 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是, 项目完成后, 包围试验区的围隔予以撤除, 原来恢复的水生植物和清洁水体很快消失了, 更谈不上扩展延伸到全湖尺度的生态恢复和水质改善。
为什么呢?
秦伯强等认为, 全湖尺度与围隔尺度间的区别是, 前者很难做到完全的控源截污, 而后者的围隔措施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试验区的控源截污。这也是后者在围隔尺度内得以成功, 而在开敞水域或者全湖尺度难以成功的关键原因。(编者按:围隔对风浪扰动、水位波动等起到的削减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不幸的是, “九五”时期在滇池及“十五”时期在太湖的治理措施, 都是以恢复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湖泊治理实践。
实际上, 当时这些湖泊距能够开展生态恢复的条件尚远。
这些研究实验与治理实践, 使大家逐渐认识到, 利用生态的方法来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基于此, 在“十一五”及后来的“十二五”“十三五”时期, 在太湖富营养化治理中以控源截污取代生态恢复作为主要措施。
2该如何进行水生态恢复?
修复一个富营养化的水体, 使其生态系统实现从藻型到草型的转变, 重要的是要找到导致生态系统发生转化的关键影响因子。
理论上,草型和藻型都是湖泊生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湖泊多稳态理论。
草型湖泊生态系统之所以是一种稳定状态, 是因为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释放得到遏制, 水柱的营养盐负荷降低, 藻类生物量减少, 透明度提高, 这些反过来又会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而藻型湖泊之所以也是稳定状态, 是由于蓝藻生物量增加, 透明度下降, 导致沉水植物消亡, 使得沉积物中的营养盐不断释放进入上覆水中, 促进藻类生长。
这两种状态都存在自我强化的正向反馈机制, 以此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
△ 2018年5月,太湖 · 贡湖湾湿地,生态修复区和未修复区
要实现生态恢复或生态系统的转化, 就要打破这一稳定的状态。
在草型生态与藻型生态系统之间, 有一个过渡地带, 此时, 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 有时是单一的沉水植物覆盖整个湖底, 但只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这些植物就会消亡, 藻类水华又会频繁发生。
在这个过渡地带或者过渡时刻, 实施人工干预, 引入一些先锋植物, 逐步扩大植物覆盖的面积与范围, 就会加速草型生态系统的培育, 并且最终形成稳定的草型生态系统取代原先的藻型生态系统。
秦伯强等认为,迄今为止,之所以很少有富营养化湖泊或水体的生态修复能够取得成功, 也是由于很少有湖泊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截污, 特别是像太湖、巢湖、滇池这样的大型湖泊, 由于流域内的外源排放量大且面广, 更是如此。
对于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而言, 由于“水浅”, 湖泊沉积物中积存了几百年来各种污染物质, 沉积物中营养盐常常是上覆水中数十倍。而风浪的扰动和释放, 使得其营养盐负荷在外源全部得到控制的条件下, 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
因此,秦伯强等指出,对于浅水富营养化湖泊, 湖泊污染治理的第一步是控制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即清除那些有机质含量丰富、还原环境强烈、营养盐释放较多的沉积物) 。第二步是恢复水生植物和培育草型生态系统, 有效遏制沉积物的悬浮和底泥释放。第三步是辅以流域管理, 减少全流域污染源排放, 就可以真正实现湖泊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长期效果。
3水生态恢复的关键因子
湖泊中水生植物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除了营养盐浓度, 还有光照 (或者透明度)、温度、底泥、水深、风浪、鱼等因素。
营养盐浓度不是直接作用于水生植物而阻碍其生长;相反, 营养盐浓度升高可能会促使植物生长发育。在上述因子中,水下光照条件是一个关键因子。
因为许多因子, 包括营养盐浓度 (营养盐浓度升高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和附著生物增加, 水下光照条件下降) 、水深、风浪等都最终表现为水下光照条件的优劣。
一般认为, 当水下某深度处的光照强度为水面处的1%时, 此深度即为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大水深, 也被称为真光层深度或者透光层深度。显然,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真光层深度 (或者水柱透光层深度) 大于水深。
在太湖, 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是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太湖中悬浮物颗粒物对水下光照衰减的贡献可以达到70%~90%;而影响悬浮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风浪, 这是大型浅水湖泊水浅、面积大等基本地形特征决定的。
调查显示,太湖沉水植物生长的适宜水深不能超过1.6 m,与利用真光层深度推导的结果一致。这也从侧面进一步论证,影响水生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确是水下光照条件。
这个结论对于富营养化湖泊或者其他浅水湖泊的生态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改善水下光照条件, 对于富营养化湖泊而言, 就是降低营养盐负荷, 提高透明度。
对于水很深的水域,降低水位以增加真光层深度与水深的比值;对于有风浪的水域,消除风浪和沉积物再悬浮,降低悬浮物浓度,也可以提高透明度;对于蓝藻水华频发的水域,通过絮凝等办法来改善水下光照条件,促进水体透明度提高,真光层深度与水深比值增大。而清除杂食性以及一些对底泥再悬浮扰动的鱼类,目的也是降低沉积物再悬浮。
所有这些都是提高水体真光层深度,改善水下光照条件,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向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和恢复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草型生态系统的培育与扩展,促使水质得到改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科左后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下游产业的“N+1+N”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在现有的新能源99.21万千瓦装机规模基础上,重点推动3个新能
5月14日,远达环保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控股”)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烟气治理及碳捕集、水环境治理及新能源工程建设业务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署前,远达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斌与北京控股行政总裁熊斌进行会谈,远达环保刘元兵、汪波出席会议。熊斌介绍了北京控股
近日,由江苏省环保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高新枫桥水质净化厂原位扩容和提升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原位扩容破解污水处理瓶颈枫桥水质净化厂(以下简称:枫桥厂)服务区域覆盖苏州高新区27平方公里,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污水量持续增加。本项目改造以枫桥厂为主体,以HPB技术为核心,同时
近日,安徽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西部组团净水二厂正式通水运行,区域日污水处理能力再提升20万立方米,标志着合肥市西南片区水环境治理迈入全新阶段。西部组团净水二厂坐落于合肥市创新大道与派河大道交口处东北侧,占地186亩,设计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量可达30万立方米/日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日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州资源环保”)与越南进盛投资开发及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资源环保董事长曾建宁、广州资源投资集团总裁刘锋、广州资源环保副总裁刘文清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在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双方聚焦越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相关链接:成都:2025年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向建设美丽上海新征程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开宁研究员领导的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团队新近研发出一种蓝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对湖湾和湖滨湿地内堆积的蓝藻进行富集、消解和转化,以促进湖泊生态系统实现良性物质循环。截至目前,该成果已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发明专利授权,
控磷控氮之争观点一: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只需控磷,无需控氮。基于37年的全湖实验结果,加拿大学者发现,单独控磷即可以显著抑制藻类生长,而单独控氮则会诱导固氮蓝藻的产生,固氮蓝藻可以通过固氮满足自身的氮需求,不能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由此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只需控磷,无需控氮的观点。观点二
蓝藻在气温较高时极易在富营养化的河湖中大量繁殖,并伴随着溶解氧下降、水质变黑变臭、藻毒素释放和生态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对水生生物生存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蓝藻水华的治理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蓝藻特殊的属性,其治理成为一大难题。同
近日,《安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十四五”期间,安庆市将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领域,倾力打赢“四大保卫战”,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安庆,并积极培育绿色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安庆
我国的污水治理事业可追溯到1921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已近百年,改革开放至今二十年左右污水处理才取得较大规模的发展。经过多年污水治理实践,我国已然成为污水处理大国。从庞大集聚的中心城市到日益规模化的城镇,再到偏远离散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覆盖面由窄到广,治理方式由粗放式治理到因地制
近日,国家环保部、财政部下达2015年度甘肃张掖黑河湿地湖泊项目资金8000万元。黑河湿地湖泊项目经财政部投资(预算)评审,核定投资总额87191.09万元,至此,国家已下达张掖黑河湿地湖泊项目累计达1.15亿元,明年将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三年内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左右。2014年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