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是与其他主要大宗固废相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差距大。无论是从综合利用量上对比,还是从综合利用率对比,赤泥的综合利用水平都远低于尾矿、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等。
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经过近十年的研发与探索,目前基本形成赤泥提取有价组分、生产建材产品、矿山充填用胶凝材料、路基材料、生产脱硫剂、净水剂、絮凝剂、脱硝载体、炼钢辅料等环保产品。多数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或个别试点阶段,仅有生产建材、路基材料以及赤泥选铁产业化开始起步,但规模都不大。
赤泥综合利用政策氛围已经形成,但需要持续发力。从“十二五”时期的《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到“十三五”时期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示范、无废城市建设等政策,再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出台的《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都对赤泥综合利用提出目标要求和重点发展方向,引导赤泥综合利用规模化、集聚化、产业化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提出了对符合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的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给予50%的退税优惠,从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每吨赤泥环保税额为25元,从法律层面倒逼氧化铝企业源头减量,并积极进行赤泥处理。推动赤泥综合利用的政策氛围已经形成,但多数政策是引导性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执行仍需加强。
二、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面临三大难题
技术难题:尽管国内已有赤泥选铁、路基材料和建材等多种技术路线,但规模化利用、高值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尚未取得实质突破。经验表明,废物资源化利用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的。赤泥的强碱性以及难脱除性大大阻碍了其规模化利用,目前脱碱技术特别是低成本脱碱技术依然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赤泥选铁、路基材料和建材等技术路线虽然开始产业化,但在技术成本、赤泥规模化消纳等方面仍待优化。赤泥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等高附加值技术尚未达到产业化条件。当前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仍偏重末端治理,源头减量技术不足。除此之外,产废企业与科研单位综合利用技术信息不对称、产学研机制尚未理顺也是阻碍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原因。
经济难题: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无明显经济效益,对资本没有吸引力。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大,成本高。综合利用规模不到100万吨赤泥的项目投资就超亿元,且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市场竞争力差,项目经济效益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本没有吸引力。赤泥综合利用项目的上马主要依靠的还是高压环保政策的倒逼。
市场难题:缺乏相应的标准,市场认可度低。赤泥自有的强碱性、辐射性等属性,让公众对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疑虑。当前,已经开发出的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由于缺少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支撑,只能参照其他同类产品标准,市场认可度低,产品应用受限,难以大规模推广。
三、对策建议
研究制定具有强制性、激励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措施。一是坚持源头减量,对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明确提出综合利用赤泥的要求,做到“按泥定产”,倒逼产废企业加强对赤泥的综合利用;二是建议重新制修订《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制订考核方案;三是支持有关部门集中攻关赤泥低成本脱碱、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四是建议修订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税收减免政策,建议重新研究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免征赤泥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五是鼓励山东、山西、河南、广西、贵州等赤泥产生大省,出台配套地方政策,加大赤泥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在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备案、土地、环评、生产许可等审批上给予支持和辅导。
加快赤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一是梳理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现状,摸清当前源头减量、低成本脱碱、规模化利用、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现状与短板,按照产业化成熟程度,分类分阶段集中攻克,制定近期、中期、远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路线图;二是根据山东、山西、河南、广西、贵州等赤泥产生主要地区的赤泥成分差异,研究制定重点地区赤泥综合利用最佳技术路线,培育赤泥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三是建立以氧化铝生产企业为主体的赤泥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加强同科研院所、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产废方、技术提供方精准对接,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创新机制落到实处,推动产废与利废企业协同发展;四是率先在市政工程、交通建设等项目中使用赤泥综合利用产品,打造示范工程;五是树立行业标杆。建议工业主管部门遴选一批技术先进、源头减量效果显著或者是成功实现赤泥规模化利用的典型企业,进行推广宣传。
建立完善赤泥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一是严格氧化铝行业排放标准,完善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严格执行工信部发布的《精细氧化铝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二是尽快组织行业专家对赤泥强碱性消除和毒性浸出研究制定技术标准,确保赤泥无害化处理水平;三是梳理赤泥综合利用主要路径及主要综合利用产品,制定赤泥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及主要综合利用产品标准。以消除消费者对赤泥产品毒性、放射性的担忧,扩大市场需求。确保产品质量。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规模。
(作者: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 李鹏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实施《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赤泥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5%。到2030年,赤泥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5%,基本形成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4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和2023年度郑州市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申报类别:1.2022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和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奖励2.2022年度电力储能装置补贴3.2023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和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奖励4.2023年度
2022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处于“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环保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固废处置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发布了哪些重磅政策?在北极星固废网年终盘点系列文章中会找到答案。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固废领域最受关注的重磅
近日,滨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滨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做好三个统筹、补齐四大短板、实施五位创新”为主要原则,提出涵盖工业、农业、城乡生活源等多个领域的七项主要任务。实施方案以“打造黄河流域‘无废城市’样板”为“纲”领,以“黄河流域生
广西人大发布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对赤泥、铝灰等铝产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重点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攻关赤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到2025年,内陆氧化铝企业新增赤泥的年综合利用率达到20%以上,沿海氧化铝企业新增赤泥的年综
近期,西南地区环保市场再增速,先有3月西南9大项目释放超153亿元市场(3月中标超300亿元:“中”字头、地方国企及水务龙头三分天下,中交斩获订单近百亿!),问鼎冠军宝座,再有贵州接连发布利好政策。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进入四月以来,贵州省接连发布重磅政策,这个“十八大”以来才彻底撕掉绝对贫
问题一:制定《实施方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缓解资源环境对
2月10日,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就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给出相关文件。方案提出: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路径。推动废旧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大综合利用成套技术设备研发推广力度,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
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
2月10日,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文中提到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路径,研究制定船舶安全与环境无害化循环利用方案,加强船舶设计、建造、配套、检验、营运以及维修、改造、拆解、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相关企业与机构信息共享,促进船舶废旧材料再生
近日,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推动重点行业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效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促进工业资源协同利用,着力提升工业资源利用效率,支持水泥、钢铁、火电等工业窑炉以及炼油、煤气化、烧碱等石化化工装置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万容科技,深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20年,受邀携城乡废弃物资源循环低碳体系“三岛”模式精彩亮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的卓越表现,万容科技荣登环保科技TOP100企业榜单,并通过主题演讲和战略合作签约,引发行业高度关
近日,在龙港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座占地面积约44.7亩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置中心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该项目由温州建设集团第三工程分公司承建,肩负着推动区域固体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助力绿色发展的重任,将为龙港市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7045.01平方米,园
4月13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众城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风车叶片树脂纤维板》生产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近三十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南省近日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更新改造模式实现区域整体零碳运行的样本。记者25日探访该示范区,了解一个“近零碳”区域如何“进零碳”。博鳌零碳示范区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东屿岛为核心。2022年初,示范区
3月20日,河钢与淡水河谷在北京签署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落实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展矿业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务实行动,将进一步深化在脱碳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与淡水河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等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培育绿色建筑等低碳产业新增长点。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3月5日,越南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胡志明市开工建设。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由VietStar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金额达3.5万亿越南盾(10亿元)。该项目位于古芝县西北废弃物处理综合体,每天处理2000吨固体废弃物。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计划早在5年前已获胡志明市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珠海康恒环保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告。本次技改项目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处置废旧纺织品、废皮革制品、废木制品、废纸类、废橡胶制品、废塑料制品、废复合包装、中药残渣、食品残渣等一般固体废物;污泥主要来源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