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健全绿色制造体系 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2021-11-22 14:4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碳达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巩固提升节能环保、绿色建材、低碳冶金等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详情如下:

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切实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按照《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产业支撑,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扎实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未来五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我省必须深刻把握机遇和挑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保目标,锲而不舍抓转型强动能,持之以恒提质效促融合,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推进,全省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全省在“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2016至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8.0%、7.4%、7.1%、7.8%,2020年同比下降6.1%。规上工业收入保持稳定,2020年为4.0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9。五年来,共建成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7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114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5万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高于GDP增速5.9个百分点。2020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2%。2020年全省营收过百亿元工业企业达2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2家,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196家。

产业质效稳步提升。2016至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6%、10.0%、19.0%、4.0%、-8.3%,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率6.18%,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2位。“十三五”期间全省研究与试验活动经费投入由561.7亿元增至957.88亿元,科研机构由2245家增至3678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宏基站达到3.1万个;中部唯一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落户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20.96亿个。建成15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万企上云”工程,2020年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达3.2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达1.7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0.2%。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417家。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创建全国示范绿色产品3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绿色工厂53家、绿色园区2家,完成对699家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0%。

“十三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创新不够、结构不优、品牌缺乏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转化不够。制造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较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不高,原创性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产业调整亟需加快。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3%,冶金、纺织等行业转型步伐缓慢,新兴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远远不够。三是发展质量不高,湖北制造品牌仍需提升。知名品牌缺乏,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只占44%,缺乏在国内国际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品牌。

二、发展形势

从全球看,我省制造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发展,制造业融合、联动和开放发展态势凸显,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产业链供应链趋向区域化、本土化。我省制造业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服务构建“双循环”格局,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力争在重要新兴领域、战略性产业和未来技术方面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从国内看,我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将步入快车道,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制造业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战略机遇,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巩固提升发展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

从全省看,制造业发展优势持续、转型加速。“十四五”时期,我省将面临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局面,对我省制造业发展将起到较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要积极把握一切有利因素,把综合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和红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优势与差距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前景十分广阔。要深刻认识发展环境面临的新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湖北本地优势,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推动我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湖北的重大历史使命,聚焦“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坚持制造强省建设不动摇,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转变、湖北规模向湖北效益转变、湖北产品向湖北品牌转变,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产业支撑。

171.png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发挥湖北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立足特色优势、聚焦资源要素,加快实现“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

质效优先,绿色发展。以发展效率和提升效益为重点,转变规模扩张和资源拉动的增长方式,广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切实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产业政策工具,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放合作,畅通循环。发挥“九省通衢”区位优势,坚定不移走“开放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加强与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外相关地区开展产业合作,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发展定位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湖北在汽车制造、光通信、高端装备、北斗及应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全球影响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江经济带绿色制造先行区。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等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率先在长江经济带建成绿色制造的先行区。

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为导向,推动食品、化工、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世界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聚焦“光芯屏端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实现规模倍增和能级提升,加快形成接续有力、相互支撑、融合互动的产业梯队。

四、主要目标

到2025年,力争迈进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梯队行列,制造业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172.png

第三章 主攻方向与发展重点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统筹考虑湖北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巩固提升10个5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

一、着力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芯屏端网”)。

以“扩大优势,融合应用”为原则,做大做强优势领域,围绕以“光芯屏端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引上下游企业做好配套,保障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和运营稳定,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领域融合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开展应用示范,打造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等千亿级核心产业集群,推动物联网、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蓬勃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

173.png

174.png

175.png

2.汽车制造。

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发展趋势,重塑整零关系,强化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和创新能力,推动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等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打造万亿汉江汽车产业走廊,建成全国重要的专用汽车基地及示范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研发生产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省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6.4%左右。

176.png

177.png

3.现代化工及能源。

坚持园区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造提升石油化工、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等传统化工,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突破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装机千万千瓦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其中现代化工7500亿元,能源2500亿元。

178.png

179.png

4.大健康。

以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为关键,依托医药产业现有基础,围绕生物技术药物、高端仿制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物资和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着力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科学引导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创新、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化配套、内涵式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180.png

181.png

5.现代农产品加工。

以满足新时期城乡居民更高层次的食品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膳食消费结构改善,实现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7.8%左右。

183_副本.jpg

二、巩固提升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

1.高端装备。

按照“关键突破、集成创新、集群发展”的思路,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重点领域,突破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重大装备产业化瓶颈,扩大智能制造模式普及推广,加大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示范。力争到2025年,全省高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185.png

186.png

2.先进材料。

重点发展先进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新材料供应瓶颈,打造一批完整新材料产业链,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质效提升、跨越发展,增强先进材料对湖北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力争到2025年,全省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

187.png

188.png

189.png

3.节能环保。

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跟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等需求,围绕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从单一逐步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业方向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190_副本.jpg

191.png

4.现代纺织。

增强化纤行业创新开发能力,补齐纺织印染环节生产能力短板,提升服装的工业设计水平,推动服装和家纺产品提档升级,加快布局高端产业用纺织品,打造全国防护物资和中西部纺织服装先进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纺织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

192.png

193.png

5.绿色建材。

大力提升特种水泥、特种玻璃、特种陶瓷、光伏发电玻璃、光显示玻璃、高性能纤维、新型墙材、砂石骨料、中高档石材生产能力,延伸商品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预拌砂浆、砌块墙材等水泥产业链。着力提升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能力,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能源梯级利用、窑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及危险废物技术的应用,引导水泥企业和磷化工企业联合开展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全省绿色建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

195.png

196.png



6.低碳冶金。

重点发展“特、精、高”产品,推动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绿色低碳清洁发展的产业格局,延伸铜加工产业链,建设特色化、智能化短流程环保型钢铁基地,推动低碳冶金行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低碳冶金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197.png

198.png



7.现代金融。

推动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建设全牌照、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加快建设以武汉为龙头的全国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全国性碳排放金融登记和结算中心,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效循环的渠道,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打造机构健全、实力雄厚、布局合理、产融结合、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现代金融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金融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199.png

200.png

8.现代物流。

充分发挥湖北“九省通衢”区位优势,紧密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化工物流、汽车物流、装备制造物流等供应链发展。加强物流通道、物流网络、专业物流建设,打造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物流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201.png

9.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

依托湖北的科教资源优势,围绕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加强原始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等,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增长。到2025年,全省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202.png

10.商务服务。

完善产业发展的会展、知识产权、资本、会计、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鼓励商务服务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创建一批公信力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商务服务品牌,为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省商务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绿色制造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