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划定63项重点工程 《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印发

2021-11-26 15:1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碳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锡市政府印发《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划定63项重点工程,目标到2025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2.0%,PM2.5浓度达30微克/立方米,水质优Ⅲ类比例达9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低于0.79吨/万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详情如下:

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

无锡市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前 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

“十三五”以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定位,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9月,无锡市被授予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无锡市政府编制了《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本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致力于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的样板城市,提出了新阶段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任务,是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 工作基础

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的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全市总面积4627.46平方公里。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五个区和无锡经济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746.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2.8%。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2370.4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46.5:52.5。

2017年市政府印发《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0修编)》,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2017年无锡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锡山、宜兴、惠山、滨湖先后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020年规划指标体系的35项指标均达到规划目标,且多项指标优于目标值(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

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绿色。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新台阶,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实体经济蓄力发展,产值超千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达到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4.9%。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累计压减钢铁产能29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淘汰印染产能1.45亿米,关停化工企业887家,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12523家。无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明显市、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两次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4.8%,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18.69%,多次获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无锡节约集约用地综合评价得分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

治污攻坚成效更加显著。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水平,总氮浓度2018年首次达到Ⅳ类标准,连续13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从2015年28.9%提升到2020年86.0%;13条主要入湖河流和3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2019年起首次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入开展,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6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33微克/立方米,在全省率先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由2015年64.1%上升到2020年81.7%。净土保卫战扎实稳步推进,如期完成农用地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危废焚烧填埋处置能力较2015年增加6倍,增加幅度居全省前列。

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生态保护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形成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和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一圈两区”生态格局。生态修复力度持续加强,全面整治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加强沿江地区生态防护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21.39%;积极创建宜兴矿地融合省级示范区,实施国土生态恢复性整治12.81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3.27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建成蠡湖、梁鸿、长广溪等3个国家湿地公园,江阴月城芙蓉湖等6个省级湿地公园和十八湾等24个湿地保护小区,2020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位列全省前三。全市域筹备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宜兴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市)区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率先在省内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四进”活动,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普遍提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和自觉行动;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自觉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碳普惠制等。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持续深化,累计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67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社区)26个,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由2015年的86.3%提升到2020年的93.5%,对于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可率高居全省第一。

虽然无锡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生态文明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新定位、人民群众新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污染排放总量较大,单位国土面积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国土面积各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在全省处于高位。环境质量达标尚不稳定,太湖无锡水域总磷浓度出现波动且有抬升趋势。环境治理能力存在短板,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温室气体和VOCs监测能力不足,污染溯源能力还不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能力素质仍需提升。

表 1 《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0修编)》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411.png

412.png

413.png

414.png

(二) 形势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无锡市全面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新篇章的关键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机遇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无锡而言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关键期、窗口期。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二是绿色“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建立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新机制,成为太湖水环境治理、跨区域大气污染等关键问题新的突破口,为解决区域、流域性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契机。三是无锡市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干部共识,为“十四五”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挑战看,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攻坚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一是生态环境容量依然偏紧,以重工业为主的制造业仍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能源消费、货物运输量需求将持续保持高位,土地开发强度大、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情况较难发生根本改变。二是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地表水国省考断面由45个增加到71个,大气臭氧污染的势头尚未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新污染物治理等更广泛的领域亟需加强。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压力较大,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的难度越来越大,煤炭减排的空间越来越小,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面临瓶颈,能源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面临“多道坎”。

二、规划总则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把握减污降碳总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为无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勇创全省“强富美高”建设示范区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二)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

系统谋划,彰显特色。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本底,以及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良好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路径。

统筹协调,分步实施。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城镇与乡村、全面推进与解决重点问题的关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品质,使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整体向前推进。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组织、引导、协调作用,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整体合力,推动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稳步、高质发展。

(三) 规划范围

无锡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包括江阴市、宜兴市2个县级市,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区和无锡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627.46平方公里。

(四)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五) 规划目标

到2025年,城市生态承载力稳步增强,群众绿色发展获得感持续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无锡特色、江南韵味进一步彰显,太湖湾科创带率先实现碳达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成为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的样板城市。

——美丽无锡建设展现新面貌。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82.0%,PM2.5浓度达30微克/立方米,水质优Ⅲ类比例达90%以上,主要入湖河流、入江支流优Ⅲ类比例保持100%。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人。

——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稳步推进,自然生态空间持续实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河湖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林草覆盖率达21.39%以上,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率达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中向好。

——产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进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完成省定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低于0.79吨/万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

——环境治理现代化取得重要突破。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环境治理监测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参与度逐步提高。

展望2035年,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资源能源集约安全利用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提前实现达峰并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建成更高水平的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的样板城市,成为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

(六) 规划指标

规划指标体系由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等六大类35项指标构成,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16项。指标设定主要以202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为依据,结合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增设“主要入湖河流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主要入江支流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生物多样性调查覆盖率”、以自然村为统计口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项特色指标(具体建设指标见表2)。

表 2 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设指标

415.png

416.png

417.png

418.png

419.png

420.png

421.png

422.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