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关于第二十六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会议基本概况: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三、会议安排
(一)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
1.拟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介绍我国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政策与措施;
2.邀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就减污降碳协同增效,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重大环境问题作特邀主旨报告
(二)征文及研讨的主要议题
1.会议安排了27个学术议题,设27个分会场。分别为:
(1)电力行业减污降碳技术及应用;(2)非电行业工业烟气减污降碳技术及应用;(3)CO2捕集、利用与固定(CCUS)技术;(4)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5)城市碳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6)复合污染下的碳污协同溯源及防控技术;(7)中国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清单;(8)O3和VOCs监测溯源与执法管控;(9)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10)区域与城市臭氧污染防控;(11)颗粒物污染控制与技术;(12)区域空气质量的调控原理与技术途径;(13)城市空气质量日管理;(14)大气沉降与生态环境效应;(15)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16)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创新;(17)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18)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19)恶臭异味监测及防治技术;(20)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新技术及应用;(21)建材、水泥及固废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技术;(22)石油石化行业污染防治技术;(23)脱硫脱硝资源化新技术;(24)生活垃圾及工业危废焚烧烟气净化技术;(25)固废资源热转化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26)等离子技术在大气环保领域的应用;(27)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2. 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培训班
会议期间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小组研讨等教学形式,举办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培训班。
(三)环保科技成果展
会议期间将举办大气污染治理科技成果展,展示创新科技成果、分享典型工程案例。同时开展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及治理技术等可行性解决方案。
四、会议注册
1.会议服务费
1.参会代表会议服务费20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600元/人,企业代表2900元/人。
2.培训费:培训班收费35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用餐、证书费等。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收取培训费并开具发票(一律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岑可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副主任委员:
徐祥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文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宋君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张远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贺 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小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 桥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
陈松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朱 彤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高 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严 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柴发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委员 (按姓氏以拼音为序):
安太成、伯 鑫、岑超平、车慧正、陈 琪、陈建孟、陈良富
陈敏东、陈文韬、陈耀强、陈长虹、程 杰、程 平、程苗苗
程水源、党小庆、邓 双、邓积光、丁 焰、董 林、段 雷
段二红、段玉森、范绍佳、方双喜、方向晨、冯银厂、付 强
付晴艳、高 松、郭 耘、虢清伟、韩 梅、郝郑平、何 洪
何 捷、何 炽、胡 非、胡京南、黄海保、黄张根、江 霞
姜克隽、蒋春来、荆国华、雷 宇、李 莉、李彩亭、李健军
李俊华、李松庚、苑春刚、李卫军、李相贤、李晓东、李振国
李正强、林金泰、刘 诚、刘 欢、刘 恢、刘 坚、刘 磊
刘昌俊、刘红年、刘建国、刘建琨、刘立成、刘庆岭、刘树华
刘志明、柳静献、陆克定、陆胜勇、栾志强、罗永明、吕小明
马 良、马春元、马鹏飞、马永亮、毛洪钧、毛志伟、梅 毅
苗世光、倪 红、聂 磊、宁 淼、宁 平、潘月鹏、彭 悦
彭仲仁、羌 宁、秦 凯、瞿 赞、邵 敏、沈成银、沈恒根
沈健林、石 川、石爱军、史国良、宋国君、宋少洁、谭钦文
唐晓龙、唐幸福、陶明辉、田贺忠、汪黎东、王 灿、王 琳
王 琪、王 强、王格慧、王家德、王建成、王健礼、王书肖
王体健、王小明、王新春、王新明、王学军、王雪梅、王自发
魏凤玉、翁小乐、吴 烨、吴学成、吴忠标、席劲瑛、向晓东
肖文德、谢剑锋、谢品华、谢绍东、邢 奕、修光利、徐明厚
薛文博、薛志刚、闫克平、严 密、严志军、晏乃强、燕 丽
杨 林、杨林军、姚 群、要茂盛、叶代启、尹 航、袁自冰
詹望成、张 凡、张登松、张钢锋、张军营、张立强、张丽娟
张清宇、张润铎、张少君、张士汉、张新民、张兴赢、张永生
张涌新、张长斌、张自力、赵 毅、赵 瑜、赵 震、赵少华
赵永椿、郑君瑜、周 振、朱 雷、朱 跃、朱爱民、朱法华
朱天乐、朱廷钰、竹 涛、邹铭敏
专题分会场召集专家及工作单位
议题1:电力行业减污降碳技术及应用
召集人:高 翔院 士浙江大学
朱法华教 高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议题2:非电行业工业烟气减污降碳技术及应用
召集人:李俊华教 授清华大学
吴忠标教 授浙江大学
唐幸福教 授复旦大学
议题3:CO2捕集、利用与固定(CCUS)技术
召集人:张士汉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荆国华教 授华侨大学
议题4: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召集人:燕 丽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张新民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议题5:城市碳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
召集人:雷 宇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姜克隽研究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议题6:复合污染下的碳污协同溯源及防控技术
召集人:史国良教 授南开大学
李卫军研究员浙江大学
方双喜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议题7:中国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清单
召集人:薛志刚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伯 鑫教 授北京化工大学
议题8:O3和VOCs监测溯源与执法管控
召集人:沈成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高 松高 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议题9: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
召集人:叶代启教 授华南理工大学
郝郑平教 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黄海保教 授中山大学
程 杰教 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议题10:区域与城市臭氧污染防控
召集人:郑君瑜教 授暨南大学
谢绍东教 授北京大学
谭钦文教 高成都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议题11:颗粒物污染控制与技术
召集人:闫克平教 授浙江大学
柳静献教 授东北大学
议题12:区域空气质量的调控原理与技术途径
召集人:陆克定研究员北京大学
段 雷教 授清华大学
吴学成教 授浙江大学
孙友文副 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程苗苗高 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议题13:城市空气质量日管理
召集人:宋国君教 授中国人民大学
杨 林高 工陕西省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中心
议题14:大气沉降与生态环境效应
召集人:刘 学军教 授中国农业大学
刘 磊教 授兰州大学
沈健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议题15: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
召集人:刘树华教 授北京大学
范绍佳教 授中山大学
苗世光研究员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胡 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议题16: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创新
召集人:丁 焰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毛洪钧教 授南开大学
陈耀强教 授四川大学
议题17: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
召集人:李健军研究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刘建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议题18: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
召集人:赵少华正高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付 强研究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车慧正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刘 诚教 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议题19:恶臭异味监测及防治技术
召集人:陈建孟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席劲瑛研究员清华大学
议题20: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新技术及应用
召集人:朱廷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邢 奕教 授北京科技大学
议题21:建材及固废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技术
召集人:岑超平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何 捷研究员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
议题22:石油石化行业烟气污染深度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召集人:方向晨教 高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江 霞教 授四川大学
马 良教 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议题23:脱硫脱硝资源化新技术
召集人:马春元教 授山东大学
黄张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董 林教 授南京大学
议题24:生活垃圾及工业危废焚烧烟气净化技术
召集人:陆胜勇教 授浙江大学
严 密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议题25:固废资源热转化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
召集人:邓 双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 凡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议题26:等离子技术在大气环保领域的应用
召集人:竹 涛教 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王 琪教 授北京交通大学
议题27: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召集人:唐晓龙教 授北京科技大学
邓积光教 授北京工业大学
何 炽教 授西安交通大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源招标电子招投标平台发布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工程施工E标段(脱硫系统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内容包括两台机组脱硫系统的设计、制造、采购、监造、运输及仓储、厂内二次倒运、建筑和安装施工、调试、试运行、试验检验、消缺、质保和最终交付等所有工作1.招标
3月20日,南通市印发《南通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既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又突出重点攻坚、靶向治污,以“盯大户、查高值、控源头、降扬尘、强执法、促整改、抓联动”为治气攻坚路径,推进工作落实。坚持项目化减排,围绕源头治理、产业结构调整、VOCs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等工作
优质采云采购平台发布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电厂二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脱硫岛设计、采购及施工(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预算1.26亿元,接受成员不超过2家的联合体投标。1.招标条件1.1项目名称: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电厂二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1.2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机关名称:安徽省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就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情况做简要介绍并答记者问。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社会征求《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目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
北极星大气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公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2023年6月1日起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现批准《铸造工业
陕西省近日召开全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动员会。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会上强调,“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举措、最实的作风,坚决打赢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坚决打好三秦大地蓝天保卫战。”陕西省省长赵刚主持会议。省委书记、省长同时出席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难看出陕西省对“治气”的
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采购交易服务平台发布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一辅设备集中采购脱硫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ZTZX-ZB-2023-414),该项目计划为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建设烟气脱硫设施。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一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3月24日,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十堰市2023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实施目标,分别是:水环境安全底线目标:2023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II类标准;纳入全市水环境质量评级的市控及以上4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随后开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环保行业开始与“降碳”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
2023年,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突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统筹调度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培训,加强统筹协调,
3月1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太原市“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等措施,到2025年,太原市全面完成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发电、钢铁行业(含炼焦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收尾工作,实施水泥行业、焦化行业、独立耐火炉窑、玻璃窑超低排放改
3月29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要求,开展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将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与降碳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优化调整空间、产业、
2023年,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统筹谋划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完善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布局,分区分类探索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提到,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有序建设成渝氢走廊,支持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就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情况做简要介绍并答记者问。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社会征求《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目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社会征求《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目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随后开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环保行业开始与“降碳”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随后开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环保行业开始与“降碳”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将用于替代2002年3月28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的《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草案修改二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贯彻落实
火电是我国较早进行烟气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行业,以其为参考,可以大致勾勒出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的发展路线。历经多次修改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火电烟气治理行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991年首次发布,提出烟尘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可视为我国火电烟气治理行业发展的起点;1996版将二氧化
1月5日-6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减污降碳技术高端论坛在西安举办。此次论坛旨在解决减污降碳技术难点,推进数智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搭建石油石化行业环保科技产学研用技术交流平台。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和有关部门负
由上海希为(ECVInternational)主办的“2023第二届中国能源管理碳中和国际峰会”即将于2023年3月2日-3日在上海拉开帷幕。届时,欢迎各位化学品、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业、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电子、电气、造纸业、零售业、食品饮料、信息技术软件、运输业、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认证行业同道莅临
会议背景铝行业属于能源高度密集型行业,主要包括铝矿石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生产和铝材加工等环节。我国原铝产量自2001年以来一直占据世界首位,连续7年产量占比超过全球50%。然而与国际先进铝生产企业相比,我国铝生产企业单位原铝碳排放强度是欧盟铝排放强度的3倍,全球平均排放强度的1.11倍,
各有关单位: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促进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减污降碳技术已成为石油石化行业保障油气供应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抓手。为解决减污降碳
12月9日-11日,“2022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MIECF)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举行。10日上午,由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及澳门环境保护局主办、泛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合作委员会承办的“泛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合作交流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展馆绿色会议区举办。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工业固废堆场问题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显现,对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和旧垃圾场进行土壤修复是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内容的一个重点。
会议基本信息会议主题:新格局,新生态,新征程主办单位:上海功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CI环保)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协办单位:美国GEO公司,洁易奥环境修复(江苏)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山东省循环经济协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定于2022年8月18日-20日在苏州市召开以“探索水系统碳足迹,贯彻饮用水新国标”为主题的技术交流会暨2022年年会。本次会议将邀请行业专家,围绕饮用水新国标解读、水系统碳减排技术、污水污泥处理技术、水环境治理技术、供
重要通知|2022第十七届青岛国际水大会延期至2022年9月4-8日!延期通知尊敬的参会代表、展商及广大业界同仁:我国本轮新冠疫情在多地爆发令人始料未及,上海3月以来更是情势急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本轮疫情得到了有效管控,社会经济秩序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