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由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天津港保税区发展和改革局、天津港保税区城市环境管理局指导,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泰达低碳中心”)承办的“2022年度滨海新区地球日专题活动:双碳目标下的企业碳资产管理与产品碳足迹管理”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来自滨海新区的包括中沙石化、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嘉里粮油、九三大豆、雪佛龙、立中合金等一百五十余家企业的千名企业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欧阳澍副主任出席并为本活动致辞。欧阳副主任表示,天津市在去年发布了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天津经开区、天津港保税区也出台了绿色发展鼓励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节能降碳,开展碳足迹评估,以此为起点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对于新区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塑造企业绿色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新区外贸出口2021年创历史新高,贸易伙伴中欧盟稳居首位。对于外贸企业更有必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策略。新区企业应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共创零碳滨城。
在之后的分享环节,泰达低碳中心刘心怡副主任以“双碳目标引领全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双碳”政策背景、“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及碳资产开发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享。同时,李晓斌老师就企业产品碳足迹管理展开分享,讲述了国际背景下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的必要性及工作开展流程,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碳足迹自评估平台核算企业产品碳足迹。
企业分享环节中,来自日本的高砂建筑(中国)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针对先进的建筑节能及氢能源技术进行了专业分享。本次活动围绕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减碳压力与挑战等主题开展深入分析,多家重点企业积极参与线上问答,专家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赋能滨城,共建绿色低碳城市,泰达低碳中心助力新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附件1:领导致辞稿
滨海新区2022年地球日主题活动
欧阳澍主任讲话稿(初稿)
活动时间:2022年4月22日14:00-14:05
尊敬的各位企业负责人,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澍,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这个活动,在此我谨代表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对各企业代表能够参加本次活动表示欢迎和感谢!本次活动的主办机构天津泰达低碳中心成立于2010年,距今已有十二载的光阴,为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在节能降碳领域提供坚实的智库支持。从认知普及碳概念到如今减碳工作已经被列入国家战略方针,低碳中心为新区的节能降碳工作始终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我也对天津泰达低碳中心表示诚挚的谢意。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今年是我们迎来了全球第53个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Invest In Our Planet(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今日在座的各位更是从投资我们宝贵的时间做起,展现了我们作为新区人为保护地球,所体现的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到场的多数都是我区的重点用能单位的优秀企业代表,也有许多新区的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高校学府,甚至还有全国其他省市心系新区发展的同志参会,想必在座的各位也认识到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和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天津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发布地方条例的城市,在“双碳”工作推动中走在了全国前列。条例对全市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行为进行了更近一步的明确,并配套了相应的奖励及惩处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碳达峰中和的实现。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也不断结合我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工作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原有政策,建立补贴专项资金,为促进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日在座的各位同志,将是新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中坚力量,“双碳”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见到成效,特别是在座各位代表与园区协同作战才能将降碳工作做好做实。我也想借此活动之际,谈几点对于企业开展双碳工作的几点基础性建议。
(一)做好碳排放测算。企业要摸清自身碳排放情况,依托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碳足迹,掌握各工艺环节、重点设备的实际能效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情况。有条件的企业要提前布局、率先行动,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二)确定碳减排路径。按照企业实际,结合产能替换、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源低碳化、资源循环利用、固碳、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深入研究确定碳减排路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做好人才保障。要根据企业所在产业需要和行业特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绿色低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引进产业急需高科技人才,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良好人才支撑。
以上再次对大家的参与表示感谢!滨海新区发改委与您一同进步、为创建零碳滨城共同助力!
谢谢大家!
附件2:关于碳足迹
近年来,碳足迹这一名词的出现频次越来越高,与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下面从碳足迹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实践等方面,介绍碳足迹的发展实践。
Ø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源于生态足迹概念。计算一件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范围的碳排放。 碳足迹可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碳排放量,如乘飞机、发电等;第二碳足迹是购买和使用商品,如消费一瓶瓶装水时,因为生产、运输、销售、回收等过程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
碳足迹还可分为个人、产品、企业、国家四个层次。对于个人,碳足迹可以是开车上下班等日常行为;对于产品,碳足迹反映一件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对于企业,碳足迹可发掘企业减排潜力,提升竞争力;对于国家,碳足迹意味着各行业碳排放量总和。
Ø碳足迹可用来做什么?
引导绿色低碳行为。碳足迹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的能源意识、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能通过改变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碳足迹的计算涉及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加工、包装、仓储、废物回收等上下游环节,从而体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影响全球合作与国际贸易。计算碳足迹、发展碳标签(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标注)作为公众易接受的气候信息披露方式,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碳标签正从公益性标识向产品全球绿色通行证转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自主研发的“碳足迹多维量化智算平台”顺利通过中国电力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平台首次实现了多维度、多情景碳排放核算和相关数据的关联,为多维度碳足迹数据快报提供灵活的计算工具。图为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展示该平台采用生命周
12月11日,南网碳资产管理公司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碳协同优化技术2025年-2026年研究服务采购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760万元。为做好电碳协同优化领域的技术支撑工作,拟对相关研究及项目建设服务进行采购,内容包含:(1)电碳数据诊断及改进技术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大数据异常识别及修正技术研究、
近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20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指导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执行碳资产评估业
12月4日,为服务钢铁行业碳交易,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出席2024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总经理褚英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为碳管理体系(钢铁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
近日,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研发的“碳资产交易操作平台系统”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该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PA),实现全国碳市场账户一站式自动登录,引入UKey存储柜与智能锁,实现无须取用实物Uke
近日,深圳供电局积极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盘活电网企业碳资产的有效路径——以碳配额盈余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融资。“我们通过碳配额质押获得400万元贷款资金,这一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在南方电网公司首开先河。”深圳供电局财务共享中心副总经理陈妍说。据了解,通过持续提升电网运营效率,逐步优化
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市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丛薇、邵建华、须文曦均供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就《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稿》较前两个履约期发生较大变动,企业需要认真分析政策变化对自身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面对政策变化创新思路,针对性开展工作,应对挑
Verra近日发布了一个新的方法学征求意见稿,让人大开眼界,因为根据这个方法学,关停现有的煤电厂就有机会获得碳资产。中国可是煤电大国,现在也在不断提高对煤电厂的要求,这个方法学的发布相信对很多煤电厂来说是个可以避免血亏的好消息。(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气候未来)方法学
10月2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总部与来访的阿塞拜疆能源部部长沙巴佐夫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推进国际能源合作进行了深入友好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建伟,阿塞拜疆驻华大使胡塞诺夫参加会谈。邹磊欢迎沙巴佐夫一行到访中国大唐。他表示,中阿两国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
2024年8月20日,兴源环境旗下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与维多(中国)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成为双方长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双方将在碳信用额交易、碳金融、双碳解决方案等多个业务方向上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共同在碳市场中发挥作用。新至双碳与维多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维多集团1966年创建于荷兰
1月16日,四部门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的通告工信部联节函〔2025〕13号为加快提升工业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束为介绍,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信用证”,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也是国家贸易的“通行证”,一般说法就是质量认证是“三证”,
近日,四川出台全国首个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碳足迹评价地方标准——《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并正式实施,由此填补了全国在该领域的碳足迹标准空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名单共包含十个大品类,其中锂电池试点名单最多,共覆盖了七省十二市区。在锂电池分类下,其中以广东地区最多、包含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肇庆市、汕头市六个城市,其他各省均有一个试点,如
2025年1月7日,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此次共遴选出26家认证机构,试点产品涵盖锂电池、光伏、钢铁、电解铝、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磷铵、木制品等产品。原文见下: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的
国家认监委秘书处1月7日发布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遴选结果的通知(认秘函〔2024〕63号),其中包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等26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认证机构名单及试点产品范围。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公布产品碳足
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市监认证发〔2024〕124号),北京市等25省、市、自治区40项产品入选该名单。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明确25个省市包含48个试点地区,试点产品包括光伏产品、锂电池、钢铁、电子电器(变压器)等。原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志就《工作指引》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工作指引》发布的背景是什么?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指引》明确,鼓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修订,确保实现2027年前制定100项和2030年前制定200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目标,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互认。关于电力碳排放核算,具体产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近日,厦门市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由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承建,是福建省首个碳足迹数字化认证平台。据悉,该平台首单完成了厦钨新能源三元材料产品的碳足迹认证。三元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一种关键材料,主要出口到欧盟。经厦门产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