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水是钢铁工业血脉,科学推进钢铁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伴随钢铁工业绿色化变革,水资源循环系统也将面临新要求,新发展和新构建。
中冶京诚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梁思懿多年来深耕钢铁工业废水资源化领域,他根据多年来在钢铁行业的工作经验指出:“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坚持节水优先、开源并重的原则,行业水效指标持续提升,部分钢铁企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企业正确理解,多方协同,务实推进。”
“废水零排”能实现吗?
“钢铁工业厂内水循环体系包括车间级水循环和全厂级水循环。现阶段我们更应聚焦全厂级水循环末端浓盐水处理问题上,避免浓盐水问题成为钢铁企业绿色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梁思懿说。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钢铁企业极追求“废水零排”,将生产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变为脱盐水再次进行利用,但仍会产生一部分浓盐水无法厂内消纳,尤其非沿海的内陆钢铁企业矛盾更为突出。
去年12月发布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针对钢铁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明确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等目标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企业要切忌盲目上马废水零排项目,不少项目缺少有效支撑和保障,易导致系统盐硝比等关键参数偏离实际、系统运维难度大、结晶盐无法处置等问题。” 梁思懿举例,如通过设置末端蒸发器进行盐水分离的解决方式,大部分钢铁企业的“废水零排”项目运营成本高,最终往往导致项目建而不用,成为了摆设。
梁思懿认为,钢铁工业废水零排不应搞“一刀切”,应遵循“梳理优先,依质定用”的原则。
“梳理优先”是要企业一定要先通过梳理摸清家底,包括水量水质、管线路由、错接漏接等,最大程度实现源头减量。“依质定向”是指依据废水水质确定最终用途。
“比如针对钢铁企业中脱硫废液、焦化废水等生态毒性较大的工业废水,可考虑设置浓盐水蒸发器等盐水分离装置,降低系统风险和环境风险。针对以循环排污水为主的全厂综合废水系统浓盐水,其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相对较低,建议以生产杂用和协同消纳为主,在厂区消纳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钢渣、水渣具备的复盐效应和硅氧四面体配位效应,使浓盐水中离子得以稳定固化。如企业周围环境地表径流水量丰沛且环境敏感度较低,应允许安全适度排放。” 梁思懿解释。
应科学构建区域水循环系统
我国很多钢铁企业融合在城市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因钢而生,因钢而兴。
从水资源循环的角度来看,钢铁企业是典型的城市用水、排水大户,地方政府应组织构建包含钢铁企业的区域水循环系统,钢铁企业则应承担更多城市责任,积极成为城市区域水循环中的关键一环。
“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现有城市钢厂应立足于就地改造、转型升级。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不应用割裂甚至对立的眼光看待钢铁和城市的关系。要统筹规划,消除壁垒,通过区域水资源循环系统的科学构建,推进钢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也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梁思懿说
梁思懿认为,通过企业、社区等局部单元内的水循环利用,工业和城市等社会系统尺度内的污水再生处理与直接利用,以及区域层面上再生水的生态媒介循环利用等,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层阶和不同用途水循环利用的有机衔接与耦合,实现水资源的安全高效利用、区域尺度上水资源的闭环循环利用。
“此外,不论钢铁企业内部水循环系统还是区域水循环系统,都是复杂的非传统供水工程,既具有污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又具有供水系统的特征,各方要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 。 他认为,针对复杂系统工程更要特别重视标准工作,突显标准的引领作用,要让执行者有标可依,有章可循。
作为ISO/TC282/SC2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回用技术委员会专家梁思懿也指出,钢铁行业水回用可充分借鉴ISO国际标准,加快制修订本领域国标,如ISO 20760、ISO 20761、ISO 23070分别从水回用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阐释了水回用关键环节的设计要求和关键水质指标,明确了处理工艺,管网输配和利用途径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多项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我国钢铁工业构建“安全、高效、经济”的水循环系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健全完善评价标准是当务之急,其中包括技术评价指标、效益评价指标等,特别是工业废水生态利用过程的风险评价标准应加快建立健全。”梁思懿坦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重点包括钢铁、石化化工、纺织染整、造纸、食品、皮革、制药、建材、有色金属、机械、煤炭、电力等工业行业废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或洗涤、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用水智能管控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的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标杆,提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安顺市人民政府发布安顺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力争完成14.5%的能耗强度降低激励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省里要求。产业
12月22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公示。详情如下: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公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2〕259号),我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遴选工作。经地方推
以水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山西省将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大领域发力,实现“三水”协同推进,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在水资源方面,重点是提升管控水平:保障重点河流生态流量,逐步构建汾河等七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质与水量联动考核机制;全力推动汾河太原段九河生态复流工程;打
云南曲靖市沾益工业园区白水片区9000立方米/天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已完成深度处理土建框架结构及设备基础施工,第一批设备正在开展调试,计划本月底建成试运行。沾益工业园区白水片区9000立方米/天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是沾益区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1001.80万元,占地
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加大了工业用水的需求,从而也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为应对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加大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186.4亿吨。2008年至2016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图表:2008-2016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能养鱼,是不是很“硬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通过中水回用工程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废水养锦鲤”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4月8日,记者从华菱湘钢获悉,目前该公司已建设炼铁口8500m3/h中水处理站3、工农闸3200m/h中水处理站,厂区55%至60%的废水实现循环再利用,每年减少外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使人们能够看得见星星、听得见鸟鸣。这是十九大期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勾勒出的一幅未来蓝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矿业如何在生态保护和开发中寻找到一个共赢的平衡点,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也考量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智慧
昨天下午,在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内,研究人员正在演示自助雨水洗车机的使用。(邓伟摄)收集屋顶雨水,经过净化后暂时储存,并利用太阳能带动水泵洗车。这是由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一项ldquo;黑科技rdquo;mdash;mdash;自助雨水洗车机。目前,已有多台设备在本市学校、医院试点安装。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力度,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规模保持较高扩张速度。与此同时,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高、总氮高、水质成分复杂等特点,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满足新排放标准和零排放的需求,加强
7月1日,国能江苏公司太仓电厂2×630MW机组全厂废水零排放综合治理改造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工业和脱硫废水零排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雨污分流以及满足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及安装、建(构)筑物的设计及施工、设备选型、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调试、
近日,河北公司定州电厂二期脱硫及废水零排设备日常维护项目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标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招标范围:二期脱硫及废水零排设备日常维护,包括设备参数日常分析、异常处理、生产应急处置、日常巡视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定期试验、定期工作、设备缺陷处理、事故抢修、
近日,博奇环保成功签约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焦化厂废水零排放项目,斩获钢铁焦化废水处理领域第一单。
摘要:膜蒸馏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耐腐蚀、耐氧化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处理工艺。并且近期板式多效膜蒸馏工艺已经在废酸资源化、含铬含盐废水零排等领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对膜蒸馏工艺的介绍分析,提出3类膜蒸馏在脱硫废水零排方案中合理化应用的工艺路线。以8t/h
摘要:膜蒸馏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耐腐蚀、耐氧化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处理工艺。并且近期板式多效膜蒸馏工艺已经在废酸资源化、含铬含盐废水零排等领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对膜蒸馏工艺的介绍分析,提出3类膜蒸馏在脱硫废水零排方案中合理化应用的工艺路线。以8t/h
摘要:如今,各项资源尤其是水资源日益紧张,寻求高效用水的方法刻不容缓。我国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水资源更是紧缺且污染十分严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膜技术的普及让废水回用以及物质回收变成了可能。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以其节能环保、设备简单等特性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主办的2017火电厂超低排放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长沙顺利召开,北京华德创业以赞助单位参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主体为ldquo;脱硫废水达标排放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废水零排预处理技术的应用rdquo;报告,参会代表对该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后众多电厂代表与我
作为排水大户,燃煤电厂年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企业排放的10%。其中,脱硫废水因浊度大、硬度高,及重金属、氯离子等含量高,容易结垢、腐蚀,处理难度较大。随着环保政策日渐收紧,对废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零排放技术应时而生,目的正是不让一滴废水外排。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尽管趋势使然,零排
11月2日,河钢正式出台实施《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建设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达产达效为契机,将张宣科技建设成为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努力打造绿色样板、创新标杆、高质量发展典范。河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在高消耗、高排放的冶金行业,合理利用氢能也是促进其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氢冶金是促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钢铁消费国。当
10月17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福建省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到2025年,全省现有钢铁冶炼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新建钢铁冶炼项目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和能效标杆水平,全省钢铁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日前,辽宁发布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
北极星碳管家网讯:8月15-16日,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就碳减排和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谈了几点想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实谋篇布局。二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三是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推进节能减排。会议发
日前,在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上,与会嘉宾认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冶金是氢能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能源冶炼重要路径之一,是助力钢铁工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在氢能方面,指出将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记者了解到,氢冶金以其巨大的减排优势,已成为钢铁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随着“双碳”目标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天津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计划》、《天津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指导钢铁行业持续减排,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起草了天津市强制性地方标准《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4月13日发布,5月1日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合规管理指南钢铁工业》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了保证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给出了钢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合规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管理内容及要求。适用于指导钢铁工业企业项目前期、建设期、运营期及退役期的全生命
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意见》提出,到2025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