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发挥区位、产业、人才和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动碳资产开发,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碳市场,先后经历国际清洁发展机制阶段(2013年及以前)、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阶段(2014—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并存阶段(2021年以来)。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标志着全国碳定价机制扬帆起航,碳资产开发经营管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值全国碳市场开市一周年之际,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编制《四川省碳市场碳资产发展大事记》,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准确认识和把握碳市场碳资产发展态势,提升能力,规范行为,创新发展,防范风险。
2004年
2004年,四川以实施森林多重效益项目为标志,启动林草碳汇项目开发。
2006年
2006年8月23日,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法国开发署在成都举行“中法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
2006年8月31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批准设立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2008年
2008年,四川将农村户用沼气引入清洁发展机制,开始与发达国家洽谈碳交易事宜。
2008年3月,乐山2户企业与瑞士维多集团签署碳减排量销售协议,收益额达3800万元。
2008年10月24日,国内最早的氧化亚氮项目“川化股份硝酸装置氧化亚氮减排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
2009年
2009年5月18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清洁发展机制工作推进会暨中德CDM合作交流会”。
2009年11月26日,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香港低碳亚洲有限公司、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签署四川首个、全国第二个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森林碳汇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森林碳汇贸易协议,实现首单林草碳汇交易。
2010年
2010年,广元在中国西部地区率先开展碳汇交易,分别向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提供1万吨、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中和指标。
2010年,德阳什邡市和绵竹市1.7万口灾后重建沼气池的减排量打捆售给挪威能源部,标志着四川沼气池首次进入国际碳交易。
2010年,中国首个与外资企业直接合作的林业碳汇项目、四川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启动。
2010年12月18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法国开发署、法国全球环境基金在成都举行“中法农村CDM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暨2010年CDM能力建设经验交流会”。
2011年
2011年1月1日,《四川省农村能源条例》生效。《条例》在国内首次将碳交易内容引入地方性法规。
2011年9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批准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开业。
2012年
2012年,四川首个沼气行业黄金标准项目——叙永户用沼气黄金标准自愿减排项目通过黄金标准委员会批准注册。
2012年4月11日,四川省林业厅、美国华特迪斯尼集团、大自然保护协会启动“川西南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森林碳汇项目”。
2012年7月,全球第一个成功注册的农村户用沼气领域的PCDM项目、中国第二个联合国PCDM项目——“四川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建设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获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并成功注册。
2012年8月20日,四川省森林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2014年
2014年5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四川省实施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相关研究”。
2014年7月9日,“四川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建设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全球能源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颁发的2014年度中国区“全球能源奖”。
2015年
2015年2月1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报送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相关数据的通知》,组织重点排放行业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报告碳排放数据。
2015年4月9日,“四川省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管理能力培训会(第一期)”举办。
2015年5月,四川省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直报系统挂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试运行。
2015年8月20日,“四川省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管理能力培训会(第二期)”举行。
2015年9月22日,四川省林业碳汇工作研讨会暨2015年度诺华碳汇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成都召开。
2015年9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2010—2014年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工作。
2015年12月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选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20家机构纳入四川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备案库。
2016年
2016年1月,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成立国电大渡河碳资产管理中心。
2016年1月29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立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2016年1月29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工作的通知》。
2016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成都召开“2016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及全国碳市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
2016年4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备案通知书》,予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资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成为非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第一家获得备案的交易机构、全国第八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2016年5月13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四川省2016年第一期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会”。
2016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设立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
2016年8月9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2016年12月16日,四川碳市场鸣锣开市,标志着四川正式跨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行列。四川成为继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之后,全国第八个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省份。
2016年12月16日,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揭牌,成为继深圳、北京、上海、广东、湖北、重庆之后全国第七个、非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第一个获准设立的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
2017年
2017年3月2日,四川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017年3月27日,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主办的“全国碳市场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第四期)”在成都举办。
2017年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配额试算工作组在成都开展电力、水泥、电解铝3个行业的碳排放配额分配试算工作。
2017年11月2日,《四川省农村能源碳交易项目开发管理办法》专家论证会在成都召开。
2018年
2018年2月8日,“四川省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能力建设培训会”在成都召开。
2018年2月2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要求年碳排放量达到1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率先开展碳披露。
2018年3月20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印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绵阳大熊猫碳汇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8年4月11日,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工作方案》,成为全国碳交易体系启动后首个出台推进方案的省份。
2018年5月,四川省林业厅在成都举办森林碳汇扶贫示范工程启动暨研讨会,标志着“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实施的森林碳汇扶贫工程启动。
2018年8月1日,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碳中和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启动四川首个国际会议碳中和项目。
2018年10月30日,成都建成四川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2019年
2019年3月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能耗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2019年4月,四川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同比口径居全国第五。
2019年5月2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2019年9月29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林草碳汇推进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林草碳汇多元化发展格局,林草碳汇项目总规模力争达到3000万亩。
2019年10月18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成都举办“四川省林业碳汇国际研讨会”,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四川林草碳汇战略五方合作协议》。
2019年10月18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向诺华集团(中国)、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等单位颁发“四川林业碳汇发展突出贡献奖”。
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部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科教片《碳索之路》在成都发布。
2019年10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场“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训班”在成都开班。
2019年10月31日,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向社会发布《四川省企业主动适应全国碳市场的十点建议》。
2019年11月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试算。
2020年
2020年3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路径的碳普惠机制建设思路。
2020年4月22日,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气候透明度:四川企业在行动——2019年度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回顾与展望》。
2020年8月17日,世界银行市场准备伙伴基金赠款项目“通过地市级及以下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队伍开展碳市场数据核查试点研究”框架下的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数据核查专项工作在川启动,乐山、达州、宜宾14户企业纳入核查试点。
2020年8月2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的通知》,启动第三阶段碳披露。
2020年9月16日,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启动编制。
2020年9月,2020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实施碳中和,利用四川农村户用沼气类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抵消碳排放。
2020年10月,成都发布《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公众低碳场景评价规范(试行)》及供热锅炉使用电能或天然气替代、机场光伏+储能静变电源(GPU)系统替代燃油、节能改造、造林管护、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湖泊湿地、测土配方施肥等第一批8个“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
2021年
2021年3月29日,《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发布,倡导在全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有序推广和规范各类活动碳中和。
2021年5月1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湖北武汉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预分配。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四川企业参与首日交易。
2021年7月29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林草碳汇行动方案》。
2021年8月25日,22个单位专家联合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从树立碳资产理念意识、创新碳排放治理模式、增强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碳减排服务水平、促进碳普惠社会参与方面提出30条具体倡议。
2021年8月25日,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联合发布全国首份《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及大型活动碳中和清单。
2021年9月23日,乐山市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成功为乐山市五通桥恒源纸业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发放四川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60万元。
2021年10月,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向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一笔2500万元的“碳足迹”挂钩贷款。
2021年10月,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四川《积极开发农村沼气项目》案例入选。四川开发11个农村户用沼气类国家核证减排项目,其中2个项目减排量获备案,年均减排量10.4万吨。
2021年11月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管和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方案》,启动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配额清缴工作。
2021年11月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成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管和配额清缴工作专班。
2021年11月9日,首期天府碳资产管理沙龙暨四川省碳市场政策培训举行。
2021年12月29日,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总工会、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成都市妇女联合会举办的成都市第七届青年技能竞赛碳排放管理员项目举行,来自成都大学等29家单位46支队伍92名选手参加竞赛。
2021年12月31日,四川累计46户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按企业数计,履约完成率为95.8%;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户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累计买入275.3万吨、成交额1.3亿元,累计卖出78.5万吨、成交额0.4亿元。
2022年
2022年1月7日,成都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表彰2021年度“碳惠天府”机制建设先进单位和贡献单位的决定》,授予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等17个单位为“2021年度‘碳惠天府’机制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为“2021年度‘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贡献单位”称号。
2022年1月1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交易工作座谈会,研究推动全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交易工作。
2022年1月21日,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联合省环境科学学会应对气候变化专委会、省环境保护政策法制研究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法律研究专委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多措并举降低碳市场清缴履约成本研讨会暨天府碳资产沙龙(第二期)。
2022年3月2日,眉山市青神生态环境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青神华力塔基热电有限公司未按时足额完成碳市场首个履约期清缴行为进行处罚,标志着四川首个碳市场、首个应对气候变化执法案件诞生。
2022年3月2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专题培训会。
2022年3月25日,宁德时代宣布,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2022年4月6日,雅安市宝兴县法院在审理的一起盗伐林木案中,6名被告人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自愿认购24吨的碳汇用于盗伐林木行为的替代性生态修复。该案是四川首例引入碳汇理念开展修复性司法案件。
2022年4月14日,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四川省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电视电话会议。
2022年6月7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要求防控资源无序圈占、盲目开发、弄虚作假等风险。
2022年6月14日,主题为“碳排放管理员和碳资产管理机构规范培育”的天府碳资产沙龙(第三期)在成都举行。
2022年6月15日,四川机场集团联合四川航空公司,分别从成都天府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同时起飞3U6933、3U8963全流程碳中和航班。
2022年6月21日,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召开碳排放交易、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核查、碳资产管理、碳资产评估、碳排放审计六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专家评审会。
2022年6月24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在成都召开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工作会。
2022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江西基地及江西基地实训中心揭牌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5月19日,第十届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会议由巴西矿业和能源部主持,主要围绕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可及等议题开展讨论。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出席会议并发言。中方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与各成员国的能源合作,致力于通过金砖能源合作平台与相关国家加强
2025年全国两会上,“绿色低碳”再次成为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完善碳市场制度”、“推进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严控高碳产业扩张”三大政策信号,直指制药工业命脉。制药工业作为能耗强度比钢铁行业高30%的“隐形碳排放大户”,如今正面临政策红线与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夹击。随着“能耗双控转
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力行业碳计量中心(电碳)授牌仪式在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该中心由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设立,由公司具体建设运营,建成后将助力新疆电力行业更好打造科学的碳计量体系,服务“双碳”目标更好更快在疆落地落实。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赵青山出席授牌仪式。在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性部署了18项任务举措,为全面落实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要求、加快推动虚拟电厂发展提质扩围提供了政策引领。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
“我们园区应该怎么系统规划用能结构?”“怎么理解零碳园区的绿电直供?”“您PPT里提到的碳足迹核算服务会增加我们多少成本?”……在贵阳一化工园区的会议室内,来自南网碳资产管理(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碳资产公司”)的双碳咨询业务经理杨珏、胡克正一一解答对面坐着的工业区管委会相关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我们园区应该怎么系统规划用能结构?”“怎么理解零碳园区的绿电直供?”“您PPT里提到的碳足迹核算服务会增加我们多少成本?”……在贵阳一化工园区的会议室内,来自南网碳资产管理(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碳资产公司”)的双碳咨询业务经理杨珏、胡克正一一解答对面坐着的工业区管委会相关领
兴业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元,达到10175亿元。近年来,兴业银行深化减污降碳领域布局,助力新兴赛道成长壮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截至一季度末,兴业银行投向水和固废治理等减污重点领域,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公共出行等降碳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分别超1200亿元
近日,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央企首单碳资产债券。该债券是通过超短期融资券方式筹资2亿元,采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发行,浮动利率挂钩碳资产收益权,募集的资金用于绿色清洁能源的经营周转。本次发行碳资产债券是该公司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开展绿色直接融资的一次创新,有力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期间,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新型基础设施事业部光伏方向华东区域负责人许国栋做了题为《136号文后,分布式光储投融资模式分析》的主旨演讲。许国栋表示,新政之下,光储产业融资市场发生了深刻的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4月15日,赣能股份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42万吨碳配额,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决定。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未来发展。此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悉,赣能股份此次出售碳排放配额,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公司灵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5年世界氢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宣布,其在赤峰打造的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下称“必维集团”)的可再生氨认证,这意味着远景在赤峰生产的绿色氢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绿氨产品。必维集团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5月20日,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南非电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提纳格兰·尚玛甘。提纳格兰·尚玛甘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使得能源转型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变得既紧迫又必要。对南非而言,降低碳排放与保障能源安全同等重要。南非也面临可再生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5月17日,中湘海外联合中湘资本新能源公司与香港绿洲电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建设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香港绿洲电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危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振来,中湘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少林出席并见证签约。中湘资本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5月20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京东通州永乐店物流园区2.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并正式投运。本项目是晶澳智慧能源携手京东合作的首个高标仓储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构建高效光伏系统,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为物流园区提供绿色电力供应,助力园区加快绿色转型。本项目采用“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
2025年5月21日,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竣工验收,该项目由南京金环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南筱豪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通过深度融合污水处理厂空间资源与新能源技术,采用5492块天合光能最新一代N型i-TOPCon双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