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检测点的选择
结合被调研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工艺的特点和潜在的溶解氧变化区域,分别在跌水前相对静止区、跌水后紊流区,以及管道、渠道或构筑物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检测点,连续测定上述检测点溶解氧的变化情况。
1.3 分析测试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直接测试法,主要监测指标为DO值,采用HACH HQ30d单路输入多参数数字化分析仪(标准型电极LD10103)进行测试。
02 工程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预处理单元沿程DO变化
2014年秋季对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检测点的DO值进行多次检测并取平均值,绘制主要检测点DO变化曲线,见图1,不同跌水点封闭状况、跌水高度和DO增量关系见表2。
2.2 跌水复氧的工程影响因素
(1)复氧量与跌水高度的关系。根据国内外跌水曝气的相关研究结论,传统跌水曝气工艺跌水导致的DO增量与跌水高度有关,跌水高度越高,DO增量越大。为此对表2中不同跌水点的跌水高度与DO增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图2所示。
根据图2,实际工程中跌水点的DO增量与跌水高度并无直接相关关系。虽然A厂两个跌水高度超过1 m的跌水点DO增量均达到3 mg/L以上,但B厂提升泵出口在跌水高度仅为0.4 m的情况下,DO增量同样达到3 mg/L以上,而同样是B厂,沉砂池0.5 m的跌水高度,DO增量不足0.5 mg/L。
(2)复氧量与跌水区域封闭状况。检测结果表明,跌水区域封闭状况是影响跌水复氧量的重要因素。从表2数据不难看出,相对而言,大部分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结构的跌水区域,跌水后的DO增量明显大于封闭或半封闭结构。例如同样是提升泵出口,B厂为敞开式结构,经0.4 m跌水后,DO增量达到4.28 mg/L,而A厂为半封闭式结构,虽然跌水高度达到1.4 m,但跌水后DO增量仅为3.49 mg/L,低于B厂水平。
(3)跌水区紊流状况及其他。调研发现,跌水点的紊流状况、跌水过程中水流受到的冲击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工程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复氧量水平,相关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2.3 跌水对污水处理厂碳源损耗的影响
(1)预处理单元DO消耗情况。复氧后的污水在后续的输水管道、渠道和构筑物中,可能被来自于城市下水道、污泥脱水区或其他途径的微生物所利用,从而使DO值降低,一定程度上消耗进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此对3座污水处理厂潜在耗氧段的DO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3。
表3数据表明,经跌水复氧后的污水,在流经后续密闭管道、渠道或进入单元构筑物时,会出现明显的DO浓度降低的情况。而根据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在该区域内的DO降低意味着快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消耗,模拟试验结果也验证了预处理单元各构筑物内微生物的存在。
表3中的数据以及模拟试验结果也表明,输水管道内DO消耗量与管道长度或污水在管道内的实际停留时间近似正相关,正常情况下,输水管道内每10 min停留时间可消耗0.5~1 mg/L的DO。
(2)复氧导致的预处理单元碳源总消耗量。污水预处理单元的复氧将导致两种类型的碳源损失:首先,预处理单元内的微生物以DO为电子受体,利用碳源完成生物合成;其次,预处理单元末端存留的DO进入后续生物系统的厌氧、缺氧工艺单元,同样消耗污水中的碳源。表4为案例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导致的碳源损失总量情况。
根据表4,被调查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均造成不低于5 mg/L的优质碳源损失量,其中B厂的碳源损失量达到10 mg/L,对于脱氮除磷所需碳源不足,或出水TN长期处于超标边缘,需通过投加碳源确保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厂而言,预处理单元碳源损失量相当可观。
03 跌水复氧的成因分析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预处理单元反复的跌水复氧、耗氧过程必将消耗污水处理厂原水中的碳源,进一步加剧碳源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对跌水复氧的原理和成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1 跌水过程DO变化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跌水过程中DO值的变化规律,在图3所示的典型跌水区域设置了5个检测点,进行跌水前(1#)、跌落过程(2#~4#)和跌落后(5#)DO的变化规律测试,见图4所示。
根据图4曲线,不同检测点两个深度下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且1#~4#检测点均处于极低值,说明跌落过程中没有形成明显的表面复氧现象。而污水自4#检测点(图3b水花上方5~10 cm)跌落至5检测点(图3b水花位置)的瞬间,溶解氧自不足0.2 mg/L增加至2.7 mg/L,DO增量达到2.5 mg/L,结果表明跌水复氧作用主要发生于污水跌落至池体底部的瞬间。
3.2 跌水复氧形成机制分析
跌落过程复氧潜能分析。根据图3,污水经泵提升并从出口排出的瞬间,可认为具有一定的水平流速,而垂直流速可忽略不计。因此整个跌落过程可近似按自由落体理论计算。根据自由落体理论和计算公式,不同跌落时间下所完成的跌落高度见表5所示。
从表5数据不难看出,对于高度小于2 m的跌水区域,污水将在不超过1 s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跌落过程,因此无论是采用哪种氧传递理论模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通过表层复氧,都难以达到工程测试的DO增量,尤其是对于污水处理厂进水泵出口、沉砂池出口等过水断面相对较窄、水量相对较大的区域,气水接触面更小,通过界面理论复氧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3.3 跌水瞬间快速复氧理论
根据图4,跌水区域内DO的增加几乎发生于跌落瞬间,跌落过程中污水并没有明显的DO增量。结合跌水复氧工程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污水处理厂跌水复氧的条件主要包括:敞开式跌水区域和跌落点明显的紊流,而污水跌落的瞬间是充氧发生的主要时段。支持该推断的理论包括:
(1)跌水的过程中虽然无明显的复氧现象,但水柱周边的空气在摩擦力作用下沿水流方向运动,在这种旋流的作用下,水柱与围墙之间形成明显的空气旋流,如图5所示。
(2)在空气旋流作用下,区域内的空气快速交换,同时将污水厌氧过程中产生并在跌水过程中释放出的各种小分子有机物和气态物质排放到区域内,这也是预处理单元跌水区恶臭产生的主要原因。
(3)在池顶不封闭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空气旋流可加速渠道内气体与渠道周边空气的流通,使新鲜空气不断注入到跌水渠道内;池顶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时,内外空气对流减小,区域内DO值逐渐降低。
(4)污水跌落至汇水渠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的富氧空气进入渠内,并与污水快速混合。
(5)水柱跌落至渠道内的瞬间,在冲击力作用下,界面的表面张力被破坏,氧传递阻力降低,加速气水混合。
(6)跌落瞬间,形成明显的波浪和水花,气水接触面增大,加速复氧过程。
04 基于跌水复氧的加盖控制技术研究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跌水复氧主要发生于跌落至底部水渠的瞬间,跌水区域内空气旋流是复氧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跌水区域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是复氧的前提。在实际工程中,跌水点的紊流状况和跌水区域内的空气旋流通常是难以控制的,因此本文提出通过跌水区域顶部加盖密封抑制空气交换的方式进行复氧控制,并选择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程性研究。
4.1 加盖密封技术原理
加盖密封跌水复氧控制的技术原理如图5b所示,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工程材料,在跌水区域顶部适当位置进行密闭处理,有效阻断跌水区域内空气与外界环境空气交换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跌水过程中气水之间的物质交换,跌水区域空气中的氧浓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稳定的低氧水平。
4.2 工程实施及效果
太湖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泵出口原为半敞开式结构(见图6a),顶部铺设有钢制走道板结构,渠底液位到池顶的间距约为2.5 m。采取工程密封措施前,对跌水区域内空气和水的溶解氧进行了测试,其中空气溶解氧基本保持在8.0~9.0 mg/L波动,与外界空气溶解氧浓度等因素有关;水中溶解氧保持在3.5~4.5 mg/L,波动性相对较小。
采用在走道板顶部加装柔性材料的形式对该跌水区域顶部进行了密封处理,工程的整体密封性相对较好,施工过程照片见图6b。工程实施后对跌水区域内空气和水的溶解氧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见图7所示。
根据图7,加盖封闭的前20多个小时内,跌水区域空气和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快速降低,表明跌水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氧向水中逐渐转移,导致封闭空间内溶解氧浓度降低。至24 h后跌水区域空气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到3~4 mg/L水平,水中溶解氧下降至1~1.5 mg/L,且基本保持平稳。多次破坏性试验出现基本相同的结论,且跌水区域的密封性进一步加强(出于安全考虑,预留了部分通气孔)后,空气中DO浓度可进一步降低至1~2 mg/L水平,此时水渠中的DO浓度可达到0.5 mg/L左右水平,有效抑制了跌水复氧。
05 结论与建议
(1)对3座典型一级A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预处理单元跌水区域普遍存在复氧现象,每次跌水后通常形成3 mg/L以上的DO增量;复氧作用主要发生于污水跌落瞬间,跌水过程中的复氧作用可忽略;复氧量与跌水区域的封闭情况、池型结构以及汇水渠的紊流状况直接相关,与跌水高度的关系不显著。
(2)预处理单元的管道、渠道或构筑物内微生物具有明显的耗氧能力,平均每10 min停留时间可消耗0.5~1 mg/L的DO,意味着同等量的碳源损失;预处理单元末端的DO进入后续生物系统,同样损耗碳源。被调查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单元跌水复氧均造成5 mg/L以上的优质碳源损失,部分工程甚至达到或超过10 mg/L,进一步加剧了碳源不足问题。
(3)采用加盖密封的方式进行进水泵出口跌水复氧控制,结果表明加盖密封后,跌水区域空气的溶解氧由8.0~9.0 mg/L稳步下降至3~4 mg/L;水中溶解氧由3.5~4.5 mg/L稳步下降至1~1.5 mg/L。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12日,孝感市安陆市西城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EPC)安陆市西城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标人:安陆市通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中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209708032.20元招标公告显
日前,丹江口城镇污水处理厂2024年年鉴公布。2024年葛洲坝集团丹江口中和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北京桑德丹江口颐源水务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丹江口润水源水务有限公司负责的16座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稳定,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的任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9%,丹江口
5月9日,河北秦皇岛市第四提标升级工程施工资格预审公告发布。本项目总投资18968.63万元,建设规模:主要通过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流化床(HPB)工艺,对原有AAO工艺生物池利用复合载体进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采用“生物池投加复合载体改造+高效沉淀工艺。在原有工艺深度处理段增设高效沉淀系统,改造原有粗
5月8日,通辽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及事故应急池项目EPC+O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名: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7519345.5元;第二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内蒙古国风清洁
近日,安徽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西部组团净水二厂正式通水运行,区域日污水处理能力再提升20万立方米,标志着合肥市西南片区水环境治理迈入全新阶段。西部组团净水二厂坐落于合肥市创新大道与派河大道交口处东北侧,占地186亩,设计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量可达30万立方米/日
5月6日,江苏扬州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处置项目采购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最高限价510万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污泥处置须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处置方式须符合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要求,合同履约期为3年。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为5月27日。详情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SZC-321023-HCZ
5月6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污水处理厂、处理站运营项目招标计划公告》,招标人河北霞润水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地点为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县域内1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站,预计2025年6月上旬发布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污水处理厂、处理站运营项目招标计划公告1.招标条件招标人:河北霞润水利科技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8日,江西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工业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运营服务采购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为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m/d。2.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为高新区白露科技园区域,包含两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8日,贵州省修文县扎佐工业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二次)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标人为贵阳市排水有限公司、贵州贵水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中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巨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项目一期工程污水处理服务费报价单价17.35元/m,一期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7日,太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设计》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据悉,安徽太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规划总面积761.30公顷。本项目位于安徽太湖经济开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近日,由江苏省环保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高新枫桥水质净化厂原位扩容和提升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原位扩容破解污水处理瓶颈枫桥水质净化厂(以下简称:枫桥厂)服务区域覆盖苏州高新区27平方公里,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污水量持续增加。本项目改造以枫桥厂为主体,以HPB技术为核心,同时
近日,安徽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净水厂——西部组团净水二厂正式通水运行,区域日污水处理能力再提升20万立方米,标志着合肥市西南片区水环境治理迈入全新阶段。西部组团净水二厂坐落于合肥市创新大道与派河大道交口处东北侧,占地186亩,设计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量可达30万立方米/日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日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州资源环保”)与越南进盛投资开发及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资源环保董事长曾建宁、广州资源投资集团总裁刘锋、广州资源环保副总裁刘文清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在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双方聚焦越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市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相关链接:成都:2025年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全力推动东郊污水处理厂搬迁PPP项目和西郊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厂PPP项目建设,两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底完工调试。
5月8日,青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与成都市温江城投顺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会议室正式签署废水价值共享项目合作协议,温江生态环境局、温江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政策创新啤酒企业生产废水具有高浓度有机物、无毒害、可生化性极好的特点,其含碳量可成为污水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4月1日,伴随新建碳捕集装置入口阀缓缓打开,标志着CPECC西南分公司承建的国内首个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引进分厂)碳捕集装置调试成功。作为国内首个天然气净化厂尾气碳捕集工业化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将CO用于回注驱气的示范项目,其碳捕集装置是国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近日,河南洛阳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符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格局和高效、清洁、低碳的产业布局,实现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工业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全市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主城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的通知》精神,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环境研究院”或“公司”)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和公司“稳中求进、以季保年、实干争先”的工作要求,于2025年3月10日,中标高县经开区污水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支持风能、太阳能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宜阳县、嵩县等风电场
作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先行者,天合光能已率先从光伏产品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深度挖掘分布式能源、集中式电站及新场景需求,构建覆盖光储及场景融合、智能微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等多元场景的解决
近日,中诚环境成功签约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7.5万吨污水硫自养脱氮提标项目。此次签约标志着中诚环境在环保行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再上新台阶,也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零碳脱氮技术创新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硫自养脱氮技术:国内最大规模应用该污水厂7.5万吨污水硫自养脱氮提标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