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六盘水市“十四五”工业节能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

2023-03-14 11:4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工业节能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贵州省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六盘水市“十四五”工业节能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稿),以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煤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加快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持续推进节能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各行业能效水平。

并要求工业企业要按照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政策规范等要求,确保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持续提升工业节能降碳项目和运营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六盘水市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六盘水市“十四五”工业节能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承诺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产业低碳转型关键的五年。六盘水作为全省能源工业化的先驱,是全省能源工业发展较好的市州之一,是“四区一高地”的重要支点,要在全省“工业大突破”中扛起应尽的责任,并确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工业节能工作,是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是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在工业节能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全市“十四五”期间工业节能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六盘水市“十四五”期间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3-2025年,展望2030年。

一、现状与趋势

(一)工业节能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节能管理机制,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工业节能水平大幅提高,全面完成“十三五”工业节能目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施“百企改造”工程,大力发展七大工业产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累计关闭煤矿55处,去煤炭产能1312万吨,去钢铁产能150万吨。2020年轻工业占比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2015年提高3.39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七大板块”实现产值150亿元。

2.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狠抓工业节能监察,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实施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推动节能环保与安全改造,淘汰燃煤锅炉47台125.95蒸吨和落后机电设备等,提升节能管理和能效水平,煤炭开采和洗选、水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7.73%以上,超额完成省级下达18%的目标任务,单位能耗产出较2015年大幅提升。2020年万元GDP能耗1.304吨标煤/万元,比2015年下降29.21%。

3.技术创新进步较快。“十三五”期间,采煤机械化率提升至100%,发耳煤矿建成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山脚树煤矿和发耳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急倾斜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辅助系统智能化率实现100%,盘江精煤公司火烧铺煤矿建成全省首个辅助系统智能化采面。建成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玄武岩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水城经开区醇基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锰锂资源绿色利用及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先后获得省市批复设立,煤矸石造土造地、煤矸石制取白炭黑联产聚合铝铁工艺等创新技术取得突破。

4.工业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创建绿色工厂6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1个。2020年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15年分别提高29.14%、2.21%。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工业节能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实现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机遇和挑战都具备新的时代特征。

1.发展机遇。中央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黔中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六盘水市后发赶超和对外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指明了“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明确支持六盘水市建设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六盘水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把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六盘水市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六盘水市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工作,为下一步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面临挑战。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初视察贵州工作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州省“十四五”工业节能规划》提出,把推进工业节能作为落实工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硬任务,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六盘水市工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明显、轻重工业比例失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支柱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附加值普遍不高,新兴产业发展动能、企业创新能力、工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工业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仍然突出,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应提高战略意识,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发展部署要求,找准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三)工业节能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产业结构偏重。工业结构以能源矿产资源为基础,以“煤、电、钢、材”等重工业为主,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比重达到90%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大。“十三五”末,一次能源产品中原煤产量占全部能源产量八成以上,电力仍以煤电为主,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是工业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偏重”的产业结构将加大完成能耗双控目标的压力。产业链条不长、幅度不宽,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资源能源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是碳排放规模和强度较高。六盘水市主导产业基本均为高碳排放产业。据测算,2020年六盘水市碳排放强度为3.98吨/万元,是全省碳排放强度的2.3倍。结合六盘水市碳达峰预测值,根据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限制性要求及严控过剩产能总体部署,六盘水市工业主导产业将受到极大限制。

三是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六盘水市传统产业占比大,部分企业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能效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滞后,部分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尚未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达到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重较少,部分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地推广,能效水平不高的设备还普遍存在,节能潜力挖掘不充分。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重点耗能企业对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参与度不高,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较小、基础薄弱。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缺少提供节能低碳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机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紧紧抓住“一区两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西南地区重要能源及能源化工基地、全省重要基础材料基地)建设契机,把推进工业节能作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工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硬任务,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以深化节能提效为核心,以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为动力,以“抓重点、施政策、强监管、树示范”为主要发力点,推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绿色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谋划,分类落实。坚持全市一盘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加强对工业领域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和全面推进,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按照全市总体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联动,切实落实工业节能各项任务,稳妥推动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驱动工业绿色转型,加快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创新开发及推广应用;强化标准规范、示范引领,促进各行业对标提效;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节能的创新应用,推动数智化创新应用,为工业节能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准确把握工业节能与产业发展、能源安全、生态保护、绿色消费等的关系,把节能降碳全面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聚焦能源消耗量大、增幅快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加强产业耦合互补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着力推进存量节能和增量少能协同发展。

——坚持政策引领,市场主导。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健全工业节能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工业企业节能积极性;完善促进工业节能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加快节能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市场主体节能绿色转型发展动力,引导工业节能新投入。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节能环保产业不断壮大,资源利用水平、绿色制造水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完成工业节能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

——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到2025年,煤炭洗选、煤电、钢铁、水泥、焦炭、电解铝等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

——稳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重点行业资源产出率持续提升,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下降22%,新增七大高耗水规模以上企业建成节水型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成,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稳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绿色工业园区占比达到50%以上,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企业共计10家以上。

展望2030年,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稳步下降,资源利用水平、绿色制造水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专栏1 规划目标指标表

146.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节能查看更多>污染物排放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