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和示范技术。新污染物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监测、监管与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生态环境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2月27日
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为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2〕1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为核心,以科学评估、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夯实基础为原则,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加强制度和科技支撑保障,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助力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建设美丽广东。
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和示范技术。新污染物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监测、监管与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调查评估,逐步摸清环境风险底数。
1. 实施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建立省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衔接国家调查制度。2023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中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 开展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落实国家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要求,制定广东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方案。珠三角地区以纺织印染、涂料、橡胶、电镀、电子电路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粤东地区以纺织印染、电镀、养殖、医药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粤西地区以石化、养殖、橡胶等行业为重点,粤北地区以养殖、涂料、医药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环境调查监测。依托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珠江、韩江、粤东沿海及粤西沿海等水系和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地表水新污染物污染状况本底调查与环境监测。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省内重点地区土壤、地下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源废水调查监测工作。2025年底前,初步建立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评估。研究制定广东省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方案,对列入国家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和本地区高关注、高产(用)量、高环境检出率、分散式用途的化学物质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制定省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列入省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的化学物质以及抗生素、微塑料等其他重点新污染物,按照“一品一策”管控措施要求,开展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识别优先控制化学品的主要环境排放源,动态更新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并适时完善管控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重点行业中重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识别本地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药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严格源头管控,切实防范新污染物产生。
4. 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加强宣贯和督导力度,重点督促企业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强化与国家的监督执法联动,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生产者、加工使用者和进口者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情况的监督,加大抽查频次,对违法企业依法予以处罚。(省生态环境厅负责)
5. 严格实施新污染物禁限措施。按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要求,落实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禁止、限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依法限期淘汰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工业化学品、农药、兽药、药品、化妆品等,未按期淘汰的,依法停止其产品登记或生产许可证核发。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准入管理。加强进出口管控,落实化学品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等有关文件要求。严格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水俣公约》等国际公约,落实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及汞化合物的淘汰、禁止、限制、控制等管控措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加工使用已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行为。严格落实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有关新污染物含量控制的要求,加强对玩具、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的监管执法。(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药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过程管控,有效控制新污染物排放。
6.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对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重点企业涉新污染物相关的环境信息公开,企业应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情况以及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名称、浓度和数量等相关信息。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替代和排放控制,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 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落实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类抗菌药物的规定。加强兽用抗菌药监督管理,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指导养殖者依法依规使用投入品,督促其严格执行用药休药期规定。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建立主要养殖品种用药减量技术模式,骨干基地实现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以上。(省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 强化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面推广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鼓励研发高效低风险农药,稳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和替代。鼓励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装物,指导各地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探索建立回收处理长效机制。(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末端治理,持续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9. 加强协同治理。生产、加工使用或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事业单位应纳入重点排污单位。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污染控制措施,达到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目标要求;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有关要求,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或填写排污登记表,并在其中载明执行的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及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排放(污)口及其周边环境定期开展环境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依法公开新污染物信息,采取措施防范环境风险。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废药品、废农药以及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废反应基和废培养基等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实施治理试点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市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在前期对本地区重点化学物质筛查识别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探索形成一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新污染物减排以及污水污泥、废液废渣中新污染物治理示范技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
11.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信息化平台,整合新化学物质名录、优控化学品名录、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相关数据库,提高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环境治理智能化管控水平。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抗生素和微塑料生态危害机理、绿色替代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的环境筛查与识别、环境危害机理、基准与标准制定、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等相关研究。(省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 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加快建立新污染物分析测试实验平台,配齐配全新污染物检测仪器设备,初步形成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开展非靶向-靶向监测技术研究,对新污染物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检测。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污染物专业监测技术人员。重点提升水源地、城市供水系统新污染物风险监测评估能力,有效防控饮用水健康风险。(省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海关、市场监督、药监等单位参与的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组建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新污染物治理的组织领导,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美丽广东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体系,组织落实本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省生态环境厅要牵头会省有关单位,于2025年底前组织对各地级以上市落实本工作方案的情况进行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药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监管执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加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禁止或限制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其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的监督执法。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推动新污染物生产、使用、废弃、排放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拓宽资金渠道。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做好新污染物治理资金保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污染物治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新污染物治理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税务局,广东银保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宣传培训。广泛开展新污染物科普宣传,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强化新污染物治理主体意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举报涉新污染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发布《厦门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目标到2025年,落实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围绕涉新污染物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开展新污染物调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试点;完成一批我市特征性新污染物及其主要排放源的筛
2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目标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及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基础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如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有关处室、执法总队、机场分局: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浙江省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低于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于92%,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高于94%;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平,实施
2月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根据《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和我国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印发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上海版的《清单》中增加了对微塑料与双酚A的管控:另外,在2月5日发布的《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中,明确
2月6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并将于3月1日施行。该名单中共列入16种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沪环土〔2023〕2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根据《上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安排制定落实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严格源头管控,防范新污染物产生;强化过程控制,减少新污染物排放;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加强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等共
2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和风险评估,构建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等7项主要措施,初步建立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文件全文如下: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筛查、评估能力大幅提升,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基本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完成国家重点管控和优先控制化学物质的环境信息调查,基本摸清全区
1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文,印发《河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制定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等六大类共十余项工作任务,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建立省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安排制定落实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严格源头管控,防范新污染物产生;强化过程控制,减少新污染物排放;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加强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等共
2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和风险评估,构建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等7项主要措施,初步建立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文件全文如下: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基本掌握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以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对一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开展专项治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机制逐步
签约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详情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2〕15号)部署安排,加强新污染物治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大气、水、土壤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统筹推进,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风险筛查基本完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新污染物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一时间,新污染物从哪而来,如何治理的讨论成为环保领域的热点话题。新污染物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般把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但尚未纳入环境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列为新污染物。这
11月2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就《贵州省“十四五”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现有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情况和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底数;落实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新污染物治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黑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到2025年,完成全省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信息调查。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逐步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新污染物治理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4日,广州发展龙川龙母二期第一阶段80MW林业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本工程划分为1个标段,由两个子项组成,具体如下:子项一:广州发展龙川龙母二期第一阶段80MW林业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简称“光伏发电项目”)子项二:广州发展龙川龙母二期第一阶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做好我省控排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企业控排企业应于6月20日前按照核定的2022年度实际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上缴足额的配额进行履约。控排企业账户中配额不足以清缴履约的,应提前在交易平台购买补足。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和光伏、风能发电功率预报能力。探索建设气候投融资研究机构,发展碳信用气象服务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9日,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团队到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岭门镇228国道以北地块开展项目工程选址工作,其作为投资主体将在电白计划建设500MW/10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电力独立储能项目则属于国家扶持项目,通过新的锂电池技术,在晚上进行电力储能,白天用电高峰再放出去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2023年重大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明确,能源工程(共11项),包括东莞市高压电网重点建设项目、东莞市中低压配电网重点建设项目等工程。原文如下: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东莞市重大项目计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3年2月17日,通过爱企查显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设立广东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爱企查显示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和研发制冷空调控件元件和零部件的厂商,旗下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8日,中国能建江苏院总承包的广东华电清远华侨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投运。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首台(套)G50燃机应用示范工程,建设2×75兆瓦联合循环机组,配置2套50兆瓦级燃气轮发电机组+2台双压余热锅炉+1套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1套抽凝背式汽轮发电机组,组成2套“
3月6日,广东省河源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重点任务,光伏相关内容包括:大力推动光伏发电有序开发。编制河源市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引导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开发、加快投产。鼓励各类社会主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1年3月注册成立,负责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生产经营和协调服务等工作,投产风电项目5个,容量392.5MW;投产光伏项目9个,容量573MW;计划2023年底投产容量375MW。公司始终坚持党建
3月8日,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汕尾电厂二期5、6号机组(2×1000MW)扩建工程汽轮机、发电机设备合同签约仪式在广东能源集团举行。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骅、汽轮机公司副总经理苗雨、电机公司副总经理李泰岭代表各方签署合同。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黄镇海,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