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全国水务行业领先企业和水务全产业链大型服务运营商,粤海水务锚定“科创强企”战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围绕水务科技研发主线,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智慧水务”技术产品体系全国先行起步。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广州南沙,粤海水务聚力打造的智慧水务标杆示范点,正以蓬勃创新动力,优质服务百万湾区百姓,为南沙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供水保障。
01 数智融合:打造“智慧水务”全流程管控标杆示范
广州南沙自贸区地处珠江口岸,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近年来已逐步形成广州城市副中心“三区一中心”的发展格局。粤海水务践行“供水为民、服务发展”的国企担当,高质量运营管理着该区3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规模合计达58万吨,服务人口逾百万。2022年12月,南沙区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对“智慧水务”管控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粤海水务勇挑重担,以保障南沙供水安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目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运营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打造“智慧水务”全流程管控标杆示范。
基于“数字孪生”云平台技术,粤海水务将南沙黄阁水厂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智慧水厂”。该平台以水厂三维数据底板为基础,数学模型和知识库为支撑,集成生产现场实时数据和视频信息,对各工艺单元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分析、优化控制。工作人员通过“孪生场景”,结合现场具有AI视频识别能力的轨道机器人等智能装置,在中控室即可实现远程巡检、工艺仿真、智能监盘、全厂布防等一站式操作,原本每天两小时一次的人工巡检取消了,人员进入高风险场所的频率减低了,发现及定位问题的时效性提升了,“以机代人”显著提升了水厂运行管理效率。
为有效解决南沙区供水面积大、管网水压分布不均的问题,粤海水务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智慧管控平台,从原水取水到厂内各生产工艺环节,再到送水、中途加压泵站和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体化监控,覆盖“原水-产水-供水-用水”全链条。同时结合动态水力模型及机器学习技术,在南沙水司搭建了供水“一张网”智慧调度系统,通过需水量精准预测,自动生成多水厂供水优化调度方案,自主引导泵组开停机时序,智能调整24小时出厂水压,在确保全区用水水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供水能耗。
02 科技引领:漏损控制、降耗减排齐头并进
粤海水务聚焦南沙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技术课题,自主研发了“管网三层级分区”体系,采用管网动态压力调控、漏失评价定位等技术,形成了集管网GIS、管网分区、管网监控、管网建模及压力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智慧控漏”数字化平台,将管网资产管理、模型运算、漏损控制、调度决策等应用全面融合,从而快速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网输配体系,有效提升城市供水管理效能,满足“智慧水务”建设新常态下的管网运营与供水服务需求。该系统在南沙区推广应用以来,供水管网漏损率已由11.2%快速下降至9%,每年节约水资源损耗约达360万吨。
同时,粤海水务基于“AI模型+边缘计算”技术,在黄阁自来水厂4条混凝投药关键工艺段全面实施“智能加药”,消除原水水质扰动和人工操作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投药控制精度,在保证水质达标的情况下,药剂投加量降低约15%。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践行者,粤海水务在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南沙黄阁水厂厂区建筑物屋面条件,积极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19MWp。通过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均节省电耗130万kW·h,可减少碳排放1270吨(以CO2计),相当于减少30台小型汽车行驶60万公里的碳排量总和。
03 多重举措:从源头到龙头的水安全保障
民生供水,安全为要。
粤海水务始终将供水安全视为生产运营管理的头等大事,在广州南沙通过多维度的系统与技术保障,持续提升“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保障,水质合格率长期稳定在100%,以坚实行动彰显“中国水安全专家”科研技术实力。
为确实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粤海水务在南沙构建了“取-制-供-用”全过程水质保障体系,在取水口、水厂各生产工艺、供水管网、二供泵房等各个关键节点覆盖水质实时监测仪表,打造水质监控“一张图”和分析预警能力。粤海水务南沙水质化验室获得CMA资质认定,并通过Aqua-LIMS系统有效提高了水质管理标准化、流程化水平。
下步,粤海水务还将引入水质更优的西江水源,结合黄阁水厂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的“超滤膜”工艺,全面提升南沙供水水质,进一步构建“同城、同网、同质”的供水保障体系。
04 智“惠”服务:创新赋能持续改善用户体验
随着数智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升级,越来越多的智“惠”服务正带来更舒心、更便捷的用户体验。
在南沙区,粤海水务借助“水务+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抄表、智能收费、智能客服、智能工单系列应用迭代,完成了“报装-立户-抄表-计量-收费-缴费-客服”的用水服务全流程智慧管理升级。现在更多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轻松享受业务办理“零跑腿、零资料、零流程”的“三零服务”,业务网办率逐步提升至85%。同时,粤海水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智能水表”应用,目前服务已覆盖全区超过30%用户。随时“手机一点”,便可查看自家用水量等情况,如出现异常用水还会及时收到提醒,有效保障用户权益、提升服务品质。
基于“大数据+客户画像”技术,粤海水务开发了“客户画像及用水行为分析识别系统”,通过对抄表、收费、工单和网上营业厅等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立了水务客户标签体系,及时掌握用户诉求、用水及缴费异常情况,精准开展差异化服务。据统计,该系统投用以来,粤海水务在南沙区的人工话务量减少约95%,用户满意度提升至96%。
科技赋能发展,智慧改变生活。2022年11月举行的第二十四届高交会上,粤海水务在广州南沙应用的“数字孪生”“智能巡检”“智慧控漏”等创新技术与产品获得广泛关注,而这仅仅是粤海“智慧水务”的一个缩影——在东深供水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大型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管理,以及全国多地的城乡水务项目运营管理中,一个围绕原水、制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全流程”业务,计划打造“一个平台、四大领域、八套核心应用”的“智慧水务”技术产品新体系,正在全面高效建设之中。未来,粤海水务将以“智慧水务”探索创新之力,持续引领水务行业发展变革,为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31日,粤海水务与江西省南昌县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深化双方供水合作,携手推进自来水厂新建、扩建及配套管网建设。南昌县委书记陈翔,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彧超,粤海水务党委书记、董事长郑航桅,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国伟等出席仪式。据悉,本项目投资7.18亿元,主要新建银三角水厂、扩建黄
5月24日至26日,2023年印尼-中国智慧城市科技与投资博览会(INDONESIA-CHINASMARTCITYTechnologyandInvestmentEXPO2023)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来自两国科技、金融、企业各界的2000余名嘉宾代表到场参会。粤海水务作为25家受邀中国企业之一出席博览会,以“智慧赋能,链接全球水业市场”为主题
5月19日,肇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梁永生带队到深圳举行肇水发展股权交易签约仪式。粤海水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国伟与肇水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新分别代表粤海水务、肇水集团签署合约。此次签约双方对肇水发展的股权比例进行优化,妥善解决了肇水发展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助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此为指导,2023年,粤海水务认真贯彻粤海控股集团部署,积极发挥全国水务龙头企业作用,坚持科技赋能、技术引领,创新探索“低碳+
3月22日至28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期间,粤海水务积极组织下属公司,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在广东、江苏、云南、贵州等地的30余个城市丰富开展“水润千里·粤海同行”系列活动,吸引数万人次广泛参与,在各地掀起节水、护水、爱水宣传热潮,以实际行
2月2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PPP项目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供应商为毅康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水务控股有限公司/华盛昌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项目概算总投资126316.51万元。烟台市城市管理局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PPP项目中标结果公告一、项目编
2月20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烟台市城市管理局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PPP项目预中标公告,毅康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水务控股有限公司/华盛昌发展有限公司预中标该项目,项目建安工程费1012122914.75元,融资利率3.10%,初始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2.66元/吨。北控水务联合
2022年12月30日,东莞清溪第四水厂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粤海首年布局的31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厂站全部建成投产,总设计装机容量23.4兆瓦,全年实现总发电量48.94万度。战略创新,水务+光伏=发电+减排2022年,粤海集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的重要部署,助力实现“碳达峰、
2022年12月30日,东莞清溪第四水厂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粤海首年布局的31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厂站全部建成投产,总设计装机容量23.4兆瓦,全年实现总发电量48.94万度。2022年,粤海集团以探索打造“碳中和”水处理厂为目标,粤海水务依托下辖水处理厂站数量多、分布广,占地、池体及屋顶面积
11月17日,第二十四届高交会继续火爆开展。本日,粤海水务与7家企业签下总额4.4亿元的“大单”,公司官方微信视频号主题直播成功吸引逾11.1万观众在线观看,实现业务、品牌“双突破”。在上午进行的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签约仪式上,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全国节水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烽,水利部珠
5月24日至26日,2023年印尼-中国智慧城市科技与投资博览会(INDONESIA-CHINASMARTCITYTechnologyandInvestmentEXPO2023)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来自两国科技、金融、企业各界的2000余名嘉宾代表到场参会。粤海水务作为25家受邀中国企业之一出席博览会,以“智慧赋能,链接全球水业市场”为主题
5月9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亮到访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开展座谈交流,并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航天信息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天晖,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为琛参加活动。张亮一行参观了航天信息展厅,了解了航天信息发展史和“聚焦新战略,打造新航信”的
5月9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与来访的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座谈。双方就深化战略合作、拓展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曾义和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本立,副市长冉斌、宋旭升出席座谈。雷鸣山对胡忠雄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贵阳
4月26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北控水务智慧水务现代产业学院成立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河南开封隆重举行。这是北控水务成立的第8家产业学院,是校企双方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新起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昊,党委副书
2023年3月14日,达泽环保品牌脱颖而出荣登央视CCTV2,以细致的镜头向人们展示了达泽环保的卓越品质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的丰富案例,成为环保行业的一大焦点,彰显品牌实力!央视作为媒体的权威代表,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在媒体中具有“中央”地位,其影响力触达全国将近14亿人口。本着对全国消费者
3月14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西江干流(浔江平南县段)一江两岸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PPP项目(一期)社会资本采购终止公告,项目因投标人不足三家而采购活动终止。项目预算金额99997.91万元,西江干流(浔江平南县段)一江两岸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一期)工作范围为浔江平南县平南三桥至平南二桥
近日,贵州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2023年贵州省共安排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158个,年度预期投资8003.86亿元,涉及“四化”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三大领域,包含收尾项目、新建项目、续建项目、预备项目四个类型。其中涉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智
水是生命的源泉,随着城市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监管和治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困扰,水质监控不及时、水灾预警不及时更是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达泽环保为解决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务服务便捷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循序渐进地推进智慧水务建设进程应用而生。你知道什么是「智慧水务
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显示,2020年,列入统计范围的15556家企业从业人员数为1859297人,据此测算全国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为321.73万人,占2020年全国就业人员年末数的0.43%,比2011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对全国就业贡献成逐步扩大的趋势。连续5年的统计样本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我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2月13日,由中核环保有限公司和瑞邦晟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核智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启动仪式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乔俊杰出席活动并揭牌,区领导恽淇丞、李德森参加活动。近年来,武进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随着我国水务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水务运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水务企业的指标化研究和实施,是评价水务企业绩效、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入数字化的建模和分析手段,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数据挖掘的全链条,能帮助企业快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改进问题
行业现状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城镇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要求县级镇、尤其是重点镇必须建立污水处理厂。截止2012年9月,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272座,处理能力达到1.40亿立方米/日,比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3座增加439座,比污水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增加150万立方米/日,由此可见,城镇污水处理厂不论是数量和处理能力都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污水处理厂在承担环保减排的任务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药。据统计,水、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