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南京市人民政府7月21日印发《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完成国家、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和监测任务,明确管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落实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本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探索开展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2〕15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政办发〔2022〕81号)要求,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更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完成国家、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和监测任务,明确管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落实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本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探索开展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
1.建立新污染物治理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发改、科技、工信、财政、建设、农业、商务、卫健、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参与的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强化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同共治;建立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江北新区管委会和各区人民政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统筹推进全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建立新污染物治理考核机制,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体系,市有关部门加强分工协作,江北新区管委会和各区人民政府强化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调度、检查、通报制度,制定重点治理项目清单,共同做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建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南京禄口机场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建立完善有关标准规范。坚决落实国家、省级新污染物有关政策措施。在国家、省级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典型区域或行业新污染物筛查、治理技术及环境风险评估等地方标准规范。(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开展调查、监测和评估,筛查重点管控新污染物
3.开展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按照国家、省级部署,2023年底前,综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第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和本市实际情况,完成全氟烷基化合物、十溴二苯醚、短链氯化石蜡、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壬基酚以及抗生素等重点管控、优先评估的新污染物在生产、加工、使用、储存、排放等环节的品种、数量、用途等基本信息调查。(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4.开展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依托本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根据省级工作安排,在长江(南京段)重点流域和化工园区(集中区)、化工监测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新污染物环境本底调查监测,推进对化工(石化)、医药、农药等重点行业以及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等企业开展全氟化合物、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筛查监测。开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退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新污染物非靶向筛查监测研究;选取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为重点监测点,开展全氟化合物、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配合省级部门开展化工园区新污染物环境健康调查监测。(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探索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开展环境空气中卤代烃类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按照上级部署,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要淡水养殖区,开展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开展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生物效应与危害机理、食物链安全和健康风险等研究,科学指导城市新污染物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建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和企业清单。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筛查工作方案部署,落实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调查、监测、评估工作任务,配合建立完善评估数据库。对照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省级补充清单等,依托江苏省污染源“一企一档”管理系统,开展重点管控行业、企业筛查,结合本市生产实际和已开展的各项调查、监测结果,制定南京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制定南京市重点管控区域、行业和企业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源头控制,减少新污染物产生
7.强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严格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督促从事新化学物质研究、生产、进口和加工使用的企事业单位主动开展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新化学物质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开展监督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8.严格环境准入和进出口管理。对照《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纳入淘汰类的但未按期淘汰的产品,依法停止其产品登记或生产许可证核发。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准入管理。依据《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和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加强相应化学品进出口管控。依法严厉打击已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非法生产和加工使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南京禄口机场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严格落实玩具、学生用品、幼婴用品、汽车、家具、电子产品、建材、食品及接触材料、服饰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控制要求,减少产品消费过程中造成的新污染物环境排放。全面落实国家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限值和禁用要求。推动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标准研究。(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过程控制,减少新污染物排放
10.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对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企业,每年选取100家以上,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引导企业持续开发、使用绿色环保原材料(产品)。企业应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按规定公布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的情况以及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名称、浓度和数量等有关信息。(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加强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监管。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落实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类抗菌药物。加强兽用抗菌药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兽用抗菌药物使用,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2025年底前,5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养殖减抗行动。支持在水产养殖主导区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创建,推广“用药减量”等生态化养殖技术,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进“白名单”制度实施,加强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到2025年,产地水产品合格率超过98%。(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强化农药使用管理。严格执行限用农药定点销售、实名购买和溯源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推广“四诱”技术、生物防治等技术产品,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严格执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引导生产企业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的大容量包装物。到2025年,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入末端治理,防范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13.加强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将生产、加工使用或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中所列化学物质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实施重点监管。督促、指导排放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落实污染控制措施,达到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目标要求;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载明执行的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及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排放(污)口及其周边环境定期开展环境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依法公开新污染物信息,采取措施防范环境风险。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严格落实废药品、废农药以及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废反应基和废培养基等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要求。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探索微塑料污染治理路径。(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开展化工园区等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在化工园区(集中区)推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控,落实新污染物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源头管控、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管理要求,2025年底前,化工园区新污染物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开展废水、固废中的新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建设新污染物治理示范工程,力争形成若干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和新污染物减排示范。鼓励在重点养殖区、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污染场地等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治理能力,形成新污染物治理优势
15.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依托在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织新污染物采样、检测、监测、评估等技术交流,形成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人才队伍。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监督、执法、监测、评估等领域技术保障能力。鼓励建设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的化学物质危害测试实验室。面向社会征集新污染物研究、治理领域专家,建立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库,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咨询、管理支撑、技术指导和服务。(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对照省级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实现与省级平台对接,推动逐步实现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在线监测监控。鼓励开展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新污染物管控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鼓励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及监测监控等设备研发。支持科技平台开展新污染物有关理论基础和管控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搭建高水平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政产学研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引导有新污染物替代、减排、治理需求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资源对接,充分发挥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力量,研究解决新污染物治理中的瓶颈问题,服务企业发展。(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执法监管。加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企业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禁止或限制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其有关产品生产、加工使用、进出口的监督执法。探索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金陵海关、新生圩海关、南京禄口机场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资金支持。加大对新污染物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智慧监管、污染治理等有关工作的资金投入。支持新污染物治理项目申请中央、省级大气、水、土壤等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通过“环保贷”“环保担”等绿色金融政策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的支持力度。新污染物治理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污染物治理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加强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鼓励企业、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为新污染物治理建言献策,举报涉新污染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2025年3月14日,“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及中国城镇污水与污泥处理大会”于苏州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水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为环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十分感谢各位嘉宾、同仁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各位同
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化工和制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我们将在2024年6月3日至4日,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举办的上海2024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及上海国际泵管阀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泵阀展”)期间,同步召开“2024化工和制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安全处理新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
3月12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长板”技术装备形成国内主导、国外走出去的优势格局。到2030年,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自主可控,长板技术装备优势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源头污染、重金属污染防
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生态环境部2月例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24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926件,其中人大建议521件,政协提案405件,承办总件数同比增长2.8%,主办件总数同比增长17%。截至目前,所有建议提案均已按期高质
2月12日,中交建筑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著,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明出席仪式见证签约,并就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进行座谈交流。白著对陈明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交建筑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文化理念以及生态环保业务开展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生物药品制造(C2761)、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C2762)及相关生物技术服务(M7340、M7452)等行业的建设项目。关于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全面深化改革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通知,,着力强化环评要素保障,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于公开征求《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印发《辽宁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管理规定(试行)》,规范纳入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产业园区申请、跟踪评估、退出等程序,深化试点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改革。辽宁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管理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
2月18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安徽省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纳入试点的产业园区内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城市道路,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城镇排涝河流水闸、排涝泵站等五类建设项目,免予环评备案管理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安徽省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及时推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闭环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合力,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守好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将强化制度衔接联动,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守牢生态环保底线,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监督等制度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0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发布《三门峡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文件指出,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筛查,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建立市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9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总体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等制度衔接更加顺畅,基层审批、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显著增强,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和企业落实环评责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7月31日印发《宿迁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目标2023年底前,完成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2024年底前,发布《宿迁市新污染物重点治理项目清单》(第一批);到2025年,完成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估,明确管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4月29日,江苏新建灌云经开区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一期工程)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工程总承包评标结果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牵头单位: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单位: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责任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近日,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度南京市瞪羚企业名单》,林洋储能凭借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荣获南京市“瞪羚企业”称号!作为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特征的创新型企业群体,瞪羚企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近日,第五届(2025)沙漠生态光伏电站建设论坛暨沙戈荒光伏发电项目观摩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一道新能应用技术部经理程辉受邀出席并作《沙戈荒柔性光伏支架系统解决方案》主题报告。沙漠“种太阳”,光伏治沙走进“三北”“三北”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区域,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六批(总第十三批)受理注册虚拟电厂相关信息,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南京宝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等3家虚拟电厂提交的注册申请,对虚拟电厂提交的注册材料完成了资料条款和格式的校核工作,并通过了政府主管部门及监管机构的评估,现将企业名单及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公司部分资产,共涉及1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际总装机容量21.13842MW,转让底价合计10492.18万元。据了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详情如
江苏公司大唐南京发电厂二期2x74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施工监理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SHJS-202503FW-01)第一中标候选人:西北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000000.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电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000000.00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7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园区应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区内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按照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扩大绿色电力占比。有条件的园区应开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物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