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磷石膏和锂渣实现全部消纳(包括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实现规范化运转。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集群效益显著增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3-2025)
“十四五”是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窗口期。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对推动全省工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维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四川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川经信环资〔2022〕114号)等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大决策部署,以构建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促进工业资源协同利用,培育扶持工艺水平先进、上下游带动力强的综合利用标杆性企业、园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领,优化政策供给,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技术、模式的内生动力。
——问题导向,分类施策。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及固废种类,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进一步扩大利用规模,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积极拓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跨产业协同、上下游协同、区域间协同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格局。
——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资源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完善。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磷石膏和锂渣实现全部消纳(包括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实现规范化运转。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集群效益显著增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重点领域
(一)工业副产石膏。
发展方向。鼓励产废企业增设副产石膏无害化处理工艺,减少副产石膏中碱金属盐、可溶磷、可溶氟、有机物等有害杂质。重点推进工业副产石膏在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墙体材料中的应用,鼓励开发混合相II型无水石膏、石膏空心砌块、保温隔声材料等高附加值材料产品体系。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前提下,积极推广工业副产石膏在路基材料、生态修复、矿洞坑充填、土壤改良等多领域的应用。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磷石膏高效净化处理技术,大型流态化焙烧磷石膏制备高附加值材料关键技术,磷石膏空心砌块半干法连续生产工艺技术,脱硫石膏用于建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工艺技术,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
(二)锂渣。
发展方向。持续丰富锂渣综合利用产品体系,鼓励科研机构、锂盐生产企业和建材企业联合开展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提高锂渣作为原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掺量,进一步探索应用锂渣生产骨料、陶粒、建筑陶瓷和装配式墙板等建材产品。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绿色制备工艺技术及数字化成套装备,混凝土制品压振一体式成型生产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线。鼓励研发锂渣浆做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技术,锂渣替代混合材和缓凝剂生产低熟料复合水泥技术,含水锂渣直接配制加气混凝土料浆技术。
(三)尾矿。
发展方向。围绕攀西钒钛磁铁矿、冕宁及德昌稀土矿和雅安铅锌矿等尾矿综合利用发力,稳步推进金属尾矿精细化、智能化分选和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及整体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尾矿产生量。支持尾矿在矿山井下填充中的规模化利用。推动尾矿综合利用与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以尾矿为原料生产陶粒、发泡陶瓷、砂石骨料、装配式墙材等绿色建筑材料。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矿石智能分选技术,尾矿无害化井下充填等生态修复技术,高效智能尾矿破碎技术设备,新型陶粒高效烧结设备及工艺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绿色制备工艺技术及数字化成套装备,高效节能发泡陶瓷辊道窑。
(四)炉渣、粉煤灰
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省内绿色建材企业在生产水泥、混凝土的过程中对炉渣和粉煤灰的消纳能力,有序引导炉渣、粉煤灰在装配式墙体材料、装饰装修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推动粉煤灰有用组分提取及农业领域应用。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重点推广应用粉煤灰大掺量制混凝土技术,粉煤灰矿井充填技术,新型陶粒高效烧结设备及工艺技术。
(五)冶炼废渣。
发展方向。鼓励园区内建设冶炼废渣综合利用中心,集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贵金属元素。积极推动应用冶炼废渣制备建筑材料。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磁场流体分离技术、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浸出技术等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回收再利用技术。推广应用液态热熔渣规模化制备矿渣棉及制品技术。推广应用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与产品绿色制造集成技术。
(六)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
发展方向。引导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发展,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梯次利用电池在光伏、商业、园区等储能场景应用。推动提升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能力,高效回收锂、镍、钴等金属元素。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高兼容性退役电池快速无损检测与分选系统相关技术,退役动力电池包柔性智能拆解系统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及正负极材料修复技术,磷酸铁锂电池黑粉湿法全资源化回收技术等废旧动力电池检测、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技术。
(七)新兴固废。
发展方向。引导风电、光伏生产制造企业以轻量化、易拆解、易运输、易回收为目标,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进行绿色设计。鼓励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头部企业等围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精细化拆解和高水平再生利用探索适用于我省的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鼓励延伸晶硅光伏产业链条,发展退役光伏组件再生利用产业。
重点推广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退役风电叶片及热固性材料高效处理智能装备及产业化应用技术,废旧风电叶片分级绿色处理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废旧风电叶片拆解处理技术,退役风电叶片工厂智能化切割工艺及设备。推广应用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晶硅光伏组件高压研磨拆解成套技术与装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固废源头减量。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加快推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领域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退出。钢铁行业重点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加快推动全省电炉短流程炼钢转型升级,提高废钢规模化综合利用水平。落实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
(二)推动技术升级降低固废产生强度。围绕工业固废减量化,开展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产品征集推广,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提升产废企业对工业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工业固废分级回收利用体系,增设复杂难用固废无害化处理工艺,降低固废产生强度。推广非高炉炼铁、有色金属短流程冶炼、矿石智能高效分选技术与设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有价元素提取技术、大宗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等先进工艺。
(三)强化重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及管控。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调查全省磷石膏、锂渣等工业固废的产生、消纳情况。建立重点工业固废生产企业台账,明确企业磷石膏、锂渣等固废出库登记、数据上报责任。完善各市(州)重点固废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磷石膏、锂渣综合利用供需对接会,构建重点固废高值化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四)推进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持续开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培育,加强已公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动态管理,落实季度报告机制。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废旧汽车、废旧家电等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拆解水平。鼓励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产业链延链补链,促进再生资源深加工,开发高值化产品体系。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及科研机构、高校探索废旧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相关配套政策。
(五)强化跨产业协同利用。积极推动矿产、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协同耦合发展,持续提升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对工业固废的消纳能力。鼓励利用瀑落式回转窑、墙材隧道窑等工业窑路探索多固废协同利用模式。支持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脱氯固钙资源化、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等试点示范。鼓励建材行业、循环利用行业的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加快开发工业固废高掺量、高附加值制备绿色建材产品体系。鼓励各市州建立健全地方标准、组织召开产品展览展示会,提升固废基建筑材料市场接受度。
(六)强化行业标杆引领。依托攀枝花、德阳、雅安、凉山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打造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规范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头部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建设“无废企业”“无废园区”及“近零碳排放园区”。
(七)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专项调研工作,培育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场景。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生产、回收、综合利用全产业链规范化管理,构建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电池租赁企业、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和综合利用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等参与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闭环。推广废旧蓄电池梯次和再生利用领域先进工艺,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大电池黑粉有价金属高效提取技术推广力度,拓展梯次利用电池在低速车、储能、备电等场景应用。依托动力电池制造、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头部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应用产业基地。
(八)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数字化赋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鼓励企业以降低固体废物排放量为导向,优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工业资源精细化、智能化、程序化管理水平。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基础,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及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园区内废弃物产生、消纳的精细化管理及供需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各市(州)依据辖区内工业固废种类及特点,细化制定工作措施,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联动,加强工作信息互通共享,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同步推进、形成合力。
(二)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研发及推广应用适用于我省的先进装备、技术工艺,着力推动企业生产数字化转型。针对重点企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对工业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三)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环保节能改造,符合条件的在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予以支持。落实税费政策精准推送机制,进一步便利税费办理,按规定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环境保护税等优惠政策。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和可得性。
(四)强化政策协同增效。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类建材产品应用、技术推广试点示范,优先支持符合标准的综合利用产品申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引导作用,严格落实绿色采购制度,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鼓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采用综合利用类建材,鼓励市政及道路工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使用综合利用类建材。针对生产综合利用类建材产品和应用综合利用类建材的房屋市政设施及道路工程项目,在规划许可、环评、项目施工等方面予以支持。
(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整合行业协会、头部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组织综合利用建材产品展览展示、供需对接等活动,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接受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泛宣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经验、成功案例,提振投资信心。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宣传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和已公告规范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随文发布安徽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共80家。详情如下: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和已公告规范企业事中事后监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发布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如何以科技创新重塑能源版图,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能源转型浪潮,将成为热点议题。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两会已陆续召开,五省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能源体系、产业升级擘画绿色低碳发展蓝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1、广东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四个领域。详情如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及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文件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能效对标、能效“领跑者”行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稳步推进
1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提升产业链式集群水平。深化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加强产销、产融、技术、人才等对接,不断提高重点产业链省内产业配套率。强化链式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主要实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程,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推动工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统筹推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有序碳达峰。严格实施节能审查、节能监察,开展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高端智能再制造,拟遴选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角声中,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蓝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全球综合性能源企业的领航者,国家能源集团以“无废集团”建设试点为笔墨,在这幅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崭新篇章。一年来,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井下采掘到云端数据,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广东佛山生态环境发布有关于佛山降碳减污之路的报道,绿色制造与产业转型以及重塑工业DNA。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共有3个绿色工业园区、91个绿色工厂、3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位居广东省前列。其中,蒙娜丽莎陶瓷通过技术创新,投产了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发布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
三峰环境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9.91亿元,同比下降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8亿元,同比增长0.20%;基本每股收益0.7元。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2.45元(含税)。截至本报告期末,三峰环境共以BOT、PPP等模式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7个,设计垃圾处理能力61,450吨/日。公司
近日,由陕煤建设机电安装公司承建的神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目前已全面步入调试阶段。据了解,该项目坐落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店塔镇草垛山村,总投资达3.8亿元,占地面积约130亩。项目规划以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固废为原料,全力打造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高强轻骨料——云砼石生产
3月25日,海螺环保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6.8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4%。净利润方面,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628万元,较2023年减少97.62%。报告期内,工业危废处置服务的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下降5.61%;而工业固废处置服务的收入则同比下降28.26%,主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河北省绿色发展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联合发布《京津冀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2024-2025)》。本次发布的23个典型案例涵盖多领域前沿技术,旨在推动
3月10日上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投资湖北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武汉隆重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长江产业集团湖北生态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合作协议。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出席活动。项目签约活动中,副区长王海兵代表区政府与湖北生态公司签订《共建全国大宗固废循环利用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4月16日,大唐集团、华润电力和新疆风能发布多个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招标公告。汇总显示,4个招标项目总装机容量共681MW,其中大唐1个项目共248.5MW;华润电力2个项目共350MW;新疆风能1个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需招标机组容量82.5MW,其中等容部分改造容量为29.25MW,新增容量为
2025年4月13日10时08分,随着第一罐混凝土缓缓注入指定位置,河北电投西柏坡2X660MW热电联产项目8号机组开启混凝土浇筑工序,标志着由公司承建的该项目8号机组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在浇筑仪式现场,来自项目业主、总包、监理单位主要领导分别致辞,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武松在讲话中表示:“西柏坡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4月16日,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文件显示,2024年浙江温州市龙湾区116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全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446.34亿元,同比增长14.5%。温州龙湾新能源装备新产业平台招引新能源装备相关标志性重大项目9个,其中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电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等
4月1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浦东新区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光伏60万千瓦以上,截止2024年底已完成55万千瓦;四是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浦东新区共有6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
ABBiCE600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基于ABB集团ABBAbility技术架构开发,是用于能源优化、碳排放管理的专业级工业物联网平台灵活适配私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的部署,实现多站点、大数据信息,高并发、高可用能力的能碳管理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获得公安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为客户的能源资产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