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朝阳市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三年新突破行动方案
一、攻坚目标
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全市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VOCs和NOx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3211吨和1297吨以上。
二、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行动
加快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深入排查使用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原辅材料企业,摸清涉VOCs产品类型、涉VOCs原辅材料使用比例和使用量,建立管理台账,对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使用企业制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计划。推进汽车整车制造(底漆、中涂、色漆)、木质家具、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钢结构、船舶制造行业企业采取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国有企业应在技术成熟的工艺环节对标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或绩效引领指标要求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开展含VOCs原辅材料达标情况联合检查。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督促辖区内企业严格执行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VOCs含量限值标准。定期对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VOCs含量限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含VOCs产品使用企业清单,每年5月至9月至少开展一次覆盖20%使用企业的抽检,曝光不合格产品并追溯其生产、销售、进口、使用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达标行动
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清理整治行动。以化工、工业涂装、医药、农药、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为重点行业,全面梳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台帐,分析治理技术、处理能力与VOCs废气排放特征、组分等匹配性,推进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以及非水溶性VOCs废气采用喷淋吸收等治理技术且无法稳定达标的企业,对照标准和规范要求开展深度治理,严把工程质量,确保达标排放。建立动态清理机制,定期开展抽查,发现一例、整改一例。确需一定整改周期的,最迟在相关设备下次停车(工)大修期间完成整治。鼓励环境绩效水平高、管理规范的企业申请环保绩效A、B级企业。(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整治。全面排查含VOCs物料储存(含VOCs的原辅材料、产品、废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等)、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敞开液面以及工艺过程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情况,将无法稳定达标的企业纳入综合整治清单;抽测检查有机化学原料生产(包括溶剂)、焦化、液化品(油品)、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存储等载有气态、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1000个及以上的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情况,严厉打击LDAR检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推动焦化、制药、农药行业开展储罐配件失效、装载和污水处理密闭收集效果差、装置区废水预处理池和废水储罐废气未收集、LDAR不符合标准规范等问题治理;推动焦化行业开展酚氰废水处理未密闭、煤气管线及焦炉等装置泄漏等问题治理;推动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开展集气罩收集效果差、含VOCs原辅材料和废料储存环节无组织排放等问题治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加强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管控。督促化工企业每年3月底前报告开停车、检维修计划,及时上报突发或临时任务,制定并严格执行非正常工况VOCs管控规程。推进火炬、煤气放散管按要求安装引燃设施,配套建设燃烧温度监控、废气流量计、助燃气体流量计等,排放废气热值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补充助燃气体。监督排查企业在开停工、检维修期间实行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密闭操作,分类收集处置不能冷凝收集的废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推进化工园区和VOCs产业集群治理提升。全面排查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以及化纤、橡胶制品、使用再生塑料或含涂装工序的塑料制品等涉及有机化工生产的产业集群,研究制定治理提升计划,确定减排路径,统一治理标准和时限。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绿岛”设施,同一类别工业涂装企业聚集的园区和集群,推进建设集中涂装中心;对活性炭吸附剂使用情况开展摸底调查,活性炭吸附剂使用量大的地区,推进建设吸附剂集中再生中心,同步完善吸附剂规范采购、统一收集、集中再生的管理体系;同类型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园区和集群,推进建设有机溶剂集中回收中心;钣喷产业聚集区域,要推进建设钣喷共享中心,配套建设适宜高效VOCs治理设施,钣喷共享中心辐射服务范围内逐步取消使用溶剂型涂料的钣喷车间。(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推进油品VOCs综合管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专项检查工作,确保达标排放;严厉查处在卸油、发油、运输、停泊过程中破坏汽车罐车密闭性的行为,探索汽车罐车密封性能年度检测纳入排放定期检验试点。推进储油库和年销售5000吨及以上加油站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油气回收和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自行组织验收,确保建成后达到安全、环保、计量等各项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行动
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朝阳明鑫铸造有限公司3家长流程钢铁企业及独立球团、具备钢铁工序的铁合金企业、其他炼铁企业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10月底前,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鼓励水泥、焦化行业探索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锅炉和炉窑提标改造。对锅炉和炉窑脱硫、脱硝、除尘等治理设施工艺类型、处理能力、建设运行情况、副产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开展全面排查,重点关注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微生物法脱硝等治理工艺,对无法稳定达标的,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分类整治。生物质锅炉应采用专用锅炉并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难以达标的应配套高效脱硝设施,禁止掺烧煤炭、垃圾等其他物料。燃气锅炉应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对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系统、分级燃烧系统、燃料及风量调配系统等关键部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低氮燃烧系统稳定运行。推动燃气锅炉取消烟气再循环系统开关阀,确有必要保留的,可通过设置电动阀、气动阀或铅封等方式加强监管。推动玻璃、矿物棉、铸造、石灰、电石、有色、砖瓦、碳素等行业炉窑综合治理,加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管控,确保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五、臭氧精准防控体系构建行动
完善监测体系。开展大气环境非甲烷总烃监测和VOCs组分监测;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适时开展光化学监测网、光化学产物和衍生物观测等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垂直方向上的臭氧浓度和气象综合观测;涉VOCs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企业要加强环境VOCs监测。(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强化科技支撑。依据我市前期VOCs臭氧来源解析研究成果,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管控,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试点开展高活性VOCs特征污染物的网格化分析及重点企业VOCs源谱分析,加强高活性VOCs组分物质减排。建立工业源VOCs组分清单和农业源、生活源排放清单,完善并进行动态更新,力争形成污染动态溯源能力。加快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低浓度、大风量废气的高效VOCs治理技术,以及低温脱硝、氨逃逸精准调控等技术和装备研发和推广。研究分类型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和末端治理路径。(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开展夏季臭氧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着力提升臭氧污染预报水平和臭氧污染过程分析诊断能力,探索研究以臭氧为主要对象的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科学确定污染预警标准和特别管控措施,及时开展臭氧污染特别管控。开展生产季节性调控,鼓励引导企业在污染天气妥善安排生产计划,在夏季减少开停车、放空、开釜等操作,加强设备维护,增加泄漏检测与修复频次。鼓励企业和市政工程对涉VOCs排放施工实施精细化管理,防腐、防水、防锈等涂装作业,大中型装修、建筑墙体涂刷、外立面改造,道路公路划线、沥青铺设等避开易发臭氧污染时段。鼓励油品经销企业制定促销优惠政策,在特别管控期间引导公众夜间错峰加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城市、县城建成区油品经销企业在特别管控期间实施夜间卸油。(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等参与)
六、污染源监管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扩大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范围,依法依规将VOCs和NOx排放量大的企业纳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覆盖率不低于工业源VOCs和NOx排放量的65%。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相关企业要加强自动监测设备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自动监测设备数采仪采集现场监测仪器的原始数据包不得经过任何软件或中间件转发,应直接到达核心软件配发的通讯服务器。推动企业安装间接反映排放状况的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视频监控等设备。积极包装申报储备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并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执法能力建设,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配齐便携式VOCs检测仪。(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治理设施运维监管。VOCs收集治理设施应较生产设备“先启后停”。治理设施吸附剂、吸收剂、催化剂等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定期更换和利用处置。坚决查处脱硝设施擅自停喷氨水、尿素等还原剂的行为;禁止过度喷氨,废气排放口氨逃逸浓度原则上控制在8毫克/立方米以下。加强旁路监管,非必要旁路应取缔;确需保留的应急类旁路,企业应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备,在非紧急情况下保持关闭并加强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督导帮扶。在夏季围绕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钢铁、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精准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督导帮扶工作。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等活动,指导企业优化VOCs、氮氧化物治理方案,推动各项任务措施取得实效;针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技术困难和政策问题,组织开展技术帮扶和政策解读,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网格化监管平台,督导地方对高值热点区域开展针对性排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附表:1.65蒸吨/小时(45.5MW) 以上燃煤锅炉淘汰及
超低排放改造计划
2.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职责分工
朝阳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
一、攻坚目标
到2025年,运输结构、车船结构清洁低碳程度明显提高,燃油质量持续改善,机动车船、工程机械超标冒黑烟现象基本消除,柴油货车排放检测合格率超过90%,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铁路货运量占比力争达到15%左右。
二、推进“公转铁”行动
持续提升铁路货运能力。加大铁路货运班列开行范围,提升主要物流通道干线铁路运输能力。推进普速铁路扩能提质及电气化改造,加快国家高铁通道客货分线运输。加快推进锦赤线朝阳段货运铁路能力提升。(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精准补齐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短板,实现“门到门”服务。新建及迁建煤炭、矿石、焦炭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原则上要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推动大型物流园区轨道交通、铁路专用线建设,逐步实现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节点通铁路专用线。(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高铁路货运量。推进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推广公铁联运。推动具有铁路专用线的钢铁企业通过运量运能互保协议等举措,优先采用铁路运输。充分挖掘城市铁路站场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十四五”期间,铁路货运量增长10%左右。(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
推动车辆全面达标排放。加强对市内生产、销售货车环保达标监管,核查车辆的车载诊断系统(OBD)、污染控制装置、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在线监控等,抽测部分车型的道路实际排放情况,基本实现市内生产货车系族全覆盖。严厉打击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屏蔽OBD功能、尾气排放不达标、不依法公开环保信息等行为,依法依规暂停或撤销相关企业车辆产品公告,油耗公告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督促生产(进口)企业及时实施排放召回。有序推进实施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强化汽车排放检验、维护和违法处罚联动管理。加强重型货车路检路查,以及集中使用地和停放地的入户检查,全面严厉查处冒黑烟等超标车辆违规上路行驶行为,鼓励采用黑烟车抓拍等技术手段提高筛查效率,年度抽查率不低于20%。(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传统汽车清洁化。全面落实轻型车和重型车国6b排放标准。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符合强制报废情形的交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按规定回收拆解。支持机动车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技术体系发展,推进成熟技术规模化应用。(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发展。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或更新公交、环卫、邮政、出租(含网约车)、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鼓励机场、铁路货场新增或更换的作业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推广零排放重型货车,有序开展中重型货车氢燃料等示范和商业化运营。持续推进新能源充换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车辆能源充换需求。(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国网朝阳供电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行动
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发展。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因地制宜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机场,以及火电、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矿山等工矿企业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制定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淘汰计划,综合运用排放控制区管控、定位监控、进出场(厂)登记、监督抽测、超标处罚等手段,压缩老旧机械使用空间,推进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工程机械(含按非道路排放标准生产的非道路用车),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每年对市内生产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发动机进行排放检查,基本实现系族全覆盖,加强进口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发动机达标监管。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面申报编码登记工作,到2025年,完成城区工程机械环保编码登记三级联网,做到应登尽登。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机械禁止在控制区内使用。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年度抽查计划,重点核验污染控制装置、编码登记等,对部分机械进行排放测试,基本消除工程机械冒黑烟现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参与)
五、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行动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左右。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工矿企业开展零排放货物运输车队试点,鼓励工矿企业等用车单位采取与运输企业(个人)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清洁运输。企业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技术指南要求加强运输车辆管控,完善车辆使用记录,实现动态更新,有条件的通过安装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方式建立运输电子台账。鼓励未列入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控的企业参照开展车辆管理,提高企业自我保障能力。(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强化重点工矿企业移动源应急管控。2023年9月底前,各地制定移动源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建立重点企业运输电子台账、建立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白名单,实现动态管理。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柴油货车、工程机械等专项检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强运输车辆、厂内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应急管控,严格查处超标或违规行驶(使用)的车辆和机械。(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参与)
六、柴油货车联合执法行动
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模式。完善超标车辆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模式,形成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协同推进黑烟车抓拍在公安部门的应用和移动检测设备计量认证。对柴油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开展部门联合监管,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对燃料产销单位燃料质量开展监督执法检查,坚决打击非标燃料。推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提高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和应用。严格实施汽车排放定期检验信息采集传输技术规范,各地检验信息实现按日上传至省及国家平台。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信息全国共享工作,实现一机一档,避免重复登记。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探索超标识别、定位、取证和执法的数字化监管模式。落实移动源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质控体系要求,提高执法人员能力和执法装备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执法效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参与)
开展市际联合执法。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属地工作需求,依法依规与临市开展移动源监管联防联控、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行为。鼓励各县(市)与毗邻县(市)“结对子”,重点时段要加大联合监管力度,严查超标重型货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参与)
补齐监管能力短板。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包装申报相关储备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并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移动源管控能力建设、移动源执法抽测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附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重点任务职责分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加快建立健全“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强化预测预警。强化恶意违法行为惩治,严厉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溶洞、裂隙偷排偷放、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借雨排污“零存整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不落实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到,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宁环发〔2025〕53号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
7月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严控“两高”行业,针对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联网监测,通过“河南省智慧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实时分析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如治污设施未同步运行)自动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发布《伊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规划(2025-2030年)》。文件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完成自治区、伊犁州下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日前,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威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印发《威海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威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威海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威环发〔2025〕27号各区市生态环境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现将《威海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日前,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公示2024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名单,共10项。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名单的公示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江省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月3日发布《泰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版《预案》调整了适用范围。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适用于泰安市行政区域内出现重污染天气时的应急工作。取消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删除臭氧相关的预警分级标准、预警发布要求和应急响应措施等内容。对不同污染物造成的重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政府12月10日印发《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进一步完善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响应机制,统筹做好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详情如下: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浏阳市重污染天气应对
湖南省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1月25日印发《常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统筹做好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应对能力和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详情如下:常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统筹做好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应对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1月18日印发《池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池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因细颗粒物(PM2.5)污染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因臭氧(O3)污染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提示信息,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
日前,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焦炉系统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VOCs提标深度治理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
7月20日,中机国能(南充)热电有限公司3x130t/h锅炉超低排放改造EPC总包工程招标公告发布。建设规模及改造要求:1、1#天然气锅炉低氨燃烧改造,改造后实现烟气NOx≤45mg/Nm3,SO2排放浓度≤35mg/Nm3,烟气排放浓度≤5mg/Nm3。2、2#、3#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改造,改造后实现CEMS出口烟气NOx
7月16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化学产品生产系统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投资估算3382万元,将于7月22日启动招标。项目建设内容为对化学产品生产系统管式加热炉、产品油库区及其他生产区域和装置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7月16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炼焦生产部一、二期焦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投资估算3022.8万元,预计招标时间为7月22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炼焦生产部一、二期脱硫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2、炼焦生产部一、二期炼焦装煤推焦及干熄焦烟气超低排放改造;3.炼焦生产部二
7月15日,大连天瑞水泥有限公司SCR改造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范围:大连天瑞水泥有限公司3×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SCR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技术路线:SCR脱硝系统采用高温高尘技术路线,SCR反应器布置在预热器C1出口,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改造后窑尾烟囱烟气达到NOx排放≤45mg/Nm3,氨逃逸≤5mg/N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5日,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78900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19900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