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科研项目需求的通知

2024-06-19 09:30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大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科研项目需求的通知,征集重点方向为美丽上海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流域性污染治理、大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中全局性、区域性、前沿性重大问题成因机理、系统治理、对策机制的科学研究。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科研项目需求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加快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切实发挥科技在污染防治攻坚、美丽上海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沪环科〔2020〕1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见附件1)有关规定,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科研项目需求库,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科研项目需求。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重大问题联合研究

重点方向:美丽上海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流域性污染治理、大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中全局性、区域性、前沿性重大问题成因机理、系统治理、对策机制的科学研究。

优先领域:(1)健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本市碳排放核算体系,推动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包括重点行业碳足迹评价和认证等研究;(2)河道水质高效诊断及提质增效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3)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执法监管和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执行期限:不超过2年。

申报主体要求:(1)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鼓励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整合优势科技资源,组成跨领域联合研究团队。

专题二:技术攻关创新应用

重点方向:(1)污染防治攻坚、减污降碳协同、无废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关键瓶颈问题的核心技术攻关、系统解决方案和典型场景应用;(2)生态环境领域首台(套)先进仪器、设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3)创新技术中试和应用示范。

优先领域:(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示范应用;(2)餐饮油烟气治理技术及典型场景应用;(3)河道水质稳定改善技术及示范应用,包括透明度提升技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4)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成果转化应用,包括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城乡污水低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5)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及示范应用;(6)重点领域非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及控制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不超过2年。

申报主体要求:(1)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申报单位须有一定技术积累以及一个或多个典型应用场景,并具备建立中试或者示范工程等以上的配套条件;(3)鼓励科研单位与应用企业联合,推动技术或设备的产业化应用。

专题三:决策咨询管理支撑

重点方向:(1)支撑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政策、制度、法规、标准等研究;(2)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相适应的政策机制、标准规范等研究。

执行期限:不超过1年。

申报主体要求: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专题四:自由探索前瞻研究

重点方向:(1)国家级、市级生态环境领域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引智专家等各类人才围绕生态环境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创新性、前瞻性研究;(2)本市高校、企业以及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自由探索研究。

执行期限:不超过1年。

申报主体要求:(1)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青年科研项目应符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青年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沪环函[2020]7号)相关规定。

二、征集方式

申报单位自拟科研项目名称(标明申报专题),认真填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项目需求库需求征集表》(附件2),并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需求实施方案提纲》(附件3)编制实施方案后一并提交。

请申报单位使用法人一证通登录“上海一网通办”(.cn),搜索“公开征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项目需求(依职权类事项:科研需求征集)”,填写需求征集表和需求实施方案并提交。

三、征集时间

科研项目需求库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保持动态调整更新。

2024年7月15日前,市生态环境局汇总科研项目需求库收集的科研项目需求,作为2025年度局科研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参考。7月15日截止日后收到的项目需求,纳入后续年份参考。

联系人:卫老师 上海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市生态环境局科研项目管理机构)

联系电话:61212618-1073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应对气候变化查看更多>大气质量改善查看更多>生态保护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