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连市人民政府12月3日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个持续”共25条措施:(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三)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四)持续强化面源治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持续强化污染减排,切实降低多污染物排放强度;(六)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七)持续加强服务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经济保障作用;(八)持续压实各方责任,共同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24〕11号),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美丽蓝天成为美丽大连建设的亮丽名片,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持续推进空气质量巩固改善。到2025年,全市优良天数比率和PM2.5浓度达到省考指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6%;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0%以上。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
(一)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新改扩建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节能审查、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进重点产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结合大连实际推进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实施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严控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产品建设项目。推进重点行业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大连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6%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实施燃煤锅炉整合淘汰。编制《大连市供热专项规划》,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加快推进普兰店热电厂、庄河电厂热电联产建设,稳妥推进核能供热。到2025年市内五区及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市内五区及县级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推进清洁取暖。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高值点为重点,加快实施散煤治理。完成散煤替代的必须保障用电、用气需求,防止复烧。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严格执行销售煤炭质量标准,依法查处劣质煤销售和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网点。(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七)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同比增长3%。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储煤基地,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利用集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等运输大宗货物比例力争达到80%。与2020年相比,铁路货运量增长10%左右,铁路货运量占比达到15%左右。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原则上要同步规划建设进港铁路。到2025年主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达100%。提升大连港集疏运铁路和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运输能力。(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沈铁大连铁路物流中心、辽港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在火电、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到2025年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左右。协调做好全市高速服务区快充站建设。加强限行区域高排放货车拦截查处,强化对年检机构的监管执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工矿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推动老旧铁路机车淘汰。依法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协同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大连周水子机场桥电使用率达到95%以上。加强监督治理,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冒黑烟”现象。(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海洋发展局、市市场监管局、大连海事局、大连海关、市口岸办、辽港集团、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沈铁大连铁路物流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加强成品油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非标油品。开展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溯源追究相关主体责任。(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大连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强化面源治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一)强化扬尘精细化管控。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渣土车、物料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治理,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加强道路高压冲洗与机扫联合作业,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县城达到70%左右。推进大型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码头物料堆场基本完成抑尘设施建设和物料输送系统封闭改造。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力争达到40%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政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建矿山原则上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或采用其他清洁运输方式。加强露天矿山扬尘管控,依法关闭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限期整改不达标矿山。(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应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提高秸秆离田效能,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完善收储运体系,不断提升秸秆还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精准划分秸秆禁烧范围,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压实秸秆监管责任。(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持续强化污染减排,切实降低多污染物排放强度
(十四)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定期开展储罐密封性检测。污水处理场所高浓度有机废气要单独收集处理;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有机废气要密闭收集处理。化工园区建立统一的泄漏检测与修复信息管理平台。企业开停工、检维修期间,及时收集处理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产生的VOCs废气。(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十五)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防治设施排查治理。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维护,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强化油烟、恶臭等群众身边污染治理。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拟开设餐饮服务单位的建筑应设计建设专用烟道。强化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排查整治,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要安装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烟花爆竹销售源头管控,适时依法划定禁止燃放区域。稳步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十七)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绩效水平,每年9月底前,完成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制修订工作。加强轻中度污染天气精准管控。(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十八)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持续开展颗粒物组分、VOCs组分及非甲烷总烃监测。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逐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推动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提升移动源智慧化环境监管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大气环境监管执法。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监管,确保监测数据质量和稳定传输。进一步配备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氢火焰离子检测仪等装备,提高运用科技手段发现问题能力。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大连海事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持续加强服务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经济保障作用
(二十)积极支持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生产和使用、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第三方服务等领域支持培育一批知名企业,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决策科技支撑。2025年底前,完成大连市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开展臭氧来源解析、生成机理、主要来源评估研究。综合利用遥感监测、雷达、走航等手段,提高大气污染物分析溯源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发挥价格税收引导作用。落实国家、省支持性电价政策和输配气价格政策。(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对港口岸基供电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研究推动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对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充电给予积极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国家、省铁路运价政策,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研究推行“一口价”收费政策。(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沈铁大连铁路物流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依法落实环境保护税优惠政策。(市税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持续压实各方责任,共同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对本地区空气质量负总责,结合实际抓好方案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经费保障。市生态环境局要加强统筹协调、监督调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解读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工作成效,不断提高群众对美丽大连蓝天白云的幸福感、获得感。依法依规开展重点排污单位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大力普及大气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和知识。(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加强全民参与。政府带头开展绿色采购,推广全面使用低(无)VOCs含量产品。鼓励公众反映大气相关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倡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共同改善空气质量。(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文件还提出,研究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12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1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力争达到97.5%以上,彻底消除重度污染天气并进一步提高达优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完成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
12月18日,毕节市人民政府印发《毕节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全市不发生重度以上污染天气,NOx和VOCs累计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975吨、230吨。全文如下: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12月16日,江西省长叶建春主持召开第7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部署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对我省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会议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12月16日印发《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详情如下: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
12月16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遵义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到2025年底,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8%,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7%以上
近日,邯郸市政府印发《邯郸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垃圾发电企业SCR脱硝设施改造,扎实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2024年,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完成创A;到2025年,A级企业数量稳定
1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府〔2024〕85号),其中指出,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方案提到,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1月6日,上海发布《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要求,锚定2035美丽黄浦总体建设战略目标,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黄浦实践。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贵州省财政厅12月24日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的通知,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1245万元,用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城市颗粒物雷达管控能力建设项目和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
贵州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现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14916.45万元,用于支持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等18个项目建设。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黔财资环〔2024〕119号有关市(州)财政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12月2日发布《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呼伦贝尔市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进燃煤锅炉及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25年底前,全市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含电力)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放限值参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要求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保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持续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详情如下:保山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秋冬季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力冲刺完成2024年国家下达广西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广西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全文如下:
11月22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印发《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细化了30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对涉及的21个部门进行职能职责分工。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如下。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包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4年11月1日包头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经2024年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包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6年9月28日包头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12月16日印发《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详情如下: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2024年第五批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补贴资金拟补贴项目审查结果公示,涉及深圳市中油新田加油站有限公司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补贴等23个项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第五批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补贴资金拟补贴项目审查结果公示根据《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补贴办法(2022-2025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翻身仗”,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4年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奋战四十天,打赢保卫战”。《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自11月22日至12月31日,为期40天,聚焦大气污染主要指标,强力
11月2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文,征集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本次征集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涵盖大气环境治理、污水治理、固废综合治理、建筑、能源、交通、生态建设、农业等多领域。标杆项目需具备较大的减污降碳协同潜力或者较好的协同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圳市生态环境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11月20日发布《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以细颗粒物污染为重要突破口,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向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协同转变。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6%,
11月16日至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六师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润秋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11月11日发布《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办法适用于沧州市管辖海域内非军事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要求船舶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沿海区域大气环境,根据《中华
福建省人民政府11月1日印发《福建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细化重点任务。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有序调整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结构,全面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推动绿色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