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变暖”相关结果380
      中国民间组织合作协会发布《中日韩三国之煤电:现状和迈向更清洁能源系统的路径》

      来源:ERR能研微讯2019-01-15

      摘 要应对进一步全球变暖问题的一个积极对策,就是要实现目前能源系统的快速脱碳化。能源转型,即煤炭和其他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东南亚国家中进行。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19-01-03

      鼓励引进国内外氟化工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发展臭氧消耗值为零和全球变暖值低的高端氟烷烃、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品(氟树脂、氟橡胶、氟塑料、氟膜材料等)、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电子化学品等。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19-01-03

      全球变暖与寒潮频次和强度变化的关系很复杂,并不是说全球变暖就再也不会冷了,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可能更冷。(图片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责任编辑:张永)...因此有人质疑,不是全球变暖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寒潮?是寒潮变多了吗?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能源转型趋势—中国、欧洲、美国》

      来源:ERR能研微讯2018-12-28

      各国之间为分享这些创新和经验教训而进行的制度协调可以推进全球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进展。能源转型的国际趋势全球变暖影响着所有国家。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家庭垃圾回收是怎么回事?我们都应该弃用塑料品吗?关于环保你必须知道的六个真相

      来源:造就2018-12-20

      英国环境署在2011年发布的一份生命周期评估报告中指出,我们使用一个棉布袋的次数必须达到131次,才能让它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于一次性塑料袋——这里的前提是,你从不重复使用那些塑料袋。

      中国已成能源最大消费国 治理污染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势在必行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12-12

      首先,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其次,每天吸入过多的污染颗粒,会使癌症的并发率增加。...从北京的雾霾可以知道,从海洋的污染可以知道,从全球变暖的气候可以知道,那就是能源。从产业来看,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工业发展来势较好,能源消耗随之增加。

      来源:中国生态资本网2018-12-05

      事实上,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造成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最大的原因都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最终都会指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模式、建筑用能的清洁化,这些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新华网2018-12-04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开幕,世界气象组织29日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

      日本污水处理中水和泥的处理

      来源:净水技术2018-11-04

      然而,最近的全球变暖问题促使各国政府开始研究生物质的有机物。一个著名的项目在黑部市。它将污水污泥和来自工厂的食物垃圾结合起来生产沼气。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10-10

      总体而言,可再生能源消费将继续增长至2023年,占能源消费增长的40%,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以试图控制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加之电动汽车日益普及,这些都抑制了石油需求。然而,国际能源署表示,塑料和其他石化产品将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到2050年,抵消了较慢的汽车燃料需求增长。

      来源:新华网2018-09-12

      我们希望别人效仿这一做法,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做足够多该做的事,我们就能遏制住全球变暖现象。不过,这一征途漫长、艰难、充满争议,我们才刚刚上路。...美联社报道,布朗希望借新法树立加州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布朗本周将在旧金山主持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会前签署新法案和一份行政令。

      来源:水博网2018-09-07

      3)加剧了全球变暖。...ch4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而ch4对臭氧的破坏是co2的40倍,产生的温室效应要比co2高20倍以上,而垃圾填埋气中ch4含量达40%~60%。

      张建云院士:谈城市洪涝和海绵城市

      来源:净水技术2018-07-26

      此外,全球变暖、热带气旋增强、人类活动带来的热岛和雨岛效应,进一步加强了城市洪涝出现的概率,使得我国洪涝灾害日趋严重。但是,即便客观使然,逢雨就得必涝?

      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7-05

      引言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钢铁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烧结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它们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还导致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

      科技之光 | 全国大气背景地区黑碳浓度特征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18-06-12

      细颗粒物中不同组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直接导致能见度降低,同时影响辐射强迫,扰动区域气候变化,另外,气凝胶,尤其是黑炭气凝胶粒子中的多种化学组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并且黑炭的辐射强度介于二氧化碳和甲烷之间,是全球变暖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个因素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方法与技术探索--基于甲烷的污染物生物还原研究

      来源:IWA国际水协会2018-04-18

      甲烷是城市污(废)水处理中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是二氧化碳的20~30倍。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8-03-17

      报道称,这个新部委将继续承担制定环保政策和治理空气和水污染的任务,它还将负责海洋环境保护,这个职责此前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生态环境部还将承担应对全球变暖的工作。

      来源:走近极地2018-03-02

      虽然北极的汞也是人类污染环境的产物,但是既然错误无法挽回,我们就应该及时阻止事态的恶化,保护环境,减速全球变暖大概是我们唯一的选则了吧。今天的走近极地就到这里。...而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北极的冻土竟然面临解冻的危险!而一旦冻土解冻,相当于这个汞库泄漏,一旦汞释放出来就会对北极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通过食物链危及全世界。

      来源:海洋知圈2018-02-22

      比如,永冻层可以作为碳循环中的主要碳去处,防止碳滞留在地面和大气中,但是当全球变暖,微生物更加活跃,它们就有可能被释放出来,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造成恶性循环。永冻层里的汞是怎么来的?...人类已经知道,约 10 年前就开始融化的北极永冻土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的 30 倍科学家最近还发现,它也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汞,俗称水银,一种足以引起严重神经疾病的毒素。

      来源:火星科普2018-02-07

      对此,水文学家steve sebestyen博士表示,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北极永冻土中的汞被释放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此前科学家已经知道全球汞循环会给北极带去汞,但没想到含量竟然如此之高,这一发现大大地改变了科学家对全球汞循环的看法。科学家对阿拉斯加北部的永冻土进行了深入钻探,结果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