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协同控制”相关结果610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2-11

      1.市城区空气质量控制目标2020年10—12月,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47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0天以内;2021年1—3月,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72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0-12-10

      坚定不移地把加强vocs综合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作为协同控制o3和pm2.5污染的战略指针,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福建省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2020-12-09

      为完成这项工作,他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聚焦pm2.5和o污染协同控制,着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补齐大气污染防治短板,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2-08

      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5天以内。...年)(修订版)的通知》(陕政发〔2018〕29号)、市政府《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铜政发〔2018〕36号)确定的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沃斯坦2020-12-07

      中国的钢铁生产以长流程为主,包括了烧结、球团、焦化、高炉、转炉和轧钢等多个高能耗工艺环节,行业生产工序多、污染种类杂、排放总量达的特点,使得钢铁企业成为大气污染减排重点行业。...超低排放限值的出台推动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的升级,基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全过程耦合”的理念下,诞生了多种覆盖烧结、球团、焦化、高炉等工序的超低排放治理技术。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1-19

      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60μg/m3,同比下降4μg/m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1-13

      然而,中山pm2.5污染主要以二次形成为主,外来传输贡献大,与珠三角各城市联合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迫在眉睫。4.臭氧短期内整治难度较大。...2.区域污染传输影响明显。我市位于珠三角中西部,近佛山、广州、东莞等城市,污染严重的秋冬季常处于珠三角城市的下风向,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11-06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是要抓好两个协同,即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协同。...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及pm2.5污染较重的非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农村清洁取暖、散煤清零,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1-04

      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21年1-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86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12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90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0-27

      (3)负责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提请市政府向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协调周边地区政府实施污染协同控制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9-29

      vocs、nox两大臭氧前体物为主要抓手,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污染减排与应急管控相结合,强化工业源污染、移动源污染、面源污染等综合整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建立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9-28

      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10-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3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5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2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0-09-25

      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放税制度等尚未有效联动的问题,建议统一总量核算办法、增设专门的vocs排放税.⑤鉴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存在差异,建议制定区域一体化排放标准以避免某些产业在有限区域内简单转移.自2012年以来,霾污染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控的重点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0-09-22

      坚定不移把加强vocs综合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作为协同控制o3和pm2.5污染的战略指针,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福建省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0-09-18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颁布实施,各地对vocs的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空前加强,当前我国vocs污染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中国科学院大学程杰研究员介绍了含氮有机废气中vocs和nox协同控制催化材料的研发进展。浙江大学翁小乐副教授,分析了含氯有机废气控制技术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9-16

      因此控制大气氧化性,是下一步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的交叉点和关键点,有“一石双鸟”的效果。...原因4:三个传输通道致污染区域传输研究发现,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了35%-50%。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9-14

      因此,控制大气氧化性,是下一步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的交叉点和关键点。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柴发合说,要继续以控制秋冬季pm2.5污染为核心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开展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新华网2020-09-03

      一方面,在此前控制常规污染物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会议提出加强农牧业生产中的氨排放治理等;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会议要求促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等。...根据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成因加强精准治理,要促进区域内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2020-08-28

      与o3协同控制路径。...,组织开展夏季o3污染攻坚行动。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2020-08-22

      协同控制臭氧和pm2.5污染“十四五”将掀起vocs治理高潮“去年尽管优良天数率达到了89.1%,但我省大气环境受气象因素影...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在会上表示,对比国家下达四川省目标,“十三五”大气防治主控因子pm2.5目标任务完成已基本成定势,也有望完成优良天数率目标;“十四五”将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将掀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