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11-03
①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我国目前有 16 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重度缺水线(人均水资源低于 1000立方米),有 6个省区为极度缺水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立方米, 然而这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大多连年遭受雨涝而无法蓄积和利用雨水资源
来源:大众网2015-10-22
根据当地的雨水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阳信县还制定了从2009年到2020年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目标。...全面摸清了该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现状、运行状况和工程效益情况,为该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来源:光大证券2015-10-22
以上四种路径本质上都是强调雨水资源的多角度调控与多重利用,以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负担、来达到保持城市水文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揭开海绵城市真面目:海绵城市相较于传统城市更加强调在城市建设中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源头消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以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以及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目标,实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10-15
雨污合流的结果,既增加了排水管网的负担和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又损失了优质的雨水资源。雨污分流将使雨、污水各行其道,这是现代市政建设领域普遍认同的排水理念。...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我国老城区排水方式大都为雨污合流,城市污水通过混流管网排入河道,严重污染水环境,急需更新改造。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15-10-14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5-09-09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划定了总面积为 60.18 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并根据现状特征及建设特点,分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内河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 6 个片区。其次为制定控制目标。
来源:中安在线2015-07-23
至2017年,示范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3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防洪堤达标率100%、排涝达标率8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0%、降水滞蓄率10%、水域面积率11%,雨水资源化利用率3%...7月21日,2015年省人大江淮环保世纪行走进池州,记者了解到,3年内池州预计投入211.62亿元建设117个项目,将池州建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首批海绵城市
来源:红网2015-07-20
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包括注重水文循环的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渗水砖、下沉式绿地等一整套城市建设技术体系,以实现雨水的自然积蓄、自然积存、自然过滤,防止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等。如何利用技术体系达到海绵城市?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7-17
、渗透和净化,从而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的综合提升、径流污染的有效削减以及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小区室外步行道、停车场应采取透水铺装;推广建筑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绿化技术;鼓励居住区绿地采用雨水花园等形式,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或相应设施。
来源:绿岛之海绵城市2015-07-16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光明新区在先后荣膺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后,向国家级新型绿色生态建设试点发起了又一次冲刺。
来源:绿岛之海绵城市微信2015-07-14
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万小鹏说,当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等大城市病越发暴露的时候,管理水资源,使其回复自然循环的过程,已经势在必行。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7-01
在水资源、水生态框架规划制定以后,社区海绵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包括雨水资源的利用、地下水体的保护、污染物指标的规定、社区生态的维护等一系列的战术目标才有可能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体现。...只有对流域水资源、水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做出综合考量与战略规划,区域性的海绵城市建设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来源:绿岛之海绵城市微信2015-06-30
雨水资源利用措施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有: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雨水间接利用采用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方式将雨水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回灌至地下水层。
来源:石家庄日报2015-06-26
、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石家庄市属资源型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9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矛盾最有效的手段。
来源:新华网2015-06-17
因此,绿化带改造细节颇多,既有植草沟、下凹绿地、雨水塘帮助蓄水、渗水,还建有溢流井二次下渗并排除多余雨水防涝,最大化留住雨水资源。...这种材料可不一般,它能使一般中雨水平及以下的雨水量全部渗入地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5-29
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品领域,包括:1.矿产伴生资源;2.工业固体废渣;3.汽车工程;4.报废物品;5.厨余废弃物;6.农林废弃物;7.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资源。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5-05-20
与快排模式的雨水径流总量超过80%相比,海绵城市的雨水排放率不超过40%。海绵城市在规划上主要需要参照以下四个目标:总量控制、样值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
来源:嘉兴在线2015-05-19
虽然是江南水乡,河道纵横交错,但因都是过境水,加上河床抬高等因素,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省人均水平的一半,嘉兴由此成为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利用再生水和雨水资源是嘉兴寻找非传统水的重要出路。
来源:徐州日报2015-05-14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格局,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来源:溯本追袁聊环保2015-05-13
海绵城市并不是单纯的等于雨水集蓄利用、排水防涝、水利防洪、径流污染控制,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这些目标的融合。海绵城市在规划上主要需要参照以下四个目标:总量控制、样值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