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相关结果62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7

      首先是发电端,核心在于增加非碳能源和减少火电,这是“碳中和”路线图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也就是能源结构转型,最终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向低碳、甚至无碳的电力系统。...中国新闻周刊:“碳中和”框架路线图项目分解成九个专题展开研究,分别是: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

      来源:万米空间2021-06-07

      如果电力行业不采用ccus,一方面会引起大量化石能源发电资产搁浅,iea预计2030年全球资产搁浅规模达到900亿美元,2050年达到4000亿美元;另一方面也会大幅增加电力系统达到同等可靠性所需的储能系统成本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06-07

      在抽水的时候,它就能将风电和太阳能这个多余的电力存储起来,变为水的势能。当用电高峰期的时候,可以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我们的发电状态。所以说我们这个抽水蓄能电站就是我们电力系统一个巨型的充电宝。

      来源:北京商报2021-06-07

      而当北京的电力能够实现高比例的光伏和风电供给时,作为一种分布式储能装置,新能源汽车就能通过有序充电和与建筑物的互动式充放电,来平缓电力系统的波动压力。...同时,新能源电力、新能源建筑、新能源汽车也会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最终实现交通和建筑能够互动,建筑用车上的电;而车作为储能的装置,也可以和电网互动。碳排放问题也和空气质量息息相关。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4

      首先是发电端,核心在于增加非碳能源和减少火电,这是“碳中和”路线图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也就是能源结构转型,最终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向低碳、甚至无碳的电力系统。...中国新闻周刊:“碳中和”框架路线图项目分解成九个专题展开研究,分别是: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21-06-02

      会议就中国“十四五”时期如何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煤炭消费下降、促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如何严控煤电项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绿色低碳电气化进程;如何提出有雄心和可实施的目标与行动方案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和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2

      以及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究竟应是什么样的?这场大讨论从2020年初就开始发酵。...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此次有关电力系统未来命运的探讨,涉及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以及电力市场体制机制等各环节。

      来源:贝哲斯咨询2021-06-02

      一是增加植被与还养水土,提升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强度;二是加快清洁能源的快速普及,促进电力系统的转型,加码投资核电、风电、水电,提高各行业的能源效率,进而减少排放;三是关注碳交易市场的建设。...“ccer是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其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超额排放企业可通过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ccers抵消碳排放超额部分。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6-01

      三是要注重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减碳”问题目前,对于未来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比的讨论仍然存在很大分歧,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认知存在不同。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5-31

      丁仲礼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

      来源:江南时报2021-05-28

      “我们计划在2022年底前,将这一技术在江苏主力火电机组全覆盖,为省内机组精准碳画像,建立低碳调度管理体系,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苏大威介绍。

      负碳排CCUS技术的商业化前景与机遇

      来源:国泰君安产业观察2021-05-28

      ccus作为一种适用于大型碳排放源的碳减排核心技术,可以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起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近年来逐渐体现出其重要性。表2 相对于2015年,不同模型下各部门co2减...政策驱动包括国家激励政策、强制性减排政策、逐步建立碳交易系统等,主要以宏观的引导和鼓励为主。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05-25

      目前垃圾发电厂中使用的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类型较多,主要就是垃圾接存电力设备、焚烧电力设备、热量回收电力设备、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的设备、烟气检测设备、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设备等,其中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应用期间能够进行各个环节的统筹协调

      来源:中国网2021-05-23

      能源供给,从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并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十三五”期间,中国以年均2.8%的能源增量支撑了7%的经济增长,“十四五”以及“十五五”预测将以2%能源增量支撑

      双碳目标下 不可或缺的CCUS为何发展缓慢

      来源:辰于公司2021-05-17

      在过渡期内,配备ccus的发电厂则不必严格利用清洁能源,可以灵活调整一次能源的结构,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从有效性看,ccus技术使净零排放的目标更加现实。...拥有清洁电源后,将终端非电力部门所使用的能源从化石燃料转向电力即可实现非电部门脱碳,预计2050年工业、建筑、交通部门电气化水平分别为58%、64%、25%。三是提升工业生产能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1

      “能源领域要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各种非化石能源技术。同时制氢、储能的研发也要同步进行。工业部门要节能,提高能效,都要采用新的低碳技术。”...开展区域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提升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源头创新水平。李政认为,从能源使用侧来讲,要利用技术改变能源利用模式。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5-11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尽快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电网企业或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项目企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0

      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尽管电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节点与我国实现双碳愿景的时间节点会不一致,但电力行业碳达峰的主要标志,应是火电/煤电发电量增速稳定至零值。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2021-05-09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突破现有技术,提升装机容量,促进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转型。...在能源技术、能源供应、电力系统、综合能源系统、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强措施保障是“3060”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能源技术进步。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5-08

      杨方表示,目前方案中,包括发展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以煤电为基础的传统化石能源辅以ccs方式进行渐进式变革等,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支撑。...而新增煤电主要是发挥高峰电力平衡和应急保障作用。从系统安全角度,煤电可以为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提供高峰容量支撑和安全备用。多位专家指出,新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