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蓝藻”相关结果392

      来源:金投能源2014-11-07

      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29

      2008年国家重大水专项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水质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条件研究、2009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重点污染源现场监测技术与仪器研制项目、水质富营养化在线监测设备及蓝藻水华预警系统等课题研究开发任务

      来源:新华日报2014-10-22

      10亿元项目贷款,其中首期投放1.6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主要用于太湖大堤39公里近岸清淤及绿化、261公里内河水系清淤、拓宽、筑岸及绿化、防洪排涝污水处理设施水闸、泵站及配套系统改造升级、太湖近岸水面蓝藻清理及后期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及运作等

      来源:无锡商报2014-10-17

      无锡对此关注度高,一是作为工业城市,废弃企业多;二是2007年蓝藻事件后,随着6699行动的展开,整个无锡的企业搬迁密度高,市区就有116家大型企业涉及搬迁;三是锡城百姓环保意识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16

      在太湖蓝藻事件之后的铁腕治理中,无锡有200多家工业企业被关停或搬迁。这些企业搬迁后的土壤修复成为热点。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10-16

      在太湖蓝藻事件之后的铁腕治理中,无锡有200多家工业企业被关停或搬迁。这些企业搬迁后的土壤修复成为热点。

      来源:今日早报2014-10-14

      2004年钱塘江首次爆发蓝藻。2009年11月从钱塘江上游漂来3000多吨水葫芦。

      来源:滨海时报2014-09-23

      城市中一些河道由于富营养化而泛起很多蓝藻绿藻,不仅影响河道水质还会散发出难闻气味,如何有效治理河道成为了一个大难题。...记者跟随海之凰的工作人员来到天津高新区华苑景观河道,看到膜组件正均匀地放在河水中,进入水中后,它可以通过吸附水中的微生物形成一层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多余的营养物质,防止产生蓝藻

      来源:浙江新闻网2014-09-19

      每到夏季,河道经常会发生水华现象,蓝藻在河道中大量生长。近几年宁波在中水回灌河道问题上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但中水回灌河道后对水生态环境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其安全性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来源:中国水网2014-09-16

      今年5月23日,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裕川集团就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大梦工厂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双方在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蓝藻治理、建材与静脉产业园等方面展开合作,强强联手。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09-16

      严重的水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恶化,有害生物水葫芦、蓝藻等危害严重。

      来源:中国清洁门户2014-08-12

      中国许多湖泊、河流受到富营养化的困扰,包括太湖、巢湖和滇池在内的重要水域多次暴发蓝藻,近海亦常受到赤潮等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排入正是导致富营养化的最重要因素。

      来源:绍兴晚报2014-08-01

      白鲢是水体中的过滤器,以浮游生物为食,又称食藻鱼,是蓝藻的天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数据表示:白鲢体重每增长一斤就吞食30斤藻类。

      来源:广东水协网2014-07-31

      自从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导致城区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事件后,饮用水中的嗅和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近期,饮用水异味问题不断出现,仅今年前4个月,全国有报道的就有10起。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4-07-20

      马荣表示,为支持环保产业的改革进展,国家将加快环保技术的研发,推动污水和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物的治理,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产业的发展,并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湖泊蓝藻治理等。

      来源:法制日报2014-07-04

      为及时掌握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情况,应采取水质采样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蓝藻发生、聚集与水质变化,及时发布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信息。环保部要求,强化应急,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

      来源:新华日报2014-06-24

      在水平层次上,部门之间由于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博弈,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责任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流域(如太湖蓝藻治理)和区域环境问题(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时更加明显。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6-23

      这种新型的膜技术就相当于人工模拟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不仅耗能少,运营维护成本低,而且不受天气、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至少可保证7年内河水不再出现蓝藻、绿藻。

      来源:中国水网2014-06-19

      这样的污染不仅危害严重,而且显性客观,容易引发市民高度关注,甚至要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市政河湖黑臭、蓝藻爆发、市民不敢接触水体。但实际上,市民支付的自来水费中,包含了污水处理费用。

      来源: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06-19

      这样的污染不仅危害严重,而且显性客观,容易引发市民高度关注,甚至要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市政河湖黑臭、蓝藻爆发、市民不敢接触水体。但实际上,市民支付的自来水费中,包含了污水处理费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