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信息公开”相关结果3895

      来源:新华网2014-05-14

      二是完善环境管理,落实重点领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公开。三是发挥市场作用。目前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甲级资质行政许可已经正式取消。四是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志青2014-05-13

      新版环保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新增了一个章节,即第5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

      来源:21世纪网 记者:王尔德2014-05-13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保障落实。翟青还提出了水污染防治的未来思路,即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公开资料显示,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4年,已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全国477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59.6%的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李彪2014-05-13

      马军建议,一方面上级政府要给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更要加强信息公开,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下一步,福建省环保厅督促相关处罚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将向社会公开案件情况。对于频频出现一些企业存在环评问题,马军介绍,环评应从源头上进行把控。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祝惠春 王晋2014-05-13

      让水务信息公开透明水价改革进程中,信息公开意义重大。...张晓健认为,水质信息公开应该包括供水企业提供的水质信息和所在地区的管网信息,按照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一般每两万人口就应该设一个管网水质检验采样点,除了出厂水、管网水的月检信息外,日检信息也应及时公开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吴炜玲 吴昊 张敬尧2014-05-12

      记者:在这次新修订的法律中,还特别专列了第五章叫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这是否意味着普通公民有权向政府获取环境信息,并参与到环境监督的工作中?王灿发:现在环境保护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依靠全社会公众的力量。

      来源:中国水网2014-05-08

      新环保法新增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并扩大了此前草案中屡受质疑的环境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如,新环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五十三条规定,公众享有获取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五十七条规定,公众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举报,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云南省环境保护厅2014-05-07

      七、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水泥企业监督检查,将水泥窑脱硝设施和cems建设及运行情况、dcs历史数据、台帐记录、信息公开等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14-05-06

      排污费征收使用情况等信息公开新《环境保护法》特别明确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节,将环境日纳入其中,并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5-06

      这不仅是《环境保护法》实施25年来首次重大修改,而且在雾霾治理、信息公开、环保执法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譬如首次明确了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加重了行政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制定环保黑名单,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全社会公布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简工博 丁一2014-05-05

      对此,一些专业人士表示,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新环保法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明确具体规定,是一大亮点。...一些市民认为,及时公布预警信息,也是促进公众对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监督,促使他们在平时做好工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殷泓 王逸吟2014-05-04

      在新增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中,新环保法首次确立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无疑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各界多年来一直呼吁法律予以明确的内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5-04

      据悉,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法案在雾霾治理、信息公开、环保执法等方面有重要突破。跨区治霾统一标准针对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新环保法提出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特别是对雾霾的治理和应对。...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此前曾公开表示,当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仍存在一些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环保监管力量薄弱的状况尚未扭转,基层环保部门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4-04-30

      此次环保法修订,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对公民提出更多要求,另外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章节,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卫东指出,这次出台的环保法体现了全民环保的理念。...比如兰州事件,政府应该及时组织损害后果和环境影响的评估,向公众公开,评估的损失要补偿到位。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二审恰逢人大换届,修法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最大变化,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写入草案时间:2013年6月法条:59条与一审稿相比,将第五章改为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修法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翟恒伟2014-04-29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对企业不依法履行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的行为进行举报,收到举报的环保部门应当进行调查,督促企业依法履行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义务。...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组织开展自行监测,并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信息公开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蒋梦惟2014-04-29

      目前虽然不少企业被列入排污信息披露名单,但具体披露情况很难被公众获悉,信息散而难查询,信息公开真正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业内表示,产能过剩行业超排造成的环境影响相对更严重,但目前问题仍屡禁不止,专家建议我国建立统一的排污信息公开平台,改变目前因信息散乱造成的社会监督不完善问题,让地方政府无法视而不见。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骆建华表示,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新修订的环保法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明确具体规定。...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这次新法专列一章,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企业,还规定建立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

      来源:新华社2014-04-25

      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臧文超2014-04-25

      长期,要以构建场地污染风险防控体系为核心,以落实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为两个抓手,以在产场地、闲置场地和再开发场地的环境管理为3条主线,以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创新市场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信息公开为四重保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