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绿色转型”相关结果31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08-20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于中国的挑战体现在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制造业成本上升、煤电退出困难、光伏风电并网影响电网稳定、关键金属供应存在隐患,机遇表现在光伏风电设备竞争力较强、对外油气依赖度降低和低碳绿色转型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充分考量国内外环境和全面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断,攸关中华民族的根本福祉与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郑江:推动城镇污水治理行业向<mark>低碳绿色转型</mark>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1-08-09

      最后,郑江发布低碳治水倡议,号召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尽早实现碳中和,以低碳水厂评价标准为基准,推进全行业低碳水厂认证工作,

      “双碳”目标下 何种钢材正中“下”怀?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7-29

      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共同推进低碳绿色转型成为产业链发展的一致方向。与此同时,下游行业也在用钢需求上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挖掘上下游降碳潜力成为产业链的共识。...对家电企业来说,要加快制订碳达峰行动计划,生产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制造;积极生产节能、节水、环保、低噪声、高品质的绿色产品;开展产品绿色设计,鼓励模块化设计和节材设计;做好绿色供应链管理,采用绿色原材料和零部件

      来源:五矿经济研究院2021-07-05

      碳交易作为碳定价的一种机制,以市场化方式确定碳价格,引入市场资源推动低碳技术与产品的投资、创新与应用,最终实现社会整体低碳绿色转型。...通过打造“碳交易现货市场-碳交易衍生品市场-碳资产金融产品”的多层次机构,将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7-02

      详情如下:各省属企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来源:四川省国资委2021-06-10

      在推动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发展方面,结合省属企业行业分布等实际,重点围绕能源、制造、建筑、交通、服务业5个领域提出低碳绿色转型发展举措。...在强化创新支撑方面,重点从技术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3个方面,做强省属企业低碳绿色发展支撑。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6-02

      答:《指导意见》立足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全过程环境管理框架,明确环境管理要求,引导“两高”项目低碳绿色转型发展。共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十二个部分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9

      就钢铁生产本身而言,工艺流程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其低碳绿色转型的突出短板。...,亟待依靠工艺装备升级改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解决高碳问题。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0-06-24

      主持人:廖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旨报告:气候变化与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国家气...“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碳交易机制推动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捕获利用、减缓适应技术的产业化,环保产业未来如何融合绿色低碳产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03-31

      (三)碳交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随着低碳绿色转型的推进和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碳交易师、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等职业有望与注册会计师、律师一样,一跃成为新的就业热门行业。...从整个全球市场的需求来看,碳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大,同时中国低碳领域的教育培训基本仍处于相对无序状态,人才建设的滞后性给中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制造了瓶颈。

      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11-29

      三、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机遇碳交易短期内或将增加电力企业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逐步调整能源布局对于电力行业至关重要,符合我国低碳绿色转型的发展要求。...3.有助清洁电力技术加快研发建立碳交易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所承担的减排任务,将促进其加快清洁发电、输电、配电、用电技术等研发工作。我国在洁净煤炭、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