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并网”相关结果289

      来源:南昌市政公用集团2023-07-06

      该项目于2022年底并网送电成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平均每年可发电566.4 万 kwh。...基于“开辟科技节能环保新路径”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新能源板块,2015年,按照“新常态新理念,新思路新作为”的指导思想,南昌水业开始涉足光伏发电领域,利用旗下自来水厂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土地资源优势,本着“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3-07-05

      中国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内垃圾发电项目,总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00吨,占河内生活垃圾总产量的50%以上,2019年8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是中国一冶在海外新能源建设领域的重点项目。...详情点击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一次成功5月11日17点50分,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运营阶段。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白山绿能<mark>新能源</mark>有限公司

      来源:白山市生态环境局2023-05-17

      公司经营范围为垃圾无害化处理,新能源技术开发与转让;电力生产及销售,热力生产及销售,农、林副产品及废弃物收购。...一、公司简介白山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单位:白山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单位: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储能、碳中和…… 有哪些环保企业在“不务正业”?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4-10

      2021年底,清新环境承建的首个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早些时候,清新环境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顺利完成。...6月22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改组,明确了“环保+新能源”的战略目标。相关业务很快开展起来,12月,龙净环保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加强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3-28

      优化提升能源输送网络,补齐全县电力骨干输配网架短板,全面提升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化并网冲击能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加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示范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

      “水”与“光”的碰撞 | “长江大保护+光伏”项目 蕴藏多少绿色能量?

      来源:长江环保集团2023-02-27

      该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9月并网。2021年9月,芜湖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始发电,日发电量可100%覆盖厂区用电,大幅提升污水厂绿电使用比例。...该光伏项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便利的同时,减少了碳排放,储能装置还能有效地“削峰填谷”,降低厂区用电支出。目前,六安地区总装机10.4兆瓦的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在推进之中。

      永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来源:永城市人民政府2023-02-08

      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总装机369mw,可再生能源发电量6.1亿千瓦时;完成淘汰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完成永煤集团热电厂4×2.5万kw落后煤电产能,年减少煤炭消耗18万吨,高效完成“双替代”任务45822户,累计并网新能源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1-19

      充分挖掘可再生资源潜力,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完善新能源建设规划。...不断推进光伏项目开发,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公共机构和民用建筑屋顶等资源创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光伏+”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建设,促进分布式发电就地并网使用。

      来源:上海电建一公司2023-01-11

      日前,由上海电建一公司承建的上海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一期项目二沉池区域顺利并网,标志着该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作为污水处理+光伏发电的示范工程,采用了新型支架系统来提高污水池面的空间利用率...项目的投运,为公司建设新型支架光伏发电系统累积了经验,对今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能源建设推广以及山地集中式柔性支架光伏系统的推广具有示范性意义。

      粤海水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首年31个厂站全部投产送电

      来源:广东省国资委2023-01-09

      此外,优化设计,由“高压接入”改为“低压并网”模式,通过合理减少升压变压器和高压并网柜等设备,有效提升建设效率。...战略创新,水务+光伏=发电+减排2022年,粤海集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的重要部署,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聚焦下属水务板块,创新制定了“水务+光伏”的发展战略,在广东

      来源:常州生态环境局2022-12-26

      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严格控制煤炭尤其是非电行业煤炭消费,通过建立总量储备库等方式,完成氮氧化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总量减排目标。...近期,位于常州经开区的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2号燃机余热锅炉完成脱硝项目改造,成功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个完成全负荷脱硝进入试运行的f级燃机。

      来源:清新环境2022-10-31

      其中,山东平阴丰源炭素余热发电及环保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该项目成功入选“北极星杯”2022烟气治理节能降碳优秀案例。...增量业务加速布局 节能危废重点推进在双碳目标下,清新环境积极开展工业节能、园区能源综合服务、新能源电力工程服务,同时在资源再生利用领域积极布局,前三季度增量业务持续增长。

      淄博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征求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01

      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绿色能源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截止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占比达7.3%。

      来源:水发集团2022-09-27

      下一步,青岛能安恒信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余热回收、分布式光伏、沼气发电等多项新能源技术,打造污水处理厂综合能源利用示范项目。...一期地面电站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在业主单位的指导下,青岛能安与总包单位奥翔公司密切配合,克服了疫情反复、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按照既定时间于8月底完成一期并网,主要采用了“分块发电,分散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16

      (省能源局,海南州、海西州政府)有序推动市场化并网项目建设。加快《2021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确定的海南州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一期项目等12个市场化并网项目建设。

      嘉兴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9-09

      光伏项目累计并网270.15万千瓦,居全省第二。能效提升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政策引导不断加强,能源“双控”攻坚行动扎实推进。...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秀洲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国网嘉兴新能源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入选全国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酒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 附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表)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2-09-01

      “十三五”末,全市并网装机容量达1648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46.4%,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304万千瓦,占总电力装机79.1%。...家企业,设计产能为210万吨/年;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发电量由2015年的170.4亿千瓦时增加到2020年的336.8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1285.7亿千瓦时,相比“十二五”期间增长73.75%,其中新能源发电量

      宁波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拓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12

      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80万千瓦以上,积极探索多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和消纳。...“十四五”时期是为力争实现双碳目标打好基础的时期,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加快能源系统调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能耗“双控”工作进入巩固提升期。

      柳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形成一体化项目群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2-07-08

      “十四五”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的本质要求。...能源结构逐渐多元化,融水落久水利枢纽工程2020年建成试运行,洋溪水利枢纽、梅林航电枢纽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融安、融水、三江三县风电场建设初见成效,沼气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实现并网,柳城生物质发电项目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7-08

      但也要看到,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源网同步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地区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项目用地落实难度大,电网企业并网流程还要优化,产业链协同还要加强。...要充分认识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和月新增装机较以往大幅增长的新常态,认真抓好“三北”重点地区新能源消纳利用,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迎峰度夏中的保供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