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下水质”相关结果542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5-08-17

      另外,国家地下水质监测资料表明,我国地下水环境总体趋于恶化。...尽管该类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突发性事故,但全国区域性地下水水质恶化削减了地下水环境容量,降低了地下水污染的阈值,提高了迟滞型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来源:京郊日报2015-08-11

      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尤其是土壤及地下水质量状况普遍不佳,严重制约着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来源:中商情报网2015-08-07

      样点总体地下水硝酸盐平均含量和不同农田利用类型地下水硝酸盐平均含量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水质要求。

      来源:环境工程2015-07-29

      我国地下水环境管理以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作为重点,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区域性水质监测仅能反映区域地下水质变化趋势,难以为场地尺度的地下水水源地提供及时的监测信息,2014年初发生的兰州市自来水供水污染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来源:广发证券2015-07-14

      (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2、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之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3、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4、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2015-07-10

      库体周边陡坡护坡、观测井新建等四大工程,对全库进行hdpe膜铺设、土工布铺设、卵石层铺设、植被土铺设,厚厚的防渗层就像是为铅、锌尾矿们穿上了防渗衣,旨在通过防渗填埋的方法,使重金属元素不会随雨水渗入泥土,影响地下水质

      来源:中国固废网2015-07-07

      加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控制污染源头,切断污染传输途径,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三、治理时,规划前置,找好出路当前土壤与地下水质量状况普遍不佳,环境形势严峻,污染防治行动尤为重要。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7-06

      加大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控制污染源头,切断污染传输途径,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三、治理时,规划前置,找好出路当前土壤与地下水质量状况普遍不佳,环境形势严峻,污染防治行动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7-02

      北京环科院研究员姜林指出,一个好的评估体系不是说垃圾堆了多少以及当地地下水质情况怎样,而是要看同样的垃圾堆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以及距离居民区的远近等会有哪些不同的风险。...只有有了标准,才会有规可依,比如说要不要抽排地下水,要不要筛分等。卫潘明说,只有规范、标准上有突破,才能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否则各做各的,没有规模化,也难成效益。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7-02

      北京环科院研究员姜林指出,一个好的评估体系不是说垃圾堆了多少以及当地地下水质情况怎样,而是要看同样的垃圾堆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以及距离居民区的远近等会有哪些不同的风险。...只有有了标准,才会有规可依,比如说要不要抽排地下水,要不要筛分等。卫潘明说,只有规范、标准上有突破,才能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否则各做各的,没有规模化,也难成效益。

      来源:每经网2015-06-30

      仅修复地下水质量一项,取决于不同的修复技术和修复标准,大概需要3万亿~10万亿元,时间持续近20年左右。面对发展绿色经济的巨额资金投入需求,如何解决?

      来源:中国水网2015-06-26

      再看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其目标直指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比例以及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等表征水质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6-17

      10%以内,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达60%以上;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ⅰ、ⅱ类)比例达到72%左右。...(二)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省12条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设区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6-08

      (2)根据地下水的流场模拟和监测数据,目前地下水首要暴露点几个泉眼,因此泉水的目标值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执行,要求泉水浓度为0.05mg/l。

      来源:新华日报2015-06-05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评价,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2014年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约50.93亿吨,88个地表水水源地和4个地下水水源地取水量分别占98.7%和1.3%,其中,长江和太湖取水量分别占取水总量的60.0%和15.3%。

      来源:新华网2015-06-03

      60%;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72%。...到2020年,全省12条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超9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设区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5%以内,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超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5-25

      据赵忠秀透露,我国地下水质连续6年下降,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接近60%;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6%;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1%;一次性细微颗粒物(pm2.5)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96%

      来源:工信部2015-05-21

      《2013 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05-11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2221个,占45.4%;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790个,占16.1%。...地表水如此,地下水的情况更为严重。根据201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全国202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5-06

      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左右。...对此,《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