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相关结果516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1-09

      此外,对于应由原告负担的评估鉴定等费用,还可以从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及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款项中予以支付,以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除了这些规定,别涛还透露,环保部正在会同司法部研究制定关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相关规则的文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等机构也在研究制定环境损害评估的推荐性方法、示范性规则。谁受益?

      来源:长江商报2014-12-22

      同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开展均衡性转移支付,并开展资金使用的生态效益评估以及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吕文艳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空间格局优化、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等六大类、35项指标的建设,将湖北打造成美丽中国省级示范区。

      来源:法制日报2014-11-17

      他表示,我国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他说,节能减排是倒逼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强化目标责任,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损害,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生态效益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09-24

      在9月22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讨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提出了当前我国对新型环境污染问题是否有预研预判和应对策略,如何真正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全面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

      《浙江省湖州市<mark>生态</mark>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8-05

      ,初步探索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发展新路。...、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登记、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市场化机制、资源产出率统计、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

      来源:前瞻网2014-06-24

      依照规划,我国将开展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及危害人体和生态环境健康的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区域联防措施、机制;开展主要行业排放废气、废水中污染物调查及环境损害评估

      来源:镇江日报2014-06-06

      近年来,镇江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使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改善。...五、改革现行政府考核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志刚2014-05-20

      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推进绿色保险,深化环境健康、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考核机制。

      来源:安徽省环保厅2014-05-08

      7.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推进大别山淠史杭灌区生态补偿试点和浍河断面水质目标考核试点。...6.强化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按照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要求,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信息定期报送、绩效定期评估制度。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4-16

      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的标尺,其实施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湘静2014-04-08

      包括污染源、环境质量、环评验收、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等在内的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规划服务,环境工程监理服务,生态环境修复及绩效评估服务,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服务等。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2014-01-13

      包括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环保市场、环保管理制度、区域联动、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三是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培育环境损害社会化评估市场,探索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横向、公平补偿。

      来源:经济日报  彭竹兵2013-12-20

      第四,要配套推进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完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污染源信息库、过剩产能等量置换、污染损害问责、消费税资源税改革等工作,如排污者缴纳环境税,也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来源:中证网2013-11-22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周生贤表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2013-11-21

      周生贤介绍,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主要出路。...因此,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六项主要任务中,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被率先提出来。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2013-11-06

      研究表明,生物监测对水环境损害的检出有94%的覆盖,而化学评价仅有64%。...这类案例说明,在进行事故处置时,不仅用于处理的化学品要无毒或低毒,反应产物也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金鑫建议,在污染事故基本得到控制后,应着手考虑修复措施,让生态环境恢复到事故以前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