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污染罪”相关结果570

      来源:浙江新闻网2014-09-11

      2013年6月19日,两高颁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年共办理了6件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昨天,两部门联合通报,该案件目前已批捕20人,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7人,涉案金额1800万元,该行为已涉嫌污染环境

      来源:苏州商报2014-09-05

      昆山市环保局法宣科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案子能够走到这一步,首先归功于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环境污染入刑标准有了具体的细化,从而使得这个案件才能移交司法

      来源:宁波日报2014-09-02

      现在污染环境门槛甫一降低,即有56人入刑,既说明环境污染现状之严峻、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之欠缺,也显示法律惩治污染环境力度的加大。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29

      譬如,2004年3月5日,国内第一例因不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导致化工废弃物流入农田、湖泊,致使土壤、水中苯酚含量严重超标,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在武汉宣判,这也是我国1997年新刑法出台后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27

      特别是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降低了环境污染入罪门槛,旺苍县检察院、县环保局将与县公安局一道,对危及旺苍县环境安全的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治理任务重、欠账多,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

      来源:平原晚报2014-08-22

      按照相关环保法律规定,此行为涉嫌污染环境,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王亚玺称,十五小企业因为污染严重等原因一直是环保部门打击的重点。...工人撤离,紧急救援,拨打120、119等救援电话求助,封锁现场这是8月19日,市环保执法百日大会战采访组走进原阳县时,记者看到的该县一家化工企业环境污染应急演练现场的一幕。

      来源:正义网2014-08-19

      经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该团伙倾倒液体属违法国家规定,向大气排放危险废物,导致多人中毒。景德镇市昌江区检察院以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向景德镇市公安局昌江分局提请批捕。

      来源:中国清洁门户2014-08-15

      扎紧缓刑适用口子依法适用缓刑的,一般同时宣告禁止令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一些判决量刑过轻,刑不当罪,绍兴市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傅剑萍说,裁量缓刑适用的空间比较大,导致企业主获得缓刑后,依然可以从事生产经营

      来源:宁波日报2014-07-29

      而对于不少电镀企业的企业主来说,一方面,去年6月两高对于环境污染案件的新司法解释中,明确提出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不管排放量多少,只要超出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7-28

      洁净煤技术前景看好传统的煤炭开采、加工及利用技术,不仅效率较低,还往往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转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尽管煤炭消费是制造大气污染的根源,但燃煤不是罪,罪在利用方式不当。目前我国存在较多的劣质煤,能否转劣为优?曾昆表示,其根本在于推动劣质煤利用技术创新,提高劣质煤利用率,降低劣质煤的污染排放。

      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2014-07-25

      去年6月,两高环境污染刑案司法解释出台,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界定更加清晰,污染入刑门槛降低。...当天,包括陆某在内,此案所涉6人因污染环境被判刑。污染入刑就像一柄利刃,直刺绍兴众多违法排污者内心。环境治污力度的显现,得益于依法治污的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市环保局副局长杜立新表示。

      来源:检察日报2014-07-24

      而从《解释》规定来看,污染环境中重金属的范围并没有采用这种表述,而是规定为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行政罚款能否折抵罚金在环境污染执法活动中,环保部门可能先行对部分污染环境的行为作出行政罚款决定,达到追诉标准的,在移送司法机关后,法院也可能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并处罚金。

      来源:钱江晚报2014-07-23

      去年10月31日,叶某因涉嫌污染环境被永康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这是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永康市查处的首例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来源:现代金报2014-07-18

      昨天上午,这起特大环境污染案在余杭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当中,有9名相关人员涉嫌污染环境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余杭检方提起公诉。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7-17

      企业是环境污染的最大主体。长期以来,企业因环境污染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几率很低,收益却很大,这就使得企业敢于铤而走险。2013年2月以来,浙江龙游某建材有限公司开始批量生产不饱和聚酯产品。...据悉,这是浙江省目前为止被判处罚金额最高的环境污染案。相关数字显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浙江省共受理污染环境案件147件、处罚290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14

      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当前环境案件与以往污染案件在犯罪性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偷排行为都是明知故犯,存在间接故意。环境污染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犯罪行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4

      事后,这家厂两名负责人因投放危险物质罪分别被判处10年和6年有期徒刑,这也是我国首次以这一罪名对环境污染事件作出刑事处罚。...最终,肇事司机等两名直接责任人均因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被处以3年有期徒刑。

      来源:法制日报政法司法2014-07-04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环境污染新司法解释发布后至2014年5月,浙江法院共受理污染环境案件147件290人,水体成为污染环境案件的重要犯罪对象

      来源:绍兴日报2014-07-03

      去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两高新出台的司法解释,针对长期以来环境违法成本过低问题,改变过去处罚对物不对人导致震慑力不够的状况,入刑门槛大大降低,处罚力度大大加强。该司法解释出台后,绍兴市已有多人因环境污染被判刑。

      来源:浙江在线2014-07-01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单位汇德隆公司、被告人严海兴、潘得峰、汝建国、潘华林等11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