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结果53
      <mark>碳汇</mark>交易国际前沿及交易案例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

      来源:广州市规划院2021-06-29

      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本文聚焦当前碳汇交易政策与运行形势,并结合国内外生态系统碳汇建设与交易案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下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06-03

      ,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来源:济邦咨询2021-06-02

      5、云南 “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科学谋划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行动。...2021年重点任务: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十四五”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环球网2021-06-02

      五是加快生物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森林、耕地、草原、海洋的固碳能力,加速城镇生态系统碳汇保护与提升。...(作者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土地<mark>生态系统</mark>碳源/汇研究进展及其减排对策

      来源:生态修复研究2021-05-28

      学术界关于森林、草地、农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但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02矿区损毁土地生态系统碳排放2.1 矿区损毁土地碳排放采矿前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碳库、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彼此迁移转化,完成碳循环过程;在未受扰动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碳循环近似于平衡状态。

      来源:能源电力说2021-05-24

      5、云南“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控 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参与全国碳排 放交易市场建设,科学谋划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行动。...2021年重点任务: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十四五”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5-08

      二、支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4.鼓励支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和项目,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全球光伏2021-04-14

      制定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碳汇交易,加快无煤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单位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12

      ,守住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边界,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水平。...规划和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9-25

      各地要加大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开展技术推广和低碳试点示范等方面工作力度,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真正落到实处。...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对各地碳强度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组织开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各地在推进碳强度下降目标任务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省生态环境厅反映。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4-05

      增加林业为主的生态系统碳汇,到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不低于630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6%...、碳汇交易、绿色产品标识、碳减排项目等多元化市场机制的低碳扶贫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11

      通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和加强能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1-0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工业领域排放,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三是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加强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置,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