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强度”相关结果947
      碳中和政策支持:碳交易与绿色金融

      来源:华创证券研究2021-03-17

      配额总量设定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分别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前者从宏观角度出发,按照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的减排目标,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配额;后者则从实体企业出发,根据控排企业的年排放量之和,

      来源:王宁环保观察2021-03-17

      当前化石能源仍在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煤炭和石油,在碳减排的过程中,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四大洲已有21个碳交易排放体系正在运行,24个正在建设或探讨中,世界上接近1/6的人口生活在已经实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地区,碳排放交易体系所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9%,参与碳排放交易的国家和地区的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3-15

      在总量控制上,与欧洲自上而下的控制方法不同,上海市结合了阶段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能源管理控制目标、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并适时公布配额总量目标

      首家宣布碳中和时间表央企出炉:三峡集团计划2040年实现碳中和

      来源:能见Eknower2021-03-14

      1月28日,华电集团官网透露的信息显示,集团正在抓紧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努力于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

      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2021-03-12

      比如,“禁塑”开局良好;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3年翻番;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强度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控制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09

      按照“有保有压”思路,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分类管理。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从项目源头上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统一部署,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制定我省碳交易实施细则。6.积极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09

      那就是相比2020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作战图’已经明确。”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江苏省今年将抓好“五大任务”和“十项举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2%。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铝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中创碳投2021-03-09

      与国际先进铝生产企业相比,国内铝生产企业单位原铝碳排放强度是欧盟铝排放强度的3倍,全球平均排放强度的1.11倍,这将导致我国铝生产企业能源成本高于国际其他先进企业。

      <mark>碳排放</mark>政策对钢材市场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货日报2021-03-08

      对于钢铁行业的炼焦、石灰烧制、球团、烧结、炼铁和炼钢工序采用基准线法(企业配额=产量×基准值);钢铁行业的自备电厂则采用历史强度下降法(企业配额=产量×历史平均碳排放强度×年度下降系数);钢铁行业的压延与加工工序则采用历史排放

      来源:新华日报2021-03-05

      鼓励绿色原始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江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碳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24%左右。...“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绘就,江苏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十四五”关键期该从何处发力?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04

      碳排放量,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因为同样的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量越少碳排放强度也就越低,经济发展才能更好、更环保、更绿色。...北京是在全国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并取得积极成效的。

      来源:赛迪顾问2021-03-0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将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作为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生态环境保护仍长期面临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要求持续提高等多重压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3-03

      记者3月2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市碳排放总量增幅逐步放缓,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

      重视“碳中和”趋势下环保子板块投资机会

      来源:郭丽丽的研究札记2021-03-01

      政策频繁发声,体现出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决心,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按下快进键。“碳达峰”至“碳中和”仅用30年,政策紧迫性较强。...核心观点▍“碳中和”方向明确、政策紧迫,推进节奏或将加速2020年以来,我国“碳中和”相关政策频繁发声,体现出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决心,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提速,碳减排大方向十分明确。

      来源:新华日报2021-02-26

      此外,还将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常州将坚持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

      来源:新华网2021-02-26

      北京提出,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上海提出,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福建提出,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2-25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一稿)》提请“二审”,提出将碳排放强度超标建设项目纳入投资负面清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被称为深圳环保“基本法”,在立法过程中备受关注。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2-24

      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2-22

      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22

      针对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特点,iso/tc17曾组建了wg21钢产品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工作组,制定了iso 14404-1:2013等钢铁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系列标准,4项标准研制完成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