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相关结果751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3-12

      以2022年冬奥会为例,潘敬东表示:“要在冬奥会筹办中始终贯彻绿色理念,力争使之成为史上第一次使用全绿电的奥运会,真正实现‘零碳’奥运。”

      <mark>零碳</mark>干货|碳捕捉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良之零碳2021-03-11

      自从马斯克官宣投资一亿美元在碳捕捉技术上,一夕之间,碳捕捉成为了国际上热议的重点。那么碳捕捉究竟是什么?这项技术该如何实现?中国的碳捕捉技术发展现状如何?让我们一次来了解清楚!名词解析碳捕捉/carbon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09

      构建多层级多领域的“零碳”示范体系,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产品“碳标签”认证制度,规范碳中和抵消机制。努力开发林业、海洋、湿地等各类碳汇资源,为实现碳中和做好资源储备。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08

      能源转型委员会(etc)也发布报告,对实现零碳经济各领域主要技术的发展时间节点进行了综述与规划。...“十四五”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应全面加强相关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发展的全局性部署,加快开展研发示范。

      碳中和:四十年投资蓝图徐徐展开 将衍生出巨大的低碳投资需求

      来源:平安研究2021-03-08

      3.展望:碳中和将衍生出巨大的低碳投资需求根据不同机构的测算,中国未来三十多年推动低碳至零碳路径所需的总投资在70万亿到140万亿元不等,涉及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

      来源:钢管市场分析2021-03-08

      综上所述:一方面要加速推动钢铁行业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和使用低碳能源,迅速实现钢铁产业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可促使钢铁企业主动创新,摒弃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研发深度脱碳、零碳技术。...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

      来源:江西晨报2021-03-08

      零碳社区、零碳校园。”...推动低碳城镇建设创建一批零碳园区等“我们将按照国家要求,编制我省的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

      来源:新华日报2021-03-05

      助力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远景能源正积极行动,张雷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和一些地方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当地建设零碳工业园区。...他建议,中国要把握碳中和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基于碳中和目标,中国各门类的产业都面临着新挑战,其中既涉及使用能源的零碳化,很多也需要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的转换。”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3-03

      我们可以从零碳电力、工业脱碳、道路运输、节能建筑等多方面做起。无论从哪方面着手,都离不开环保科技。...电力企业、工业、运输业、建筑业都应大力创新,积极引进脱碳技术、新能源、环保材料和设备等,努力进行绿色转型,更好的推动排放”的实现。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1-03-02

      中国现在有很多地方,包括重庆有两个区都表示愿意成为零碳示范园区,上海、雄安也有意推广。未来将有大批地区,不仅要发展绿色建筑,还将发展零碳建筑。...零碳改造每平米仅花费1000元,与北京每平米十几万的房价相比,几乎没有增加额外负担,在材料与技术层面完全可行。预计零碳示范园区将在国内快速推广。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2-22

      生物质能的环境、民生、零碳等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其能源价值。未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将会走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绿色低碳、自然循环、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浙江新闻2021-02-18

      夏翔描绘出了一个打造零碳发电、零碳用电的宏伟愿景,“我们正在景宁打造集配网自动化全覆盖、配网调控e指挥、县域虚拟电厂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生态微电网,构建库容小水电、季节性电网限额、可调节负荷等组成的弹性互动体系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16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一方面将加速推动钢铁行业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和使用低碳能源,迅速实现钢铁产业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可促使钢铁企业主动创新,摒弃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研发深度脱碳、零碳技术...“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将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同时还可能面临更多来自“经济”的国际挑战,加快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15

      加强绿色低碳问题前瞻性研究,强化低碳零碳、新能源利用、储能等一批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预测。着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经济复苏,美国2020年发布了《美国零碳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2050年总投入成本为3.2万亿美元,每年将新增就业机会54.6万-152.1万个。

      来源:天目新闻2021-02-14

      浙江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广东提出要研究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全面推进有色、建材、陶瓷、纺织、造纸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碳达峰”意味着我们国家要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出去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实现温室气体源的净排放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04

      浙江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优化电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机制;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两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已于去年底启动,建成后可满足45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预计每个采暖季实现碳减排18万吨,届时“零碳”供暖模式将覆盖海阳全城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实现低碳或零碳取暖,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主管部门低碳转型的意识、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敢于向低碳或零碳供暖迈出第一步的决心。...低碳、零碳改造刻不容缓。一直以来,煤炭消费比重过高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2-01

      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已于去年底启动,建成后可满足45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预计每个采暖季实现碳减排18万吨,届时“零碳”供暖模式将覆盖海阳全城区。